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出手,“刷单网店” 和 “造假直播” 同时慌了

田宁
2020-06-15 19:22

税务部门出手,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

继2019年1月1日《电商法》实施之后,电商行业再次迎来政策严管。

根据澎湃新闻和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多家网店企业收到了国家税务部门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

具体来说,这些网店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销售收入与税务申报收入差异较大,存在少计销售收入风险。

根据法律法规,网店需要自查过去3年存在的税务漏报问题,并且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

 

据了解,目前北京第一批通知企业达2000家,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网店商家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的自查补税通知。

未来,全国所有网店商家或许都将面临补税问题,而这其中最心慌的,莫过于曾经疯狂刷单的网店商家。

刷单网店一片哀嚎

“一旦补税倾家荡产也补不起,只能面临破产了!”

“电商大多是亏钱的,而且哪个商家没刷过单,又要倒一批。”

“刷单本质就是造假骗人,被查也是早晚的事,就怕刷单赚的钱连罚款都交不起。”

自查补税消息一出,网店一片哀嚎。

有会计机构算过一笔账:假如一家电商企业2019年少计销售收入226万,需要补缴增值税26万、附加税3.12万、企业所得税49.22万,共计78.34万。

这还没有计算滞纳金和其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刷单重灾区,淘宝商家大多主打性价比,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如今至少补缴13%以上的增值税,对于利润率低于10%的商家而言,无疑是要另外掏钱填窟窿。

有网店老板表示,一部分销售收入是我们花钱刷出来的,其实并没有产生这么大的交易额,现在要对这部分“没有”的收入缴税,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众所周知,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电商平台会将更多曝光机会和流量扶持留给优质商家,而衡量商家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志,就是店铺的销量。

因此,很多商家都会利用“刷单”来提高店铺权重。

在电商行业,历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做电商,刷单是死,不刷单死的更快”。

过去,虽然电商平台一直与刷单灰产抗衡,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商家依旧照刷不误。

彼时,电商卖家有两个空子可钻:其一,由于采取线上渠道销售,真实销售收入数据只有平台和店铺掌握,其二,网店报税往往只提供开发票的收入,而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要求网店开票,差值由此产生。

2019年1月1日,随着《电商法》正式实行,电商卖家的税收问题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随着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与国家税务部门打通,电商卖家的销量数据从此也就再也无法隐藏。

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财政吃紧,电商卖家过往的偷税漏税行为,也就成了如今各地地方财政的“救命稻草”。

当然了,“自查三年补税”对电商行业的影响不仅限于刷单卖家,对于如今风头正劲的电商直播来说,也将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电商直播造假,该歇歇了

数据造假一直是电商行业无法根除的顽疾。

曾经的刷单只是在店铺内部进行销量造假,如今随着电商直播的火热,数据造假的现象也发展得更加疯狂。

淘宝直播前负责人赵圆圆就曾发微博表示,“现在一场直播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写新闻稿了”。

他指出,电商直播当中1元秒杀的产品,其实是按原价算销售额,打五折的商品也是按原价算成交量,页面点击率则直接算成观看人数,“个个都在放卫星”。

除了数字游戏,直播带货当中的刷单行为更为猖獗。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电商直播间的粉丝、点赞、人气、评论、交易量都可以刷。

增粉100个只要8元,“1288赞+88条真人评论+10万播放”只要30元。除了五花八门的刷单套餐,还有刷单贩子直接售卖刷单软件。

商家登录软件后,可以直接操纵不同账号在直播间进行数百条人工发言,连发言间隔时间都可以随意设置。

刷单软件截图,评论、点赞、关注、买单一应俱全

除了增加直播间的活跃度,刷单软件更重要的功能是“购买”。商家可以通过后台直接设置下单量,以及每单出现的间隔时间。

根据刷单贩子的报价,一款刷单软件的价格仅为688元/月,低廉的价格相当受MCN机构欢迎。

但是如今,随着国家税务机关的介入,电商直播的造假成本将大幅度上涨。

从税法角度而言,电商直播中涉及的税种主要为增值税,纳税基数为真实销售额,纳税人则为商家、直播平台或主播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直播平台故意夸大销售额,税务机关有理由认为,这些宣传的销售额就是真实的交易额。

以如今动辄上亿元的成交额计算,商家就将缴纳上千万增值税。

如今税务机关已经在追查三年前的电商刷单税务,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电商直播的造假会不会东窗事发。

到时候商家不仅会被要求补缴税款,还将额外缴纳滞纳金,甚至被予以行政处罚。

当然,如果商家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实际交易额与宣传交易额不一致,则可以按照实际交易额正常缴纳税款。

吊诡的地方在于,如果商家最终证明了宣传交易额与实际交易额不相符,则可能涉嫌构成虚假宣传。

除了遭受行政处罚,企业的名誉也将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外,如果商家对直播造假不知情,直播平台由于擅自夸大销售额,最终导致商家被处罚或被要求补缴税款,此事就是直播平台对商家造成了损失,商家可以向直播平台及主播要求民事赔偿。

野蛮生长时代,无数企业都曾在灰产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是,任何行业都将逐渐走向规范化。企业曾经的违规行为,最终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付出应有的代价。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6日消息,《商报》从慧聪集团官方公众获悉,今年3月1日,慧聪集团旗下兆信科技英文官网正式上线。这是兆信科技品牌升级后,全面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加强海外客户交流的又一重要举措。据介绍,英文网站布局了兆信科技业务情况、解决方案以及案例展示,更加精准化、专业化、国际化。在主菜单上,英文网站设有“6大业务+1大服务”共7个按钮。2017年10月18日,慧聪集团全面转型产业互联网,其服务覆盖60余个行业、2700万客户。
3月6日消息,《商报》从公众“京东科技News”获悉,据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京东科技基础技术群总裁周伯文介绍,京东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主系统、云边端协同的下一代计算的五大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探索,与各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催生着各行各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并承担“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领衔智能供应链国家战略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商报》获悉,根据公众“深圳发布”消息,“龙华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活动已于今日上午9时正式开启。
2月15日消息,《商报》从官方公众“达达集团黑板报”获悉,京东到家春节消费数据显示,1月16日年货节以来,该平台上年货礼盒类商品的订单整体大幅上升,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78%。《商报》注意到,在今年“就地过年”的大趋势下,异地订单实现快速增长。此前,京东到家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春节年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月16日至2月4日,异地订单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倍,京东到家平台上新年礼盒是去年同期的3倍。
7月24日消息,《商报》获悉,日前,电商企业1号店通过其微信公众发布公开信称,1即将进入全新阶段,正式升级为“1会员”。目前,“1会员”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六座城市试运行,将通过全新的“会员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精选,天天低价”的极致购物体验。同时,更新升级后,原
商报》获悉,据慧聪集团官方公众透露,其主营业务之一的兆信科技推出了全新的“一码通SaaS 标准版6.0”平台。
商报》获悉,“盖茨基金会”昨日在其公众上透露,2021年1月27日,第13封“盖茨年信”将如期而至。
商报》获悉,联想集团今日在微信公众上分享其董事长杨元庆的新年寄语。
商报》获悉,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昨日在其公众发文表示,2021年的第一件大事,给工程师发百万美金大奖。
商报》获悉,雷军昨日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发文表示:小米11重磅首发,聊聊2020年最让我感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