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关店止损 转型多元化仍存挑战
12月11日消息,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百货业开始陷入低迷,面临“关店潮”。近日,西安西大街时代百盛发布停业公告称,将于12月31日终止该店经营。
对此,百盛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西大街时代百盛业主方涉及经济借款案件,对此事百盛集团高度重视,与业主方多次交涉均无果,故迫不得已决定于2018年12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终止时代百盛的经营。
据《电商报》获悉,百盛百货近年来其实一直在不断关闭门店,2012-2015年间,百盛关闭了位于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天津等地的10家门店;2016年全年,百盛一口气关掉了6家店;2017年,公开资料显示,百盛百货至少关闭了5家店。
百盛百货给出的关店主要原因是出于百盛集团的战略规划调整以及调整业绩欠佳的门店。而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受电商冲击,整个百货业萎靡不振。
事实上,为了走出低谷,百盛百货自2014年起就进入了转型期,起步阶段对内部架构做了调整,将化妆品、餐饮、超市等核心事业部单独发展,各板块既可以在百盛百货店内经营,也可在百盛生态外自主经营。业务形态上,百盛开始从单一的百货公司,向同时拥有百货、精品超市、餐饮、美妆店、城市奥莱等多元化业态的方向发展,尝试往“时尚生活概念零售商”转型。2015年年底,与韩国依恋集团合作在上海开设百盛优客城市广场;2016年6月,在青岛开设金狮广场,首次尝试购物中心业态;同年9月,在上海协信星光广场开出其首家独立超市——百盛精品超市。
然而,转型并非易事。百盛百货开始转型一年后,百盛集团迎来它近十年以来的业绩最低谷。根据2015年度业绩报告,百盛百货这一年亏损高达1.86亿元。此后,依旧是一波三折。资料显示,2016年是百盛集团营业收入连续下降的第三年,在这一年百盛集团通过资产出售实现了扭亏为盈。到了2017年,资产出售难以为继,百盛百货业绩再度出现亏损,亏损主要是由于计提一次性损失所致。
不过,据业绩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经历三年连跌的百盛百货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到2018年再次扭亏为盈,中期净利润实现0.18亿元,同比上升高达495.92%。百盛在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中期报中,都提及新零售和多元化零售业态对其营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此前大量闭店时,也曾扬言要优化其零售业态。
实际上,在百盛所有业务中,帮助百盛扭转“败局”的首要“功臣”要属化妆品这一业务。化妆品是百货行业中最具抗压性的产品品类,百盛也不例外。在百盛扭亏为盈的关键年份2017年,化妆品直接给百盛销售金额带来了2.39亿元的销售额。2017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与配饰类别在商品销售总额中占比最高,约为46.7%。
但是,目前不少电商平台的线下实体店正在落地,例如,天猫国际线下自提店、小红书线下店、网易考拉海购线下店等。而这些门店也是主要针对追求高生活品质、高商品品质的人群,所在商圈客流量较大,配套设施比较完善,与百胜集团的PARKSON BEAUTY高端美妆及护肤品的定位并无差异。对于现阶段过于依靠化妆品业务增长来拉升业绩的百盛百货来说,与这些线上平台竞争并无明显优势。也就是说,百盛的转型之路并未结束,未来还将迎接更多的挑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