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盈利11年,唯品会二季度净利大涨50.8%
低调的唯品会,再次迎来了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的喜人成绩。
日前,唯品会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净营收为279亿元,同比增长13.6%;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50.8%。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净营收同比增长9.1%,Non-GAAP净利润同比增长45.8%。
无论是一季度还是二季度,唯品会的业绩都呈现可观的增长势头。
唯品会2023年Q2财报核心数据 图源:唯品会
再来看另外的电商核心数据,第二季度,唯品会的GMV为506亿元,同比增长24.5%;活跃用户数达4570万,同比增长9.6%;订单数达2.138亿,同比增长14.7%。
同时,毛利润同比增长23.4%,由上年同期的50亿元增至62亿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0.5%上升至22.2%。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在好货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二季度公司业务发展稳健。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的高性价比,平台上的高价值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品牌特卖模式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
“我们将继续做好‘好货好价’,更好地满足大众‘既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的新消费潮流。对未来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
沈亚的这份信心是很有底气的,毕竟从2012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后,到现在整整11年,唯品会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
尤其是垂直电商赛道的友商一个个倒下,唯品会反而逆势发展,从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一众综合类电商巨头的夹击中存活下来,实属难得。
如今,唯品会在消费场景、内容体系等层面继续优化升级,提升货品的丰富度,打造“超高性价比”“无忧服务”等核心能力,迎合了用户品牌多样化和优质服务的需求。
在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新锐品牌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8%,奢侈品品牌销售业绩亦有显著提升。超级品类日围绕节庆假日、时令节气打造丰富的跨品类消费场景,二季度销售业绩也同比增长超过200%。
唯品会的盈利神话仍然在继续。
回望过去的电商十年,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和唯品会处于同一个竞争赛道的HIGO、蜜淘等海淘电商平台,以及红孩子、辣妈帮、贝贝网等母婴电商平台,这类垂直电商赛道的玩家已经惨淡下场。
相反,唯品会却能够逆势而上,持续盈利11年。大家或许也很好奇,为什么唯品会能够在这样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活下来呢?
对于今年二季度的净营收增长,唯品会曾提到,主要归因于活跃客户的增长以及可自由支配品类消费复苏推动的支出增长。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消费复苏的推动,活跃用户,尤其是SVIP活跃用户数对唯品会的业绩增长也贡献了很大成分。截至二季度末,平台上的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3%,贡献线上消费约44%。
进一步看,活跃用户数之所以持续增长,一方面在于唯品会的品牌特卖,给用户带来的价格优惠。唯品会以低廉的价格买断品牌库存尾货商品,而用户则以远低于门店零售的折扣价,就能够买到品牌正品。
这无疑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唯品会还为用户提供了优质服务,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例如,七天内无条件顺丰上门退换货。针对会员,官方给出了“无限免邮的标准”,只要是会员,就能够无限制免邮配送。同时,唯品会为超级VIP用户(SVIP用户)提供了超V专享价、门店特权、尊享客服等丰富的会员权益服务。
据悉,在长期稳定的深度折扣、会员权益与增值服务的基础上,该季度唯品会方面还为SVIP用户新增了高德打车、顺丰同城、必胜客宅急送等平台的相关福利券包。
毫无疑问,唯品会在用户体验上下足了功夫。
唯品会会员权益 图源:唯品会APP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较之普通用户,唯品会SVIP用户退货率更高。
“对于SVIP来说,他把唯品会当作“商场试衣间”,大范围试穿,不合适退货这很常见,” 沈亚倒是对这类用户增加带来的退货率攀升予以理解,至于其他背后原因,“我们还在研究,是不是顾客更谨慎了?还没有得出最后结论。”
唯品会平台的退货率,自今年Q1开始上升,沈亚预计这一情况会持续到明年,他认为,这期间平台能做的只有为用户提供无忧服务,让其退货无任何障碍。
除了用户体验之外,唯品会的另外一个大利器,在于其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缩减开支。例如,在配送成本上,2019年开始,唯品会终止旗下的自营快递品骏,将自有配送服务改为与顺丰合作。在营销费用上,2022年,唯品会将营销费用大幅削减44%至28.4亿元,广告费近乎腰斩。还比如,2022年唯品会员工人数减少了1198人,主要是由于线下门店战略优化和人员外包。
可以说在降本增效这一招上,唯品会很会玩。
综合来看,专注用户体验和降本增效,是唯品会长期盈利的两大法宝。
成立于2008年唯品会,是伴随着中国电商黄金发展期而崛起的。过去,唯品会一度是仅次于阿里、京东的电商老三。但是近几年来,它慢慢跟不上阿里、京东,甚至被2014年成立的后来者拼多多反超。
拼多多只用了短短四年就登上了资本市场。
在马太效应的不断强化下,上述三家电商巨头占领了行业大部分市场,
而与唯品会同期成立的乐蜂网、聚美优品、蘑菇街、美丽说、凡客、寺库等垂直类电商要么死的已经死了,要么还在垂死挣扎。
垂直类电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 《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2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第3季度,天猫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2%,占据市场份额63.1%,排名第一。京东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1%,其市场份额为31.5%,排名第二。唯品会排名第三,其市场份额为2.7%。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份额 图源:易观分析
也就是说,网络零售绝大部分市场已经被阿里、京东几乎瓜分殆尽,其他垂直类电商要想脱颖而出,十分困难。尽管唯品会排名第三,但是占比远远不如上面两家电商巨头。
从行业竞争来看,唯品会的处境群狼环伺。例如,唯品会这种低价特卖+专注品牌的模式,其优点在于性价比,主打低价位和高品质。
但这种低价策略就很容易被同行所跟随。与此同时,综合电商的扩大竞争,无疑加剧侵蚀了唯品会的市场份额。就在今年,综合电商平台的价格战又将再次打响。
京东上线百亿补贴、重新坚持低价策略,通过低价战役占领用户心智。刘强东甚至强调“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今年618期间,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达到3月的10倍以上。截至8月初,京东百亿补贴的商品池已经有17000个SKU,相比5月多了3000个,且新增商品以品牌商品为主。
京东百亿补贴页面 图源:京东APP
尤其是,京东依托其“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商品小时达最快分钟达”的即时零售服务优势,在今年618开场10分钟,就让超过700个县区的消费者收到货,让用户享受到了极致的配送体验。
另一边,淘宝也引入了主打低价心智的IP渠道货品,如聚划算和百亿补贴。618期间,淘宝首页还有“有好价”商品推荐频道,显示最新低价商品,包括男装、女装、美妆、个护、日用品等多个品类。
淘宝有好价 图源:淘宝
对比综合类电商来看,垂直电商无论在用户基数、产品品类、供应链、售后、物流等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可以想象的是,尽管唯品会能够长期盈利,但随着电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唯品会专注特卖模式的局限性也会越来越突出。
在此背景下,唯品会多次试图拓宽发展路径。例如,2014年收购乐蜂网75%的股份入局美妆品类;2015年涉足消费金融;2017年则尝试转型综合电商。但最终,创始人沈亚还是在2018年宣布“回归特卖”。
电商行业的激烈状况仍然不止不休,同类选手的纷纷落幕也给唯品会敲响了警钟。唯品会的增长驱动力仍是未知数,接下来,唯品会如何在综合类电商巨头的包围中打造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自身的护城河?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