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荣米”格局成型,手机厂商如何穿越周期

电商报
2023-02-24 16:40

format-jpgformat-jpg

智能手机遭遇逆风,VO荣米格局成型

“每一场时代的冲击,都是质变的契机。”

和绝大多数行业一样,在过去的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遭遇冰点。

从2017年开始,全球手机销量开始进入下行期,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手机市场2022年的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86亿部,同比下降13%,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行业整体营收下滑了9%,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时隔10年,出货量再次低于3亿以下。

不夸张的说,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进入“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万事万物皆有潮起潮落,当前手机市场的低潮期,实际是行业周期规律的必然过程,行业中的玩家们都逃脱不了周期的宿命。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调研,包括苹果在内的头部手机品牌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事实表明,几大品牌手机巨头都在经历着行业周期性变革。

商业竞争的趣味性就在于,“困难和危机往往是转危为机的最好时机”。

在整个行业遭遇大洗牌之际,有人逐渐被淘汰,逐渐沦为销量榜中的others,但是与此同时,有人却稳坐泰山,成为下一个周期的领导者。

在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保持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苹果18%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第二,OPPO以17.5%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三,荣耀超越小米16.7%位列第四,小米以13.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五,华为7.9%排名第六。

与之前“华米OV”格局相比,现在市场整体呈现出”VO荣米”的新格局。

而在行业整体营收下滑了9%的大背景下,依然有公司业绩表现十分亮眼。比如荣耀,在2022年的行业逆风局中实现了较为强劲的恢复增长,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更加让人无法忽视的,则是持续保持行业第一的vivo。

据此前数据统计,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vivo已经连续5年保持份额领先地位。在过去的2022年,vivo实现了多个品牌的价值提升,高端品牌X系列口碑持续攀升,诞生仅四年的子品牌iQOO全年同比增长高达26.9%,整体来看,vivo年度整体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5%。

大浪淘沙,从“华米OV”和“VO荣米”,智能手机行业格局进入了新的时代。

任何成功都绝非偶然,在当前的下行周期中,大环境的动荡、用户换机周期的持续拉长、手机技术创新迭代迟缓、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等因素都给整个行业的玩家带来了难题。考验品牌韧性和产品力的时候到了。

在市场需求收缩的背后,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从红利期过渡到“存量竞争”的新常态。而相较于整个行业的大洗牌,我们更在意的是究竟该如何顺利穿越周期,走出下行期。

那么问题来了,持续五年行业领先的vivo是如何穿越萧条周期的?他们的成绩能否复制?

希望通过对vivo的深度解析,我们能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format-jpg

vivo给出答案:用户导向型创新

其实上述所有的行业难题,归根结底就是 “手机不好卖了”“消费者买的少了”。

当这个问题摆在厂商眼前时,带来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焦虑。

为了缓解焦虑,不同品牌厂商们开始了一连串的应对动作,一时间降价促销、切入细分市场、寻求高端破局,乃至跳出手机市场寻求生态扩张等举动轮番上演。

但对于手机市场本身来说,这些举措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至少到目前来看没能起到期待中的效果。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vivo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家低调的公司在面对行业变动时,整体表现出的状态是很稳的。

在高度创新、迅速迭代的科技行业,稳健的姿态,是面对行业不确定和高风险的一大优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每临大事须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和方法论。

从行业的诸多动作和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键的机遇:高端化市场,2022年也是手机厂商集体“冲高”的一年。

可从结果来看,真正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展现品牌韧性的厂商,寥寥无几。一个核心原因是在国产手机品牌集体发力高端市场之际,不少产品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存在偏差,“疯狂堆料”“水桶机”的老策略再次出现,带来的结果是抹平差异,没有特色。

据Counterpoint数据,2022年二季度国内3500元以上高端市场中vivo实现了大幅增长,13%的数据比2021年二季度6%的市占率,扩大了一倍。而在更高端的区间段(600美元至799美元),vivo同比增长504%。

vivo给出的解法是“用户导向型创新”。

这个方法论的关键点是一切围绕用户导向思考问题,从而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意义。一款伟大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而在方法论的背后,实际上vivo具备精准的市场趋势洞察能力,当用户需求和投入方向确定了之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就有了定海神针。

