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观察
Toggle theme
消息称小米人工智能部并入技术委员会
2021-02-20 15:36:44
2月20日消息,据36氪消息,多个接近小米高层的人士透露,小米集团在春节前对技术体系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小米人工智能部并入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部总经理、
AIoT
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叶航军将出任技术委员会主席,而原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则调任小米清河大学校长。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表示,暂不评论。
阿里云企业物联网
平台
正式推出千里传音播报服务
2021-04-09 15:41:05
4月9日消息,近日,阿里云企业物联网
平台
正式推出IoT云端一体应用——千里传音播报服务。早在今年3月,阿里云宣布推出Cloud
AIoT
Native架构,而“千里传音”服务正是该架构的深度应用。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提前宣布造车是想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
2021-04-23 16:57:40
4月23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小米具备手机和
AIoT
业务的稳定增长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因此决定加入电动车赛道。目前,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想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谈及入局造车的原因,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现场表示,电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个时间窗口。
小米王翔:小米造车不是从0开始
2021-04-23 20:15:23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小米具备手机和
AIoT
业务的稳定增长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因此决定加入电动车赛道。目前,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想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现在入局造车不是像创业者那样从0开始,而是从小米最有优势的地方开始。
小米4项专利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
2021-05-29 15:16:02
5月29日消息,小米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宣布,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小米共有4项专利得奖,包括外观设计银奖1项,优秀奖3项 ,专利应用于
AIoT
领域。“未来,小米将继续以技术为本,坚持创新,尊重知识产权, 为米粉们带来更多具有开拓性、引领性意义的创新产品。”据悉,中国专利奖是中国专利的最高奖项。
全志科技与小米通讯签署2022年框架合作备忘录
2021-06-23 17:48:58
6月23日消息,全志科技今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小米生态链团队到访全志科技总部,与全志科技就
AIoT
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全志科技与小米通讯签署2022年框架合作备忘录。据了解,全志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
阿里云联合天猫发布电动车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2021-07-16 14:10:11
据悉,该方案的四大亮点是小程序/APP控车、场景化语音播报、“真无感解锁”、商家数据运维
平台
。其中,方案通过内置阿里云
AIoT
定制电动车智能模块,依托于自研的物联网操作系统AliOS Things,并打通支付宝小程序“闪骑侠”控车,消费者无需APP常驻手机后台,就能实现“真无感解锁”。
西南证券首予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 目标价32.06港元
2021-09-09 10:42:26
9月9日消息,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目标价32.06港元,预计2021-23年EPS分别为0.88/1.01/1.27元,予2021年智能手机25倍PE,
AIoT
及生活产品30倍PE,互联网服务25倍PE,并预计2021年公司加总市值超8038亿港元。此前,高盛表示,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职34港元;天风证券也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认为造车业务推进进度可期;大摩则维持小米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3.5港元。
天猫精灵发布“猫芯”
2021-10-19 08:17:28
10月19日消息,10月18日下午,天猫精灵总裁彭超透露多项业务进展,2021年天猫精灵日活跃带屏设备增长超150%,
AIoT
生态日活跃用户增长超100%。登顶全球6大权威榜单的达摩院大模型AliceMind,已引入天猫精灵并升级语音搜索推荐、百科问答等场景体验。今年双11期间预计有60多款搭载“猫芯”的新品发售。
国盛证券首予小米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36港元
2021-11-18 13:08:02
小米2021Q2以约17%的市占率成为全球手机出货第二名。截至2021Q2小米
AIoT
平台
已连接IoT设备数达3.75亿台。小米启动造车项目,也启动了其第三增长引擎。该行预计至2024年左右,小米有望达成手机市占率全球第一,也将实现其智能汽车的量产下线。
高盛: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降至28.5港元
2021-11-25 14:43:46
