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纷纷回购股份

电商观察
2024-02-21 20:35

1、继阿里后,美团、快手宣布回购公司股份

2024年一开市,国内互联网公司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做一件事了:大幅回购公司股份。

最近,美团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2月20日注销4413.11万股已回购股份。对美团而言,4413.11万股股票不是一个小数目,从行为本身来看,这是在做减少分母的事情,主观上是为了拉高公司的股价。

无独有偶,快手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于2024年2月20日斥资1480.68万港元回购34.11万股,每股回购价为43.05-43.5港元。

在此之前,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两个主要扛旗人,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回购公司股份方面也一直是步履不停。

2024年1月2日、3日两天,腾讯连续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一天砸出10亿港元,回购超330万股股份。

而在2023年全年,腾讯则一共出手124次,总计回购了1.487亿股公司股票,总回购金额达到439.8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

参照目前腾讯总股本约95亿股,2023年,腾讯已买回0.015个腾讯。

在回购公司股票上,出手更坚决,也更有计划性的,还得说是阿里巴巴。

format-jpg图源:电商报

今年1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蔡崇信通过过去几年持续大幅增持阿里股票,在阿里巴巴的股份不断增加。仅在2023年一年,阿里巴巴就以98亿美元的代价回购了8.979亿股普通股,相当于一年回购了0.44个阿里巴巴,成为去年互联网公司中,回购公司股票力度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更关键的是,通过过去几年以来的持续回购,马云重新成为阿里巴巴最大单一股东,这件事背后的意义非常不一样。

这样看来,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消息称,马云正在大幅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之事并不属实:马云不仅没有高位套现走人,还在这些年持续持有阿里巴巴股票,一直身在战场之中!

而从未来趋势上看,2024年,阿里巴巴的回购动作肯定也不会停下来。

有消息称,2024年至2025年3月,阿里巴巴还将拿出117亿美元,继续回购公司股票,据说,在回购公司股票方面,整个阿里巴巴将拿出近700亿美元的现金,力度之大,无人能及!

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回购公司股票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

2、回购背后: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通常,公司回购股票只能说明一件事:该公司的股价目前处于低位,为公司回购留下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这两家公司在上市前后那段时间,都被市场认为是不可多得的投资标的,并且都创下了股价奇迹:2020年,阿里巴巴的港股股价一度达到接近310元每股的历史高位,那也是阿里巴巴的高光时刻。现在,其股价跌至72港元每股左右;而腾讯的股价高位出现在2021年,在各机构的不断加持下,其股价一度高达773港元/股。如今,其最新股价回落到288港元每股左右,距离其高位已跌去六成。

说起来,这些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从高位跌到低位,有很复杂的原因。毕竟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好公司的股价一直都低估,在国际资本市场,一直都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但不管利空有多少,有一点利好是不可能改变的: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这些国内互联网公司都是真正优秀的公司。放眼整个国内互联网领域,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互联网最高实力的公司。

format-jpg图源:电商报

而过去几年来,国内互联网公司持续回购公司股票本身已经说明:这些互联网公司无论是在运营,还是现金流等方面,都处在一个让人放心的地位。因为很明显,回购股票的前提是要有现金流,回购后考验的是公司的运营能力。

而他们也通过持续回购公司股票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还进一步影响到资本市场。

以阿里巴巴为例,在今年1月的回购业绩公布后,阿里巴巴当天的股价就出现了超过5%的涨幅,如今其美股市值再次力压拼多多。

当然更重要的是,随着回购动作的持续加深,我们还发现,这些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自主权得到了加强,可以支撑其有序地推进业务调整和组织变革,制定一个更加确定和清晰的战略目标。这也是过去一年来,包括美团、快手、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推倒原有的公司构架,不断重建新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原因。

3、2024年,互联网公司的股价反击战?

