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全球副总裁Dave Clark:自动化威胁就业纯属天方夜谭
去年年底,Nissa Scott开始在新泽西州南部的亚马逊仓库里工作,负责把塑料箱堆叠整齐。她表示,通常每次要举起重量在25磅左右的箱子,而且连续工作十小时。
现在,代替Scot的是一个巨大的、明亮的黄色机械手臂,该机器用来承担堆叠的工作。因此,Scot的新工作便是一次监管几台这样的机器人,在必要时排除故障,并确保这些机器有可堆叠的箱子。该机器人的机械爪抓取输送带上的箱子,然后把它堆叠在另一个容器上,在其周围的木制拖车上形成整齐的柱子。这是亚马逊首次展示该机械臂,也是亚马逊仓库使用中最新一代的机器人。
相比于亚马逊,或许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与其在部署自动化方面的愿景相比。许多人指责亚马逊通过诱导人们在线购物而破坏了传统零售工作,且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亚马逊的初级仓库工人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因此,亚马逊引进了机器人进行工作。
但亚马逊的全球劳动力规模是微软的三倍,比Facebook的员工规模大18倍。而上周,亚马逊表示将在北美开设第二个总部,提供多达50000个新的工作岗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亚马逊在提供这么多岗位的同时,其在自动化方面也走在前沿。亚马逊引进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来工作,并由人类管理员进行监管。2014年,亚马逊最初使用由Kiva Systems公司开发的机器,随后亚马逊以7.7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并更名为Amazon Robotics。目前,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0万多个机器人,并计划引入更多的机器人进行工作。
机器人的引入使仓库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乏味,同时也减轻了员工的负重。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还能够在多方面提高效率,缩短交付时间。
“毫无疑问,亚马逊在没有这种自动化的情况下,将无法以其目前的成本来运营。”未来学家Martin Ford表示。
亚马逊仓库的员工和机器人每天都在进行互动。机器人像巨甲虫一样,拖着3000磅的货物转来转去,并将这些东西放在垂直的货架上。数百个这样的机器人在这个大仓库里自主移动,互相跟随,却不碰撞。
一名工人站在有空纸箱子的拣选位置准备交付订货。一台电脑运行资源分配算法后派出机器人找到货架并将货架运送到拣选位置。机器人带着需要的货架在拣选位置一字排开,第一单元的位置就在工人的前面。在金属杆上悬挂的激光设备会在将要被检索的产品上照射一个红点。工人从货架上抓取产品并扫描条形码以验证这是正确的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放到贴有运输标签的纸箱子里。排在最前面的机器人离开后,后面的机器人将占据它的位置。订单完成后,纸箱子将被传送带送到运输区域。
亚马逊全球营运暨顾客服务副总裁Dave Clark表示,该公司希望这些机器能够执行那些最单调的任务,从而让让人们从事脑力相关的工作。
“每次都是一个新的工作内容。”Clark说,“当员工在寻找、检查东西时,都在用其自身认为很重要的方式来吸引其注意力。”
佛罗伦萨的亚马逊仓库展示了各种机器操作优于人类的案例。8个机械臂在该仓库运行,仓库中的大量商品被分解为较小的单位,并分发到全国各地的亚马逊配送中心。
这种机器臂有一个很笨拙的名字——“机器人堆垛工”,但是工人们给他们起了一些富有个性的名字,如Stuart、Dave等,这些名字都来自《神偷奶爸》,因此这些机器臂的昵称都是剧中小黄人的名字。去年年底,亚马逊在佛罗伦萨开设仓库不久后,就开始安装这些设备。机器人臂设置为只能拾取标准箱子的尺寸,而不能拾取其他尺寸的东西。亚马逊还展示了一个虚拟现实模拟,用来模拟新的机器人概念,其中包括一个带有可以动的叉式升降机的机械臂。
亚马逊引进这些机器人之后,之前部分从事堆栈工作的员工,成为机器人操作员。而绝大多数人转到货物接收点工作,主要将大箱子里的商品放进塑料箱里。Clark说,机器人引进后,并没有进行裁员,相反的是,为这些员工寻找一些新的工作角色。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未来几代机器人到来时,会发生什么呢?
目前,部分仓库工作中,人类员工变现得更加出色,比如在货架上挑选单个,以及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商品。自引入Kiva机器人以来,亚马逊在美国提供了8万个仓库员工职位,目前总计超过12.5万明仓库员工。亚马逊表示,仓库员工招聘热潮还将持续下去。
但初创企业和研究人员都在争先恐后地突破技术难题。亚马逊也赞助每年一次的竞赛,鼓励更多品类的创新。
未来学家Ford认为,在亚马逊仓库的就业状况改变之前,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Ford说:“我所假设的是,这种技术最终将使更多人在这些仓库中失去工作。这些取代并非一夜之间完成。也许,第一个迹象是,在不减员的情况下,降低创造就业的步伐。”
Clark表示,尽管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率,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需求最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仓库工人将继续在技术丰富的环境中工作。因此,自动化破坏就业增长就是天方夜谭。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