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的不是车,是诚意。
  2. 7月29日消息,新浪科技报道称,小米汽车项目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在此之前,网上流传多张疑似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照片。小米相关人士当时回应称,“这是我们在测试自动驾驶技术,不是我们的车。”
  3. 3月31日消息,在昨晚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进军“造车”。谈及芯片缺货问题,雷军表示,此时此刻的话不是手机芯片,是全球无论什么芯片都缺货,而且缺货可能会持续两年。小米想要进一步往前走,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芯片这一战是绕不过去的。另据了解,雷军在发布会演讲中表示,未来十年,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4. 12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出售其持有的部分小鹏汽车的股权。出售日期为12月15日左右。针对“阿里巴巴减持部分小鹏汽车股权”一事,小鹏汽车今日回应称,阿里减持是在执行其Q3季报对外沟通的投资变现回报股东的策略,而不是因为对小鹏公司的看法变化。阿里此后仍然是小鹏第二大股东,持股约8%,将继续和小鹏汽车在云计算等领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5. 1月23日消息,小米公司发言人对关于小米汽车交付时间的谣言进行辟谣,造谣微博显示“小米汽车预计6月份开始交付,而不是北京车展。小米北京工厂预计累计投资总额将在54亿,第一辆上市时,预计投资将达到100亿-120亿。”小米表示相关信息纯属捏造,完全子虚乌有。官方再次申明,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交付时间均以官方信息为准。
  6. 3月12日消息,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燃料电池是“智商税”,用在汽车上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同时,马斯克认为,燃料电池就算是用在火箭上也不是很好的主意,但至少不像用在汽车上那么荒谬。同时,此次马斯克言论一出,就有网友表示担心特斯拉股价会受到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媒体报道,周二特斯拉股价上涨20%,创一年多来最大涨幅,推动马斯克的财富在一天内增加了250亿美元。
  7. 5月21日消息,据“董明珠自媒体”透露,近日,董明珠做客《杨澜访谈录——逐风者》访谈节目,与知名媒体人杨澜畅谈中国智能制造。无论是对做手机,投资新能源汽车,还是电商带货,董明珠均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她分别提到...
  8. 1月11日消息,日前,在蔚来媒体沟通会上,当被问及特斯拉国产Model Y对蔚来汽车的影响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特斯拉选择的路挺好,蔚来也有自己的路,这条路也挺好。李斌称,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要推出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车,其实特斯拉也做不到。蔚来汽车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聚焦的是宝马、奔驰、奥迪这些主流高端市场。
  9. 4月24日消息,日前,在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目前,小米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想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谈及入局造车的原因,王翔称,电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已经到了一个时间点,逐渐被全球消费者接受。
  10.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小米具备手机和AIoT业务的稳定增长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因此决定加入电动车赛道。目前,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想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现在入局造车不是像创业者那样从0开始,而是从小米最有优势的地方开始。
  11. 3月7日消息,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发布视频喊话小米CEO雷军,谈及小米汽车的定价问题。李国庆在视频中表示,希望雷总能够与时俱进,坚持性价比原则,而不是情感或资产价值。为了满足5000万米粉的期待,建议雷军将小米汽车的价格定在15到20万元之间。
  12. 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自曝,特斯拉汽车这个名字不是公司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派人到名字拥有者的家门口坐着,花费7.5万美元软磨硬泡买来的。 ​​​
  13. 这已不是余承东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强调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亏损问题。
  14. 报道指出,特斯拉CEO马斯克长期坚称,激光雷达技术过于昂贵,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来说不是必要的,但Prescott跳槽到Luminar则意味着他认可这项技术。同时,Prescott发表声明表示,Luminar在这项安全关键技术方面起到了先驱作用,该技术将为自动驾驶的未来提供动力。贝里曾供职于谷歌,随后在2020年10月加入特斯拉。
  15. 2月15日消息,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门表示,对造车业务不予置评。但有非常熟悉小米的知情人士称,“目前看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造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成的,距离拿到资质还差很远。”
  16. 2月15日消息,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门表示,对造车业务不予置评。但有非常熟悉小米的知情人士称,“目前看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造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成的,距离拿到资质还差很远。”2月9日,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提到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对于出车时间是否太晚的质疑,雷军表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
  17. 3月28日消息,今晚小米汽车价格就要最终公布了。关于小米SU7的定价,一直是网友们关注的热点。一张关于小米汽车售价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显示小米汽车售价23.98万元-32.98万元。不过,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这个图片是P的,字体都不是小米的。
  18. 2月13日消息,华泰证券预计,小米公司非汽车业务净利2023年成长60%,公司汽车有望24年上半年量产,25年销量或有希望接近10万台,将目标价上调至2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认同小米集团注重手机毛利率和着重投资汽车业务的新战略。在投资者日上,小米表示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或同比下滑5%,并强调公司将在市占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持续之前追求出货量的战略。华泰证券认为小米25年汽车销量有望接近10万台。
  19. 4月2日消息,据悉,《晚点 LatePost》等媒体近日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展开了对话。在采访中,何小鹏提到,有人说不要随便说 all in。谈及强强联合的造车模式,何小鹏表示,你想跑得快,在最开始时跟人合作,跟你的敌人、经销商、供应链合作,但是很多讲出去的能力将来都不是你的能力,你跟供应商合作,别人也可以。此外,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目前最需要突破的东西是“打好基础”。
  20. 12月14日消息,懂车帝近日公布的多款热门新能源汽车的2023冬测续航测试结果引发争议,懂车帝今天9点在零下40度的漠河举行冬测开放日,对插混/增程纯电续航进行了再次测试,并全程直播,部分车企、媒体和用户代表被邀请至现场体验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冬测测试的只是极寒条件下的极限测试,并不是日常驾驶环境的正常续航表现。且两次测试结果差别巨大,也说明了测试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