国内互联网公司回购后带来的连锁效应,已经显现出来了。

最新的消息称,“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已经在增持阿里巴巴股份了:相比上一季度,段永平的一个账户增持了阿里巴巴1918730股,目前共持有4959230股;而在去年年底,段永平就已经表达了他对于阿里未来的看好:“目前的阿里,净现金流还是很强的,可能是个卖put的好目标”。

format-jpg

图源:网络

段永平之外,众多大佬和机构也不约而同地大幅增持了阿里巴巴: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包括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 LLC、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等众多机构都在大手笔买入阿里巴巴股票。

这个时候,著名投资人和知名投资机构果断出手,和阿里巴巴过去5年来一直都在持续回购公司股票,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公司改革,显然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他们出手增持国内互联网公司股票,对于市场风向的推动无疑是有引导性的。毕竟对很多普通投资人而言,他们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没有大佬们那么敏锐,尤其是在市场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时候。

种种迹象表明,2024年,互联网公司的股价反击战已经开始了。

这从春节后港股第一个交易日中,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

2月13日,在美股市场因为宏观经济数据低迷,三大指数集体大跌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巨头在港股市场强势翻盘,就连近期业绩不及预期的阿里巴巴也收涨了2.2%。

阿里之外,美团、携程、京东、快手、网易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涨幅也在2%以上。

这和阿里巴巴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在过去一年来不断瘦身割肉,重新回归创业初心的路线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开启未来人类未来的推动者之一,国内互联网公司在过去20多年的厮杀缠斗中,不仅打开了一片广袤无垠的市场空间,还具备了足够的生存智慧。所以,从长期趋势来看,2024年开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公司股价逆流而涨,并不是偶然的;2024年,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股价反击战,已经提前打响了。

如果有一天,阿里巴巴的美股市值重新回到2021年的8500亿美元,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春天,才算真正到来了!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16日消息,摩根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今日集中上调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评级:将京东集团ADR和H股评级上调至中性;将阿里巴巴ADR评级上调至超配;将百度ADR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125美元;将哔哩哔哩H股评级上调至中性;将腾讯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470港元;将网易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185港元;将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220港元;将欢聚集团ADR评级上调至中性。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设立“双清单”的企业名单中,、京东、阿里等39家互联网公司在列。
截至12月7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电商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6月18日消息,近日,Morketing发布中国互联网公司2022年Q1广告营收榜。其中,阿里巴巴、拼多多、腾讯位列前三,广告收入分别为634.21亿元、181.58亿元、179.88亿元。此外,京东、快手、、小米等排名前十。据统计的17家上市公司中,包括微博、拼多多、百度、快手、阿里巴巴在内的5家互联网公司,广告业务占比超过30%。其中,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微博、拼多多、快手的广告业务占比进一步攀升,拼多多的广告业务比重增幅最高,上涨超10%。
3月4日消息,据报道,综合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以328亿位居第一位,腾讯以179亿排名第二,百度、京东、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69亿、47亿和31亿。据了解,互联网公司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持续增加,已覆盖前沿科技领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
3月4日消息,《电商报》获悉,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各公司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中,阿里巴巴以328亿元位居第一位,腾讯179亿元排名第二,百度、京东、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元、69亿元、47亿元和31元亿。2020年,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超过京东的。2020年9月30日,在2020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首次披露,这几年,阿里巴巴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每年都超过1000亿元。
3月2日消息,日前,快手科技发布公告称,有关全球发售的稳定价格期已于2021年2月28日,即递交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期后第30日结束。《电商报》获悉,2月5日,快手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快手市值超万亿港元,位居港股第9位,接近百度的2倍,超过京东,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腾讯、阿里和拼多多。此外,有消息称,快手于3月1日正式获纳MSCI全球标准指数。
同时,交银国际称,电影票房创春节档新高,较2019年同期增33%。交银国际还表示,预期互联网及文娱公司运营及营收将继续稳定增长,维持互联网行业领先评级,首选买入腾讯,看好阿里巴巴、、爱奇艺的长期潜力。据《电商报》了解,截至东时间2月19日收盘,阿里巴巴股下跌,报价美元;爱奇艺下跌,报美元。同时,阿里巴巴、港股正在交易中,截至发稿,阿里下跌,报价港元;下跌,报价港元。
11月22日消息,《财富》杂志近日发布《202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及《202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行业明星榜》。在邮政快递领域,顺丰同时入围两个榜单,中国邮政登上《202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行业明星榜》。在与快递紧密相关的互联网电商领域,阿里巴巴、京东、公司均入围以上榜单。
5月9日消息,九州通今日在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公司对京东、阿里、叮当、平安、抖音、快手、百度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医药供应链业务收入规模已达5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6%,其中销售给京东、阿里自营平台的药品已突破40亿元,是其重要的药械供应服务商。随着医药网络销售的逐步放开,医药电商规模将不断扩大,公司将发挥全品种及供应链平台优势,继续加强与国内主要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促进这一业务渠道的快速增长。
电商观察
观电商风起云涌,察行业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