电商价格战,把优衣库打懵了

吴昕
2024-07-22 20:10

消费者要给平替找平替。

1.在华表现不佳,优衣库卖不动了

曾经在中国市场一年热销超300亿的优衣库,现在也不吃香了。

近日,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前三季度(2023.9.1至2024.5.31)业绩。

财报显示,在此期间,迅销集团总营收为2.37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00亿元),同比增长10.4%;利润达401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85亿元),同比增长21.5%。

然而,在其全球表现一路走高的同时,优衣库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的营收业绩却出现显著下滑,经营利润也大幅下降。

图片

 图源:优衣库微博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要知道,2023财年末,优衣库在中国共有1031 家门店,足足高出日本本土市场200多家,更别提北美和欧洲仅有两位数的门店了。

作为拉动优衣库业绩增长的一大引擎,中国市场一直被视为优衣库在全球战略中的关键角色。因此对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优衣库方十分重视。

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潘宁指出,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

他表示,于外,上年同期业绩表现强劲、基数较高,而如今气候表现不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同时,随着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加剧,不同购物中心吸引顾客的能力出现差异。

于内,主要是产品组合和营销活动的不足影响了销售业绩。并且由于商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约有150家店铺无法吸引顾客,从而拉低了整体月平均值。

也有一些人士指出,这是受到中国市场消费降级的影响。

然而,优衣库本就是崛起于日本通缩年代。在当时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迅速腾飞,直接将公司创始人柳井正捧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

这么看来,对优衣库来说,处于消费降级的存量时代,反而才是在打顺风局。

在前几年中国的消费降级刚刚出现时,物美价廉的优衣库也确实备受追捧,在华业绩大幅增长,甚至在2023财年创下了一年营收超300亿元的纪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优衣库的业绩突然大幅下滑呢?曾经备受好评的优衣库,真的在中国卖不动了吗?

2.为什么“优衣库”们都不香了

对此,众多消费者有话要说。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认为,优衣库已经逐渐丢失了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从原来的物美价廉向着“物不美价不廉”转变。

简而言之:“款式基本不变就算了,甚至还没有前几年好看,质量上也没有亮点,反而是布料越来越少,定价越来越高。”

确实,随着日本从通缩转入通胀,优衣库的原材料和员工工资也都随之上涨,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尤其在用人成本上,从去年开始,优衣库的涨薪潮就已经从日本向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扩散,其中最高的涨薪幅度甚至超过了40%。

为了转嫁成本,保住利润,优衣库的产品自然也只能随之涨价。

与默默上涨的价格相对的,还有购物平台和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对其质量的吐槽。

“下水一洗就严重变形、皱皱巴巴”“面料做工不如同品牌几年前更便宜的产品”“上身后款式和打版很难穿得好看”……

图片

图源:小红书截图

各种言论此起彼伏,普通人穿优衣库的门槛正变得越来越高,体验却越来越差。这正是中国消费者“抛弃”优衣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曾经的大牌平替,对消费者而言,美丽的“性价比”是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而当优衣库不再平价时,消费者们自然也就纷纷倾向于寻找“平替的平替”。

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服装业本就高度成熟,电商渠道也越来越发达,这几年更是一路向“卷”。

在同等价位甚至价格更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完全有更好的选择。

当“大牌平替”优衣库也有了自己的平替,其市场份额自然会被进一步压低。

潘宁直言:“优衣库目前的市场份额为2%或更低。”而抢走它的,是打着“平替工厂”旗号的1688,是拼多多层出不穷的低价白牌商品。

优衣库的设计相对简单,本来就很容易被借鉴和替代。同样的款式和面料,竞争者却只售卖优衣库1/3甚至1/5的价格,消费者会选择谁,被谁分流,是显而易见的事。

图片

优衣库热卖品多为简洁基础款 图源:优衣库官网

若是放在前几年,优衣库还有品牌力加持。但正如潘宁自己所分析的,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变。

“性价比消费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明显。在‘平替’消费价值观下,消费者不再选择品牌产品,而是选择质量差别不大的更实惠的产品。”

目前,这种“更实惠产品”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在小红书、微博、b站等容易种草的平台上,关于“优衣库平替”的攻略也越来越多。

数量和宣传渠道的双重增长,再加上电商和内地工厂合作下品牌上新周期的进一步缩短,都使得它们能与优衣库一较高下。

对于自身性价比的下降,优衣库不是没有意识到。它也很清楚这会令它失去消费者。因此,优衣库选择了不定时的阶梯式降价,以让渡给消费者更多的利益。

然而,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不稳定的降价却引发了消费者新的不满。

例如,买了产品却发现它又降价了的消费者会觉得自己亏了。下次再想买时,会因此变得犹豫。而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往往犹豫着犹豫着,就不想买了。

