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即时零售”激活新消费场景,顺丰同城未来可期

电商报
2022-08-17 14:25

日前,商务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明确提及“即时零售”,并指出即时零售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价值。8月5日,央视也通过近十分钟的专题报道,定义和解读了即时零售。即时零售正在成为零售市场的下一个万亿风口。

format-jpg

作为即时零售新消费的基础设施,即时配送在经济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行业和相关企业的价值也进一步凸显。有业内人士认为,顺丰同城的“独立第三方”定位,及其全场景覆盖的服务、配送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科技化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硬实力,将在即时零售时代释放出更强的活力。

精细化解决方案,全场景业态灵活匹配

《报告》显示,随着线上线下渠道趋向深度融合,即时零售从最初解决民生类的生活必需品,包括餐饮、粮油、百货等,正逐步向3C数码、服装等品类延伸;即时零售、无接触消费和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正加速布局并保持发展势头。

format-jpg

从顺丰同城的发展轨迹来看,作为独立于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连接纽带,顺丰同城已形成全品类、全场景、新增长的同城物流生态,为新消费的所有参与者带来平等、公正的多样化即配服务,实现B2C、C2C等多元产品模式,不断升级全场景基础设施。

目前除了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顺丰同城广泛覆盖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等增量场景,成为大小品牌商家首选。2021年,顺丰同城非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5%,医药、服装及数码3C等非餐占比60%,而这也与《报告》呈现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时,顺丰同城持续扩张边界,新业务遍地开花,为“全场景”赋予更多内涵。比如,2022年顺丰同城发布直播电商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丰红计划”,推出全新的一站式同城急送系统发单方式,助推直播带货“所见立即得”,联合母公司顺丰速运上线“专享急件”服务,打造经济圈和省内跨城流向的高铁“跨城急送”等。

顺丰同城的全场景模式,既为其业务增长提供了动能,也扩大了网络效应,更有助于其服务更多的新消费场景。

科技驱动效率,多运力融合履约高效稳定

其次,即时零售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快”,即购即达,及时履约。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相较于捆绑商流平台的物流,顺丰同城背靠顺丰,建设了更专业独立的物流体系,可实现全规模、全品类、全时段、全城市、全区域的“五全”覆盖,时效达成率95%,提供平均26分钟送达的极致体验,且不断强化中长距离、大件货物、夜间时段等精细化服务能力。

为满足稳定高效交付的需求,顺丰同城更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致力于提升智能化、科技化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应用大数据、AI技术和弹性运力网络,动态灵活地实现调度融合及运力融合,提升骑士人效,以推动稳定履约。

此外,顺丰同城还围绕中长距离和大件货物的即配需求,结合四轮车运力创新打造“两轮+四轮”接驳送能力,并全新推出无人机运力,打造出“无人机+四轮车+两轮车”的“天地人”完整配送生态,与智能调度系统结合,形成多种协同配送模式,通过硬件、运力资源及调度模式的升级,最大化整体效率。

除了时效,在配送时间段的保障上,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顺丰同城夜间(24小时)配送服务网络覆盖的城市数量为693个,呼应了用户随时随刻快速配送的期待,夜间急时需求也不必“次日达”。

专属定制配送,高端个性化表达首选

《报告》还指出,健康经济、宅经济、种草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将引领市场转型,构建消费新格局。以95、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年轻人不再是被规训的一代,他们的需求多种多样,定制化配送需求越来越凸显。同时,市场数据显示,高客单价的耐用消费品,一般都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绑定。对于希望打造品牌差异化或配送高客单价物品的商家,商流平台建立的标准化物流往往难以满足。

format-jpg

相较于商流平台集中式统一化的配送,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平台能将服务定义权交还给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在服务形象、配送装备、服务流程上进行定制,让“顺丰品质”内化为商家形象的一部分,以此形成“商家品牌+顺丰品牌”的品牌叠加效应。

同时,顺丰的品牌调性和心智定位天然和“高端”契合,顺丰同城作为独立于顺丰的即配品牌,满足了商家、消费者对高端的心智需求,是高客单价商品的一个“优选”甚至是“标配”今年以来,vivo、茅台冰激凌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相继发力本地服务与即时零售,皆首选顺丰同城,其背后的逻辑依然是对顺丰同城“高端”定位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优质、稳定、定制化的服务,顺丰同城也把握住了要求最高、质量最好的客户。据2021年财报,顺丰同城商家客户续签率在收入Top100品牌年内高达86%。

