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9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充电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公布。摘要显示,该电子装置通过有线充电接口和无线充电接口分别接入有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有线充电器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器通过第二充电电路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2. 7月14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7月14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遮阳操作触发方法及设备”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能够准确捕捉用户遮阳意图,自动触发遮阳板进行遮阳。专利说明书显示,本申请中触发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电子设备或车载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与汽车远程交互的电子设备。
  3. 1月23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人体通信的电子设备、通信置和系统”专利公布。该多个信号电极可以与用户身体共同构成多条信号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输通道之间的叠加以及互补,以实现更宽的通信带宽,并且调整电路可以调整至少一个信号电极的工作参数。如此,可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有效地提升通信质量,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4. 华为知识产权部指出,“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
  5. 7月14日消息,华为日前在深圳召开其年度旗舰活动“跨越创新边界——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活动现场,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华为专利许可采取平衡的策略。我们认为,收取合理的专利许可费会激励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他还表示,截至目前,华为已累计签署近200项双边许可协议。此外,超过350家公司已通过专利池获得华为专利许可。2022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
  6. 2月20日消息,天眼查专利信息显示,2月20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驾驶预警方法和置”专利公布。该申请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以及车载设备联合精准确定驾驶员的清醒时间,并在清醒时间超过一定阈值时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预警提示,能够有效降低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概率。
  7. 3月1日消息,华为专利侵权起诉小米。近日,据《中国知识产权报》刊发《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华为已经正式对小米提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且该案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小米和华为双方均认为知识产权许可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公众利益,并认为调解是帮助达成许可的一种有效渠道。双方在继续积极谈判的同时,寻求利用多元化的调解机制,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8. 华为和小米今日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9. 华为与亚马逊宣布签订了一项多年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解决了双方之间的诉讼。
  10. 7月14日消息,华为于周四在深圳召开其年度旗舰活动“跨越创新边界——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并在活动上公布了其手机、Wi-Fi和物联网专利许可费率。据介绍,华为对4G和5G手机设置的许可费率上限分别为每台1.5美元和2.5美元,对Wi-Fi 6消费类设备设置的许可费率为每台0.5美元。对于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设备,华为设置的许可费率是净售价的1%,每台费率最高不超过0.75美元,而对于通过物联网增强联接的设备,许可费率则为每台0.3–1美元。
  11. 2月28日消息,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花瓣专利”“ PETAL PATENT”商标,国际分类包括通讯服务、社会服务、科学仪器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前,该公司曾申请“花瓣”“花瓣链”“花瓣地图”“花瓣手语”“花瓣翻译”等花瓣系列商标,其中大部分已成功注册。
  12. 9月6日消息,华为今日举行第五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会上,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透露:“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新签订专利许可协议40个。目前已经有22家全球五百强公司成为了华为的被许可人。”从1995年递交首件中国专利开始,华为持续将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利、标准和开源等方式向业界公开。华为在2023年新公开的专利达到3.6万件,超过了历史所有年份。截止2023年底,华为累计公开专利已经超过33.6万件。
  13. 7月13日消息,据界面新闻,7月13日,在深圳举办的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华为2022年的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樊志勇称,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过去两年公司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略高于支付金额。他说,华为在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方面寻求平衡立场,产品销售对公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认为专利费过高是不合理的。2022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1615亿人民币,占其全年收入的25.1%。
  14. 2月7日消息,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近日纷纷公布人机对话相关专利。其中,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以及对话系统”专利可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
  15. 9月13日消息,华为和小米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16. 截止2019年,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最新公布的“2020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全球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此次收取专利费的领域是5G。截止到目前,华为已申请的5G专利超过3000多项,以的5G专利份额名列全球第一。目前情况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手机厂商借此机会大幅提价可能性微乎其微。
  17. 8月16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8月16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基于V2X的车辆支付方法及其设备”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所述方法由服务请求终端执行,包括基于Pc5接口接收服务提供终端广播的服务信息,向终端发送针对第一服务的服务请求,其中,服务请求包括终端的支付账户信息,第一服务为至少部分服务提供终端能够提供的服务;基于Uu接口从支付机构终端接收支付完成信息。采用本申请,能够更便捷的完成车辆支付。
  18. 12月9日消息,华为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宣布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12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显示,华为、腾讯、OPPO位列前三,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7630件、4537件、4196件。
  19. 3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公开了一项“超声波指纹”专利,该专利编号为CN117058725A,申请日为2023年7月4日。专利摘要显示,这是“一种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系统及电子设备”,号称可以“可以提高识别指纹信息的准确率”。
  20. 4月1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3月26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飞行机器人”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气囊和围绕气囊设置的四个第一推进器的飞行机器人,第一推进器均连接气囊,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推进器为轴对称设置。该申请通过在气囊的外围设置特定的推进器布置方式,可实现飞行机器人在水平方向的前后左右四个维度自由移动以及围绕气囊的高度方向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