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们的福音来了!最高法出手,打击电商恶意投诉!

田宁
2020-06-28 22:01

最高法出手,电商卖家“伸冤”有道

刚刚过去的618,本该是电商卖家们满载而归、喜笑颜开的日子。然而在这片欢声笑语中,一些卖家却愁眉苦脸,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原来,一向安分守己的他们,突然在618前夕收到了平台的下架通知:他们的商品,因为商标侵权被投诉了!

明明是自创的标识,居然是别人的商标?况且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投诉,这里面肯定有鬼!

没错,他们遇到的,是电商平台上臭名昭著的“恶意投诉”有些不法商家为了打击对手,通过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恶意抢注商标等方式,在平台上进行“诬告”,从而使对方的商品被下架,失去参加促销活动的机会,手段极其无耻。

这种恶意投诉,不仅让无辜的商家损失惨重,而且严重破坏了平台的正常经营秩序,同时也是对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不惩罚不足以平民愤!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涉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适用“反向行为保全”的情形。凡是符合条件的商家,都可以可利用反向行为保全的方式寻求司法救济。

也就是说,电商卖家遭遇恶意投诉后,可跳过平台,直接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恢复商品链接。饱受恶意投诉困扰的商家们,终于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及时止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同时,对于法院处理恶意投诉案件,也已经有了先例可循。

6月初,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在收到某商家的申诉时,当日便对恶意投诉者发出了“禁止投诉,即时生效”的禁令。这位商家在三年内被抢注商标者恶意投诉140多次,并被索要20万元以“赎回”商标。

如此恶劣的恶意投诉行为,显然是极具代表性的。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有望成为典型判例以供参考。有了法制的武器,被“冤枉”的商家们总算能吹响反击的号角了。

中小商家才是“弱势群体”

就线下购物而言,消费者往往被归为弱势的一方,有时候就算吃了亏,也因为“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因素不了了之。

而在线上,便捷的申诉渠道和低廉的执行成本使得消费者维权意愿大大增加,同时法律也为消费者维权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却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令中小商家们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比如,《电子商务法》《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网络平台的“通知—删除”义务。意思就是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其他商家,只要投诉了某种商品侵权,平台就有义务及时处理,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项规定的本意,是为了规制网络平台滥用“避风港原则”,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平台上的问题商品“睁一眼,闭一眼”。但造成了平台“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理性选择”,从而被恶意投诉钻了空子。

此外,与之相似的还有买家的“恶意差评”行为。有些心存险恶的买家买来商品后,会故意挑毛病,甚至人为制造出一些瑕疵,以给差评要挟卖家退款。

他们专挑价格不高、容易破损的商品类目和中差评较少的卖家下手,这种卖家因成本因素比较容易妥协。得手后商品自己使用或转手卖掉,虽然单次利润不高,但形成产业链后就成为了一种暴利。

不管是恶意投诉还是恶意差评,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权利人的申诉成本太低了,告赢了血赚,没告赢不亏,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而最高法的“反向行为保全”指导意见,也是在立法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司法的手段对这些不法行径加以制衡,增加他们的申诉成本。

知名法律人罗翔教授说过,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中小商家们在各种“诬告”面前就是弱势群体,而限制侵权投诉、给差评的自由,就是在防止这种剥削产生。

在未来,民法典也将完善相关的法律,平衡权利人、被投诉人以及网络平台的权利义务关系,避免网购投诉无门的同时,防止“知产流氓”和“职业差评师”钻法律空子牟利。

平反“冤假错案”,电商平台在行动

除了法律之外,平台方也应成为商家们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专心经营,免受恶意投诉等事件的困扰。

比如,去年年中,阿里法务就帮助商家王大春处理的一起典型的恶意投诉案件。

王大春是天猫上一个卖地毯的商家,2019年他的一个爆款已经做到了类目首位,销售火爆。然而自6月开始他就收到了徐某的接连投诉,声称他地毯上的图案侵犯了徐某的著作权。这款地毯是王大春的镇店之“宝”,占店铺一小半的销售额。

虽然经过申诉后商品链接得以恢复,但链接被删的几天,王大春店铺销量断崖式下跌,损失不小。于是,王大春向阿里法务求助,将徐某及其团队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阿里法务通过全面分析案件材料,抽丝剥茧,很快查清了徐某等人合谋伪造权利依据的事实。今年4月,王大春等来了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败诉,赔偿王大春经济损失共35万元。

作为电商平台,制定公正、合理的规则是商家信任的基础,如果规则产生了漏洞,后果也不应由商家承担。任何电商平台都是由无数商家组成的,只有获得商家们的信任,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

相反,如果把商家推到了平台的对立面,视他们蒙受不白之冤而不见,那么这样的平台注定不能长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京东方面表示,在618期间,京东还遭到了多批次的网络攻击。
6月4日消息,今年天猫618电商活动于6月1日开启,在此期间,阿里巴巴升级了包括恶意行为防控工具“八卦盾”在内的多款赋能商家产品,并集纳成“赋能百宝箱”,让商家可以辨别风险订单、防范恶意行为、隔离囤货黄牛。
5月7日消息,近日,京东发布《2020年京东开放平台618活动总则》显示,京东618将投入巨量资源,通过电商直播、头号京贴等创新玩法,资金、物流等支持补贴,高效防范恶意购买行为等权益保障,共三方面十大举措,让品牌商家在疫后实现加速跑,也为亿万消费者带来优惠力度最大、购物体验最佳、新品发布最多的一次京东618
6月19日消息,京东方面今日在微博发文称,618期间在网络上遭受严重恶意攻击和抹黑,强烈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618背后的“黑公关”产业链。据“京东发言人”微博,在618期间,网络上集中出现了一批内容雷同、步调一致的围绕该报告的针对京东发布不实消息、诋毁抹黑的文章,内容涉及到了几百个营销账号,相关链接接近千条,阅读浏览量近千万。
6月12日消息,“抖音618好物节”于上线,活动期间,抖音电商公布多项消费者体验治理举措及成果。抖音电商明确规定,仅允许履约、服务等各方面体验都好的商家使用预售功能,并通过多项措施鼓励商家售卖现货和缩短预售周期。相较去年,平台现货比例提升超10个百分点。同时,平台对发货超时、恶意不发货、虚设库存、虚假承诺发货时效等违规行为,进行从严从重处罚。
商家透露,今年618,因为“仅退款”政策,他过了一个很悲伤的618
为了巩固低价心智,拼多多致力于大促的“常态化”,恨不得每天都有活动。
6月24日消息,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16日,全国快递揽收量达137.66亿件,投递量达135.26亿件,同比增长均超20%,最高日处理量超5.8亿件。
618视频号过得怎么样
今年618,视频号有点低调。
服务升级成为电商平台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