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出重大事故,雷军慌了
面对小米汽车的九九八十一难,雷军一个头两个大。
一、小米 SU7 高速碰撞后爆燃,致3人遇难身亡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放在小米SU7上好像也合适。
3月29日,一场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发生。
一辆小米SU7在行驶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碰撞,随后车辆爆燃,造成了车内3名人员不幸遇难。

图源:微博
该事故的消息一直到昨晚才在网络上大面积传开,并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后,“小米SU7高速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的话题成为了焦点。
事故的细节令人揪心:据了解,3名遇难者均为女大学生,当晚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没想到却在中途发生意外。
此外,3位遇难者均不是这台小米SU7的车主,车主本人是其中一位女大学生的男友。
车主表示,他和女友两人均为小米品牌的忠实粉丝,他本人长期在深圳,购买车辆的目的是方便女友出行。
“跟女友相识多年,两人只差一个婚礼。”车主亲口谈到。
相识多年,正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却让他们的未来戛然而止。
从网友们拍到的事故现场图片显示,车辆外壳被烧得面目全非,车头受损严重,现场一片焦黑,令人痛心不已。


图源:微博
4月1日,在互联网上大范围出现事故现场图片后,小米官方做出了紧急回应,回应内容打消了网友的部分疑虑,但也引发了新的疑问,这点我们后续再说。
至此,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图源:微博
好巧不巧的是,有部分网友关注到了不久前的另一起小米SU7 Ultra的事故。
3月21日下午,福建泉州丰泽区丰海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 Ultra在行驶过程中将一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撞倒在地,当时该车的最高时速达到了近150公里。
事故发生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被撞飞起,砸向路边,伤情非常严重,仍在医院抢救。
对于这起事故,网友们一方面对受害者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对驾驶者的高速行驶行为表示痛心和谴责,怒骂“在不会开车的人手中,再好的车都会成为制造危险的废物”。
作为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能源汽车,小米SU7的安全性能一直是其宣传的亮点之一。
然而,连续发生的事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款车型的安全性。
二、车门问题小米尚未回应
正如上文所说,在小米SU7 Ultra的事故中,网友们基本上把矛头都指向了那位不负责任在城区飙到150码的司机。
可这次事件中,当小米官方出面做出回应以后,网上相关的质疑却反而越来越多。
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发布的具体回应内容,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时速持续行驶。
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
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碰撞发生后,小米方面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本人驾驶,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同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小米公司还表示,已经成立专项小组赶赴现场,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并向警方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图源:微博
然而,这份回应背后,网友们却提出了两个关键疑问。
疑问一:AEB为何没有触发?

图源:百度有驾
车辆识别到前方有障碍物时,通常都会触发AEB功能(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然而,此次小米公司的通告中并没有提及事故车辆的AEB状态。
界面新闻提到,一位智能驾驶技术人员向他们指出,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的问题。
此外,车辆当时行驶速度超过100km/h,由于检测距离相对有限,AEB存在没有触发的可能性。
不过,从小米的回应来看,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辅助驾驶并不等于市面上大肆宣传的高阶智能驾驶,即使使用高阶智能驾驶,也不等于可以完全放松任由车辆自行驾驶。
从回应中可以看出,当晚事故发生前,驾驶员已经出现轻度分心、方向盘脱手等情况,这表明当时驾驶员可能存在过度依赖NOA辅助驾驶的安全隐患。
疑问二:车门解锁问题小米为什么没有直接回应?

图源:小米汽车用户手册
据南方都市报透露,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这句话所说情况是否属实,让网友格外在意官方的回应。
针对网友质疑车门断电后无法开启的问题,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在四个车门内饰板下方,储物格位置均配有应急拉手,应急拉手为机械锁,即使电池受损也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应急拉手打开车门。
然而,对于本次事故中的具体情况,官方并未给出进一步说明。
前面提到,从事故现场实车图片来看,车辆损毁严重,难以细判当时的真实情况,这也使得真相扑朔迷离。
一位造车新势力产品经理指出,根据国标要求,当车辆发生足以使安全气囊展开的碰撞时,所有车门应自动解锁。
有专家表示,目前还需等待警方具体调查结果,根据小米现有说明来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包括美国)已发生多起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典型案例,对于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
三、雷军沉默,3月小米汽车卖爆
在此次碰撞事故被曝光后,网友惊讶发现,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微博账号罕见“停更”。
作为微博上最活跃、粉丝数最多的企业家之一,雷军平时总是频繁更新微博,分享自己的早起健身、工作进展以及小米的各种动态。
其微博内容丰富多样,从产品发布到个人生活点滴,总是能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
然而,这次事件发生到现在,雷军却一反常态,并未发表任何公开言论。
他最新的微博仍停留在昨晚发布的“小米摄影大赛”相关内容。

图源:微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强劲。
4月1日,小米汽车官宣,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小米汽车交付量超29000台。
同时,小米汽车还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有信心达成350000台全年交付目标。
从理性角度来看,车辆发生事故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该单纯把过错归结于车厂。
要知道,此前小米SU7在中保研安全性测试中的测试成绩可是全项优+。
在完全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还未到来的今天,可以说任何一款车型都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在于如何在事故发生后,通过技术改进和安全教育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性。
因此,在关注这次事故进展的同时,提醒大家更应该让身边有车的朋友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智能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习惯始终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
希望这起事故能够引起更多人的警觉,让每一位驾驶员在心里警钟长鸣。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