细数过去vivo带来的技术革新,有全球首款屏下指纹、有升降摄像头、还有前置柔光双摄等等,这些用户导向型创新都是基于用户痛点,并针对性研发才引领行业趋势的。

有趣的是,当下的vivo却已经不再满足于上述成果。在更长的行业周期中,vivo把这些行业首创,视为“短期的东西”,因为这些短期领先的产品卖点,无法跨越周期实现稳健进化。

在此前的年会中,vivo创始人沈炜也提到“坚决不以短期利益换取市场规模”。

基于此,vivo带来了更符合长期主义竞争“用户导向型创新”方法论。我们可以称之为,用户导向型创新2.0。

在这个方向的引领下,vivo悄然转向通过长期的投资和技术研发,形成完整技术体系的新路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探索出四大可持续迭代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长赛道。

在四条长赛道的基础上,vivo开始重点关注“跨边界耦合式创新点”。比如像手机拍照摄影这个简单的功能,实际上需要软硬件协同、长期研究调优,甚至需要自研算法、自研芯片来进行技术加持。在影像这一耦合创新点中,vivo投入的研发团队力量已经超过1000人

从短期领先的产品卖点到可持续迭代解决方案的技术投入,这才是用户导向型创新的实质。

在这种方法论下产出的产品,在行业中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比如X80系列产品,自2022年4月上市以来,持续获得3500-5000元价位段的销量冠军,持续推动vivo在国内400-600美金高端价位段保持领先。

最新的X90系列在上市时,销量相比开售同期的X80增长了2倍,同系列的产品X90 Pro与X90 Pro+则是X80 Pro同期的4倍。

市场的销量数据直接证明了vivo方法论的行之有效。

就像vivo创始人沈炜强调的一样,“产品是因、品牌是果,品牌是产品的方向牵引”。

只有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针对性的投入技术创新、开发产品,才能进入智能手机的商业闭环逻辑中。好产品为用户带来好体验、为合作伙伴带来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探寻了vivo的方法论后,似乎一句简单的“用户导向型创新”就可以解释vivo的全部成功了。

当然不是这样!大道理每个人都懂,常言道“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对一家公司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知易行难,对一家公司来说战略和方法论的难点是统一认知,统一行为,坚持方向,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vivo如何确保团队统一认知,并沿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行,才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format-jpg埋头种因,方能穿越周期

相较于“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方法论,在vivo内部有一个内涵更丰富的企业文化:埋头种因。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2022年五年间的新春贺词中,“埋头种因”一共被提到12次,vivo创始人沈炜几乎每次讲话都会提到这个词语。

这个词听起来不是那么顺畅,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却十分简单明了,顾名思义,凡事回归事情的本源,找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因”,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事。

用沈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决定果,埋头种因,果自会水到渠成!”

从这一点来看,前文提到的“用户导向型创新”和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长赛道,其实都是“因”的一部分,而在软硬件共同追求极致体验,为用户创造惊喜后,自然就会收获不断的胜利。

2022年,vivo底层技术布局开花结果,二季度高端份额同比翻番,居国产阵营第一,完成了高端奠基之年。

有意思的是,这种近似“因果论”的企业文化,在互联网科技公司“狼性文化”浪潮中,多少有点过于“佛系”了。

但是实际上相较于强KPI指标,埋头种因的本质更偏向于目标导向型战略执行,看似佛系的背后,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却是发自内心的,有vivo的老员工曾经提到“员工的干劲儿很足,主动性强,好像也不需要强迫的督促。”

因为这个看似朴素的文化,底层逻辑是vivo“长期看问题、坚持做正确的事”的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的价值体系,让整个团队都十分清楚,即使行业周期波动不停,也不在乎短期利益。

这样的公司和团队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和风云变幻就迷失了方向,而是坚持做对的事,寻找不变的因素。

作为有效例证,过去近30年时间里,vivo已经两次穿越周期。

1995年到2005年是vivo的第一个10年,是公司创业做有绳电话和无绳电话求生存的10年;2005年到2015年是第二个10年,是公司做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求发展的10年;2016年vivo开启了第三个10年,实际上是围绕手机产品构建全球性科技品牌,寻求高端突破的10年。

从这28年的旅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埋头做事,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匠人。公司对环境的精准判断,对技术的持续追求,这些正确的“因”,有效提高了他们对抗不确定性和穿越周期的能力。