事实上,不仅优衣库面临着这样的困境,ZARA、H&M等诸多知名快时尚品牌同样面临着大中华区市场萎缩的问题。

如H&M近日发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虽然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但是业绩仍未达到市场预期。ZARA此前也有大规模闭店的现象。

说到底,“优衣库”们的失利,是核心竞争优势与市场需求的不契合所导致的。在竞争焦虑之下,还使得品牌定位进一步模糊。也因此,改革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3.直播电商,能将优衣库拉出困境吗

面对困境,优衣库决定线上线下两手抓。

一方面,将转变开店策略,更重质量而非数量。根据计划,从2024财年开始的3年内,优衣库将在中国重组门店网络,优化城市布局,每年约关闭、翻新50家门店,以提高销售额。

另一方面,则更重视发挥电商尤其是品牌店播的力量,将其视为逆转颓势的重要武器。

其实,优衣库早已在线上有所布局。不仅和淘天合作密切,2022年还在抖音举行了品牌自播,将直播间变为了新的服装秀场和营销阵地。

图片

图源:抖音

品牌的在线会员也在过去四年中翻了一番,达到近8000万人,这也是优衣库得以进一步扩大线上业务的基础。

不过相比之下,优衣库在线上的发力还远远不足,在抖音的直播成绩也不算亮眼。

这次潘宁表示,除了公司自己的电商平台,他们还将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以助力实现电商销售额占比提高到30%的目标。

而且由于以优衣库店员为主角的直播很受欢迎,他们还将大力加码直播带货,目前正在对约2000名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有业内人士评价道,这些尝试是积极的,但也面临着不小的难度。

例如,直播带货的难点主要在于内部考核机制、文化的重塑。要求以一种更类似MCN机构的方式来培训、考核员工,这对企业管理和传统思维也是一个挑战。

优衣库在中国的颓势,主要源自顾客消费意愿的下降。如何充分利用直播电商的力量,吸引并留住更多消费者,无疑是优衣库当前的重点任务。

总而言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老牌巨头,还是新兴品牌,都需要洞悉消费者的真正诉求,塑造核心竞争优势,才能抵御竞品的冲击,走得更稳、更远。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6日消息,据集团官网,对运营零售品牌SHEIN的三家公司 就其销售仿冒圆形迷你单肩包产品的行为提起诉讼,认为其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3年12月28日向东京地方法院提交了针对这三家公司的诉状,要求立即停止销售仿冒产品,并赔偿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4月8日消息, 母公司日本集团周四公布财报。集团表示,截至2月的六个月营业利润为1680亿日元(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67亿日元。根据集团2020财年第三季度销售数据,因受疫情影响,集团该季度持续亏损,收入下降,经营亏损43亿日元。集团还表示,其价格标签今后将显示含税价格,以省去顾客计算的麻烦。
7月12日消息,UNIQLO母公司集团公布了2019财年前三季度 业绩报。前三季度累计综合收益总额达18228亿日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营收2476亿日元,同比增长%。其中,前三季度全球市场总计收益为15215亿日元,占整个集团收益比超八成。
母公司集团日前公布了2019财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集团在财报中表示,该财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收益、营收以及税前利润、归母净利润都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母公司集团与物流公司 Daifuku Co建立长期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0月11日消息,母公司集团公布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年度业绩,实现营收万亿日元,同比增长,增速相较于2018年有所放缓。净利润2576亿日元,同比增长,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1625亿日元,同比增长5%,每股盈利1593日元。
10月13日消息,母公司集团日前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集团总收益为21300亿日元,同比增长,经营溢利总额为2362亿日元,同比增长,实现有史以来最佳业绩。其中海外事业分部,收益超越日本本土,总收益达到8963亿日元,同比增长,经营溢利达1188亿日元,同比增长。收益在本年度首次超越日本,经营溢利规模也扩大至与日本本土同等水平
11月30日消息,据美通社报道,母公司集团近日发布公告称,柳井正、半林亨、服部畅达、新宅正明等九名董事在新一轮投票中均获选,继续出任董事。71岁的柳井正继续出任董事,这意味着他的退休计划将再次被延后。柳井正曾表示,到了2019年时,也就是自己70岁了,便会退出集团首席执行官职,此后专注于董事长职务。
5月25日消息,母公司集团日前宣布,由于当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内部对结构调整的需求,旗下快时尚品牌GU即将退出韩国市场,位于韩国的三家GU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店也将在今年夏季逐步停止运营。集团4月发布的2020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集团报告期内收益和经营溢利双双下降,总收益为12085亿日元,同比下降;经营溢利总额为1367亿日元,同比下降
据报道,母公司日本集团15日下调了截至8月底的本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以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额的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