第三方利他属性,助力中小商户降本增效

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区域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城镇化为下线城市的商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的释放创造了有利环境。《报告》认为:一、二线城市电商市场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日益得到重视,吸取一、二线城市电商发展经济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下沉市场生活服务场景有望为零售增长注入新动力。

format-jpg

据悉,作为较早开始下沉市场布局的即时物流企业,顺丰同城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至更多三、四线区域,目前已全国累计覆盖1900+市县城市。与此同时,作为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并没有自己的商流平台,支持一站式接入多平台生态,其更中立开放、利他公平的属性,也给中小商户更大想象空间。顺丰同城可以助力商家小程序、APP等自营渠道实现私域流量配送闭环,沉淀自有资产,拓展多个运营渠道;而且不同于外卖平台以整体订单的百分比进行扣点,顺丰同城让定价回归服务本职,以服务本身进行定价,这样也能为商家释放更多利润空间,更加利于下沉市场中小商家长期发展。

从报告总结,即时零售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同城即配行业需求正日渐旺盛,价值正在被放大和显现。随着用户对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拥有更专业、更好体验的第三方即时物流企业将迎来更多新的机遇。

顺丰同城基于其第三方利他属性、全场景业态灵活匹配以及覆盖全国的高效稳定履约等能力,在即时配送领域打造出自身深厚的竞争壁垒。相信,在未来日趋成熟的中国即时零售新消费场景,顺丰同城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17日消息,今年“双11”期间,品类配送单量再创新高,其中,饮品配送单量同比增超4倍,商超便利单量同比增长近2倍,美妆珠宝等品类单量同比增长均超100%。据悉,首批接入抖音团购配送的即配服务,同时还展合作场景和规模,全面覆盖小时达、直播电商等到家服务场景。此外,还在阿里生态内展开多场景合作,为天猫超市提供“小时达”和“半日达”即时配送。
1月18日消息,近期,与快手本地生活巨拼达成业务合作,为快手平台上的巨拼外卖业务提供即时配送服务,携手带来“平均一小时即购即达”的短视频零售体验。据了解,目前,已实现场景覆盖,涵盖本地餐饮、零售、近电商和近服务四大场景。在近电商领域,除快手本地生活巨拼外,也接入了微信、抖音等新电商平台,构建起了渠道配送生态,并不断通过精细化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
传统物流企业、品牌商家在接入“配云”系统后,无需投入系统研发成本,即可拥有场景覆盖的智能调度能力、流程监管的智能管理系统、大数据辅助的智能运营中心和精准化模拟的智能仿真系统,实现从入驻、下单、派单、接单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覆盖即配的各个环节,赋能商家实现渠道订单接入,流程高效管理。
10月16日消息,近日正式推出一体化医药配送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医药新零售和互联网医院两大核心医疗消费场景,力求通过多平台、链路覆盖模式,助力多方提质增效。目前,医药配送模式可直接接入医院的线上诊疗平台,实现“线上复诊+药品急送”一站式服务;患者在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还可通过医保统筹报销。
5月8日消息,“五一”假期,场景业务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0%。其中,茶饮、商超便利等订单量同比上升超过100%,抖音生态内订单量同比上涨近200%。表示,当前已经全面接入抖音外卖、抖音超市小时达等到家场景,针对直播电商的即时配送也推出了配套的方案,“五一”假期期间,在这些场景下的承接单量同比增长近200%。
“五一”假期,场景业务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0%。其中,茶饮、商超便利等订单量同比上升超过100%。
12月26日消息,根据统计,圣诞节期间其鲜花、蛋糕品类的配送单量环比上月增长了169%,合计突破205万公里配送距离,药品、日用百货等品类的单量也迎来了一波增长。数据显示,平安夜和圣诞节当日从凌晨到夜晚的24小时,平台都不断有订单在配送,其中最快送达的一单仅用时4分钟,配送最远的一单跨越了82公里。目前,场景业务已覆盖全国1900多个市县,并实现了770多个市县的24小时时段服务。
今年618大促期间场景配送总单量创新高。
此外,补足传统物流高峰期效率短板的“最后一公里”业务单量创新高,其中外部合作单量同比增超120%。
11月21日消息,2024“双十一”大促落下帷幕,全网销售总额达14418亿元,“双十一”当日快递量达7.01亿件,创历年新高。据数据,“双十一”期间其品类日均配送单量同比增长43%,其中美妆、商超便利、饮品等单量均同比增超100%。此外,助阵传统快递网络提速的“最后一公里”业务单量同样达成新高,其中收件场景日均单量同比增长160%。即时物流成为各路玩家升级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留存消费者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