综合来看,在“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方法论和“埋头种因”的价值观指导下,vivo顺利的穿越了周期,逐渐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商业闭环逻辑中,这一切的成长是有其确定性的。

就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具备高度统一价值观和方法论的vivo正在改写行业市场格局,连续五年领先和高端市场的突破,正是“埋头种因”的果。

我们也十分清楚,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中,苹果和三星依旧是行业霸主,但是以VO荣米四巨头为首的行业新格局,已经展现出不少超越的可能性。

在影像、性能,乃至智能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上,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逐渐找准方向,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未来,“VO荣米”们能够取得更多突破。这一切,令人拭目以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11日消息,根据Counterpoint的618促销季主题报告,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于2023年618促销季 年同比下降8%。就智能手机品牌竞争格局而言,vivo今年618促销季市场份额达18.2%,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苹果和荣耀。为在618促销季期间扩大iPhone销量,电商网站提供了约20%的折扣。专注于线上电商平台的小米今年618期间环比增长幅度最大。事实证明,手机品牌厂商实施的降价措施可有效帮助市场从5月和4月的智能手机销量严重低迷中恢复。
9月6日消息,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印度是少数几个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8%的主要市场之一。大部分增长来自较新的玩家,如vivo、realme和OPPO。小米有六款手机挤进前十。苹果iPhone12 5G排名12;三星A33 5G排名15;一加凭借其Nord CE 2 5G手机排名第13。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9月5日回购450万股,回购价格为10.84港元-10.9港元,共耗资约4890万港元。
7月6日消息,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报告《全球5G和LTE营收及供应商ASP报告》显示,OPPO、vivo和小米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5G智能手机销售额中获得了150亿美元。这三个供应商的5G收益几乎是同期LTE收入的两倍。随着高端设备转向5G,LTE手机市场的价值在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了一半。此前,小米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515亿元,同比增长69.8%。
从该季度新机市场的手机发布情况看,发布机型既有高端旗舰,也有不少中低端机型上市。其中,苹果iPhone的交易量环比增长,OPPO紧随其后,销量环比增长了;vivo和小米在二手市场的交易量也分别环比增长了和。Q1转转集团手机行情显示,小屏手机iPhone7、iPhone6等重回转转集团今年一季度的手机回收榜单前三。
11月2日消息,智能手机品牌realme真我京东双11开门红首日获京东手机销量和安卓手机销售额第二名,天猫安卓品牌官旗销量第三名,苏宁手机销售额第一名以及手机销量第二名。据了解,realme在海外市场版图遍布全球61个国家或地区,其中18个海外市场是第五名,5个市场第三名。今年8月份,realme全球手机销量突破一亿台。9月,realme首次进入全球手机品牌第六名,是继小米、OPPO、VIVO之后,全球第四大中国手机品牌。
3月7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三星电子今年1月重回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占率第一。报告指出,今年1月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26万部,同比增长20%。得益于新旗舰手机Galaxy S24系列上市,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在该五国的出货量为150万部,市占率达20%。小米(18%)、传音(15%)、OPPO(15%)、vivo(12%)紧随其后。
10月22日消息,近日,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了2021年Q3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报告,印度智能手机Q3出货量为4750万台,去年同期为5000万台,同比下滑5%。报告显示,小米出货量为1120万,市场份额为24%,位居榜首,小米已多个季度连续登顶,其次是三星和vivo,Realme位居第四,OPPO位居第五。
4月30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今日在朋友圈谈到了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变化。高端市场主要都让给了苹果公司,中档及低端让给了三星、OPPO、vivo和小米。Canalys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vivo夺得国内市场桂冠,出货同比猛增79%,达到2160万台;OPPO以2060万台出货名列第二;华为下滑至第三,2021年第一季度出货1490万台;小米和苹果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分别出货1350万台和1200万台。
1月19日消息,数据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得益于iPhone 13的成功,苹果手机在2021年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坐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此外,小米以12%排名第三,OPPO以9%排名第四,vivo以8%排名前五。Canalys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年底苹果拿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2%。上一次苹果占据第一位还要追溯到2020年四季度。
8月1日消息,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但由于印度消费者对高端手机的偏好越来越明显,该市场出货价值量创下第二季度的历史新高。其中,小米以18.9%的出货量份额重新夺回榜首,同比增长23%;vivo紧随其后,份额为18.8%。三星、realme与OPPO位列三至五位。
电商报
电商报,看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