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直播电商带货应注重品质
11月21日消息,据经济日报报道,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研究报告称,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然而,前不久,北京、河北两地消协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直播带货消费体验情况总体较好,但同时存在部分涉嫌虚假宣传、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言行低俗、价格误导以及没有显著提示私下交易风险等问题。在10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33个涉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对此,中消协提示消费者,要保持冷静,克制冲动,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老爸评测”创始人魏文锋表示,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数字经济新业态,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暴露的问题主要是品质不过关。目前直播电商行业的品控体系建设还有完善的空间。尽管许多直播电商企业已经建立了专门的供应链选品和品控团队,但在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方面仍有不足,对产品的成分、质量等还不具备科学检测和鉴别的能力,常有“漏网之鱼”。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方熠智认为,主动拥抱监管,注重自身合规才能走得更远。直播电商行业在疫情影响下呈现爆炸式增长,倘若把直播电商比作“好马”,那么各企业则是“马鞍”,直播电商这匹“好马”唯有在监管的“缰绳”下,寻得“好鞍”,方能行稳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华社从山东省消协获悉,在今年上半年受理的投诉中,关于网络消费的投诉有增无减,尤其是近两年直播电商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消费陷阱,部分商品质量不达标,商品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业内专家认为,直播带货市场越来越大,对于这个行业,应持续进行规范,引导其良性发展;对责任平台要加大监管力度,让它们自觉维护平台秩序,担好自己应担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建议,监管部门应继续压实相关平台的责任,对于使用不合规手段进行宣传的主播,及时引导、规范;对于屡次违规的,纳入黑名单管理,形成震慑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电商直播行业人才培养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普遍缺少标准化的课程体系;相关行业组织、直播平台等可以进行协作,制定一批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引导主播规范带货时的直播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机构和个人以培训为噱头牟利,收取天价学费、教唆虚假宣传、刷流量等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及时予以规范。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