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前遭恶意低价跟卖,卖家心态崩了
1.被低价跟卖
临近亚马逊7月Prime Day大促,许多卖家近来都上了新品,铆足了劲想冲一冲销量,结果又遇到了突发情况。
近日有消息称,大批亚马逊卖家的产品遭到了恶意跟卖。这些卖家表示,自己的产品被低价跟卖,致使ASIN的价格大幅降低,然后自己被平台提示要调整价格,否则销量直接跌穿地心。在各大论坛和群组中,也能看见不少卖家分享跟卖黑名单,提醒同行小心这些店铺。

卖家分享跟卖黑名单 图源:AMZ123
许多中招的卖家都在网络上大吐苦水,称自己的产品链接被跟卖搞没了,从自己的后台点进去全是跟卖的链接;有人表示自己遇到了跟卖机器人,对方“每晚12点准时低价跟抢购物车,调价马上就跟着调,早上8点就撤,第二天继续”;有人怒骂跟卖犹如狗皮膏药怎么都甩不掉,自己为他人做了嫁衣,却拿这些跟卖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有一些卖家哀嚎,自己这个Prime Day大促怕是要凉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卖家发现可以利用12315平台赶跟卖。具体方法为,先在亚马逊前台找到跟卖公司的信息,获取公司全名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以“使用虚假注册地址”或“制造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为由,在12315平台上举报该公司。此方法据说效果还不错。

卖家在12315举报跟卖公司 图源:亿恩
2.应对跟卖问题
一直以来,跟卖现象都十分普遍,它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怎么也解决不掉。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亚马逊的默许。由于秉持着开放市场的理念,亚马逊一向是允许多个卖家销售同一产品的,这能增加市场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的商品。然而,这也为跟卖行为提供了机会,使得多个卖家可以在同一页面下销售相同的商品,从而导致大批卖家的流量和订单被跟卖者截获。

亚马逊产品出现多个跟卖 图源:亚马逊
不过令不少卖家欣慰的是,亚马逊对于跟卖也不是全然放任不管。该巨头推出了一个“透明计划”,为条件合适的卖家提供品牌保护。具体来看,加入该计划的卖家的商品会被贴上一个独特且唯一的二维码标签,有此标签的商品经过验证后可以顺利入库。而跟卖者则会因为没有二维码而无法通过验证,从而无法让商品入库,也就难以再跟卖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加入官方的这些保护计划,卖家自己对于跟卖行为也并非全无反击之力。除了上文提到的在12315平台进行举报,卖家还能对跟买者提起TRO起诉;在各大论坛上,也有非常多的从业者分享赶跟卖的经验,可供卖家学习;同时,卖家也可以加强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特色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来提高用户忠诚度,进而减少跟卖的竞争压力。

卖家分享赶跟卖经验 图源:知无不言
总的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卖家还是不应对跟卖问题太过悲观。而且在未来,随着平台监管的收紧,卖家或许也有望见到跟卖者彻底失势。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