11月25日消息,高盛研报指,降小米集团目标价从29.3港元降至28.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预期小米明年仍受环球供应短缺影响,为反映较低的智能手机及
AIoT
出货量预测,该行下调公司2021-23年收入预测2%、1%、1%,但较强劲的网络服务收入会抵销部分收入损失。另外,同期经调整纯利预测亦分别下调1%、4%、2%,以反映网络服务收入贡献上升,推动毛利率上升,但同期有较高的管理、研发开支因素。截至发稿,小米集团报19.66港元,市值为4911.62亿港元。
哈啰出行旗下小哈换电与南网电动达成合作
2021-11-26 14:20:55
11月26日消息,近日,哈啰出行旗下品牌小哈换电与南网电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城市两轮出行能源服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基于
AIoT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赋能,打造“车+电+柜”一体化两轮换电基础能源服务网络。据介绍,双方首个合作共建项目已于粤港澳大湾区佛山落地。后续,双方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逐步向国内华南地区省市铺开。截至2021年8月底,小哈换电已在全国超三百座城市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网络能力。
小米大家电部与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共建空调联合技术中心
2022-07-07 21:24:18
同时在产品形态领先性上,小米的新风系列空调在新风量与能效表现上持续保持业界领先。依托全球领先的小米
AIoT
平台
,小米大家电也在持续为全球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体验以及更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小米与高校的合作,将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将技术与产品有机结合,推动行业的进步共同用产品服务全球用户。
小米获“2023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直播销售冠军企业称号
2023-09-08 11:04:45
9月8日消息,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近日在北京举办,小米作为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参展参会,会议期间,小米获得了“2023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直播销售冠军企业等荣誉称号,小米“
AIoT
平台
赋能智能家居生态”入选服贸会“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
摩根士丹利予小米集团”增持“评级 目标价19港元
2023-11-13 10:42:31
11月13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增持“评级,相信其表现较同行优胜,是由于顾客满意度高、产品组合多元化、与线下分销网络的正面协同效应、
AIoT
产品增长动能良好及品牌形象强大,目标价19港元。报告中称,小米“双11”期间全渠道客户支付总额达2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逾30%,创历史新高,“双11”强劲销售表现很可能成正面催化剂。在智能手机产品线,集团线下分销管道的收入增长77%,
广德京东金融监管专仓正式开仓
2024-01-12 16:06:57
1月12日消息,由广德市政府与京东物流共同打造的广德市金融监管专仓于2023年12月正式开仓。该项目由广德市商务局牵头,京东物流携手广德经开集团,利用
AIoT
技术对原有仓库进行数智化改造,实现对货物及其存储环境的智能管理,确保货物在仓的“防换”、“防丢”、“防损”。该金融监管专仓的交付与应用,帮助资方在当地快速落地开展动产融资业务,为当地企业提供放款快、利息低的融资服务,有效改善当地企业融资难问题。
招银国际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25.39港元
2024-05-24 14:39:05
5月24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认为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
AIoT
以及海外互联网业务持续强劲将拉动公司FY24-25年成长。上调FY24-26EEPS预测值12%-16%以反映强劲的1Q24业绩,目标价上调至25.39港元。
国元国际予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 目标价21.1港元
2024-07-24 11:13:32
7月24日消息,国元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看好公司的中长期成长,目标价21.1港元。该行认为,公司汽车业务在现有消费电子、
AIOT
和互联网业务的协助下,有望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跻身行业一线的成功概率较大。在此过程中,公司前期在汽车业务上的巨大投入有望快速转化为盈利,净利润存在较大向上弹性。
招银国际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 目标价24.29港元
2024-08-06 10:18:56
8月6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目标价24.29港元。总的来说,该行认为市场近期对于公司手机毛利率压力/
AIoT
及互联网业务收入放缓的担忧是过度的,该行认为公司手机毛利率水平将维持在历史区间高位的水平,并受益于高端化及产品组合优化的大趋势。
中信证券:小米回购股份彰显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2021-03-12 09:32:05
3月12日消息,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昨日,小米董事会决议行使回购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相关回购需在3月24日年报披露后方可执行。中短期来看,小米的基本面趋势持续向好。此外,中信证券还称,看好小米智能手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亦看好
AIoT
业务的长期增长,建议关注交易层面波动带来的重要配置时机。
‹‹
‹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