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24日消息,《北京海关支持首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近日正式发布,北京海关立足平台、通道、环境、产业四方面共推出26项措施。其中,《措施》重点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保税进口业务及跨境医药电商等试点将落地。同时,北京海关将为筹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提供海关保障。对列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进境展览品,允许展览结束后按照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模式销售。
  2. 6月29日,第一批进口日用品正式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出区销售,这标志着鄂尔多斯市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业务正式启动。
  3. 近日唐山市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退货通道开启。
  4. 据介绍,为更好地解决园区跨境电商企业的退货入区难题,合肥经开综保区在区内依照海关监管要求建设了全省首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消费者退货包裹可以通过卡口登记方式便捷入区,在退货中心仓内进行分拣、理货、退货申报、重新上架等操作,实现集约化作业与合理监管,有效地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成本并缩短整体退货时间。
  5. 9月15日消息,据海关发布消息,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的公告。据了解,该公告自9月10日起施行,同日,安徽首个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投入运营。
  6. 聚焦企业的需求,有序开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提升跨境电商保税进出口监管标准化水平。针对企业退货的痛点,优化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退货措施,完善升级退货中心仓功能,试点开展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研究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解决企业退货难题。另外,大力支持保税维修新业态发展,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比如,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本集团国内自产产品的保税维修业务。
  7. 6月14日消息,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针对企业退货的痛点,优化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退货措施,完善升级退货中心仓功能,试点开展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研究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解决企业退货难题。
  8. 跨境电商销售平台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沈阳综合保税区进口保税模式完成27.7万票订单销售,同比增长24.9%,创历史新高。
  9. 11月5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43.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从贸易方式上看,跨境直购进出口增速达49.9%,保税成为新兴增长点,同比增长超45倍。今年6月,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采用1210(保税跨境电商)进口榴莲实现顺利通关,为广西实现规模性跨境电商水果进口贸易奠定基础。南宁跨境电商通关时长压缩至1小时,日均通关能力达200万单。
  10. 2月25日消息,《电商报》获悉,2月23日,郑州经开区保税体验中心O2O自提体验店内,郑州市民刘女士采购数罐澳洲进口奶粉。据介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的中大门进口商品购物中心内共有4家电商企业的8个线下提货场所在运行。此外,为了解决进口商品的退货处理难题,2020年1月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同海关监管部门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形成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11. 据了解,“保税展示+保税”业务模式是保税展示业务与保税业务叠加的总称,是当前发挥展示门店实物与线上相结合、消费者互动体验的进口保税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保税是指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项下的进口方式,相较于普通货物进口税赋,跨境电商实行零关税、增值税及消费税均按70%征收,每人每年可享2.6万元的消费额度。
  12. 2月20日消息,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据悉,2020年1月安徽芜湖、安庆新增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在年底前开仓运营,跨境电商企业备货商品涵盖婴幼儿奶粉、食品、保健品、美妆、日用品等多品类。新认定马鞍山综保区、滁州产业园、芜湖汇峰3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13. 3月22日消息,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 。此外,各试点城市(区域)应切实承担本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规定,全面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及时查处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保税+线下自提”、二次销售等违规行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共同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4. 2月2日消息,今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市“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场。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刘梅英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持续推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加快协调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保税+线下自提”、B2B
  15. 近期太原海关表示,截至目前,武宿综保区累计进口各类跨境电商保税商品1279种,囊括幼儿配方乳粉、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小家电等多个商品类别。
  16. 8月2日消息,近期太原海关表示,截至目前,武宿综保区累计进口各类跨境电商保税商品1279种,囊括幼儿配方乳粉、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小家电等多个商品类别。根据企业及消费者需求,武宿海关创新建立保税新零售业务模式,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实体消费联通衔接,提升消费体验。截至目前,通过保税新零售模式销售的商品包含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产地覆盖了美、法、德、澳12个国家和地区特色商品。
  17. 安徽省积极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去年组织2500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线上展会。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据悉,2020年1月安徽芜湖、安庆新增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在年底前开仓运营,跨境电商企业备货商品涵盖婴幼儿奶粉、食品、保健品、美妆、日用品等多品类。
  18. 据悉,安徽省先后分3批认定发展9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各市、县结合本地区位、特色产业建设本级跨境电商园区。据初步统计,安徽约有60余家企业使用了100多个海外仓。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网络零售额、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幅均超过30%。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
  19. 今年3月召开的推进安徽跨境电商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亿元,增长。据悉,安徽省先后分3批认定发展9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各市、县结合本地区位、特色产业建设本级跨境电商园区。另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单,同比增长1倍。
  20. 3月19日消息,从今日召开的推进安徽跨境电商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2020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41.7亿元,增长101.7%。据了解,安徽省培育了20多家跨境电商年交易额亿元级以上企业,推动一批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据初步统计,全省约有60余家企业使用了100多个海外仓。值得一提的是,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3.86亿元,同比增长81.5%;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