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还不够猛,有人还在共享充电宝里下 “毒”

云合
2020-12-08 09:31

共享充电宝或被植入木马病毒

上周末,笔者再次体会到被木马病毒深深支配的恐惧感。

先是330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后又有金立手机为了敛财,在手机中植入木马病毒。

现在公安部又发布一则重要提醒: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这三类共享充电宝分别是:商场里可租赁的移动电源;火车站叫卖的满电充电宝;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后两种比较好识别,只要不贪小便宜,不买来历不明的充电宝就可以避坑。但是商场里可租赁的移动电源就难以判断了。

到底哪些共享充电宝植入过木马病毒呢?公安部目前没有公布。但这说明,共享充电宝是有安全隐患的。

早在三年前,就有媒体注意到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如窃听、盗取信息、植入木马。利用共享充电宝盗取连接手机上的信息,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这一安全隐患确实存在。

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曾公开揭秘,当一个正常的充电宝被拆开,如果不法分子进行改造,在内部加上芯片,而用户租用了这些被动过手脚的充电宝后,信息分分钟就会被盗取,如通讯录、照片、账号密码。即使拔掉了充电宝,手机依然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目前,我们熟知的共享充电宝有“三电一兽”,即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它们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笔者在天眼查发现,街电的竞品有86家,也就是说,还有八十多家不太知名的共享充电宝。

虽然是部分共享充电宝被植入木马病毒,但影响的是整个共享充电宝的口碑。

现在没点胆量,还真不敢用共享充电宝了!

当然,把共享充电宝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还不只是植入木马病毒,还有偷偷涨价。

用不起共享充电宝

最开始,共享充电宝充一小时只要一元钱,简直是白菜价。但现在,共享充电宝仿佛进入了割韭菜的时节。

有些地区的共享充电宝价格是每小时10元。而且,分场景提价已经成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共识。

在火车站等车,没有充电的地方,就只有共享充电宝,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就可以坐地起价了。

但是,不仅仅是这种特殊情况,很多地方都在涨价,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去年,有关部门出台了限制收取押金、不准将押金用作他用、及时退还押金等政策,这可能是吸取了ofo小黄车的教训。

此政策一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都面临着生存困难,不得不通过提价来提高收入。

现在使用共享充电宝,如果信用分足够,不用缴纳押金,所以共享充电宝平台无法形成巨大的押金资金池,他们只好靠租金为生,提价成了早晚的事。

另一方面,一些高流量的商家想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为了提高营收,共享充电宝平台不得不提价。为了进入一些客流量较大的酒吧,共享充电宝平台要交20万的入场费。

从共享充电宝平台来看,涨价貌似是合理的,但是用户不干了。有网友称,现在的价格不是我吹,综合一天下来,都可以买一个充电宝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共享充电宝平台在疯狂试探,看看消费者最高可接受多少价位。如果涨价后,他们看到自己的营收没有下滑的迹象,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过一段时间,再接着试探,一直到他们发现涨价后,营收不升反降为止,或许他们会放弃涨价。

这样来看,舆论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尽管用户一致反对涨价,他们会不会轻易做出改变。

除非此次涨价,让他们的营收大幅下滑,或许他们会权衡考虑。但真的有必要闹得那么僵吗?

还有改变的可能吗?

木马问题,背后是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问题。涨价问题,背后是共享充电宝的价格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共享充电宝可能会面临翻车的命运。

先看木马问题,这需要共享充电宝平台在防拆设计上多下功夫,另外还要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测工作。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要看共享充电宝平台愿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了。

如果他们无法大规模盈利,这些细节问题他们就不大会考虑了。所以我们还是面临着被植入木马的风险,有网友打趣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用他们的充电宝给我的充电宝充电。

再看涨价问题,由于政策的限制,共享充电宝平台无法形成押金资金池,这在短期内会打乱它们的盈利模式,但是长远来看,不仅对他们有好处,更对大家有好处,想想ofo小黄车199元押金就知道了。

没有了资金池,租金涨价是早晚的事,但涨到哪个地步才是合理的呢?

这其实是共享充电宝平台、商家、用户三者博弈的结果。用户当然是觉得越便宜越好,平台和商家则希望越贵越好。

但没有用户,共享充电宝也发展不起来。商家应该多关注长期利益,适当降低入场费,平台应该把价格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并寻找其他的盈利模式,如与其他企业合作广告、资讯等业务。

毕竟,如果用户都不敢用、用不起共享充电宝,损失最大的不会是用户,因为他们找到替代方式。

比如自带充电宝,到肯德基、麦当劳喝杯饮料顺便充电,手机体验店也可以充电等等。

但是平台和商家就不一样了,商家会失去一笔价格不菲的入场费和分红,平台更是会遗憾退场,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所以说,共享充电宝平台涨价要适可而止,过度涨价只会自断前程。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6日消息,针对网友近日反映共享充电涨价一事,对此,共享充电公司“街电”客服在电话采访中表示,最近的确有部分柜机价格轻微提升,不同区域的门店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并非平台整体提价。另一充电公司“怪兽充电”也表示,不同的门店根据整体的营运划分以及区域划分综合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据了解,2018年,街电宣布首次实现盈利,次年,小店、来电、
3月12日消息,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成都市的消费者表示发现共享充电悄悄涨价了,从最开始每小时一元,涨至三四元,甚至有每小时高达六元的。据悉,目前成都市主要的共享充电品牌有街电、怪兽充电、小电和美团等,初入市场时均价为1元/小时,如今这些品牌租借费用多为每小时3元或4元,24小时封顶价格则从20元到40元不等,涨价成普遍现象。有消费者表示,如果共享充电价格上涨过高就会被年轻消费者们淘汰。
5月6日,双方的合并迎来新进展,合并后母公司正式定名为“竹芒科技”,董事会由原搜电、街电的管理团队与投资机构共同组成。以此来看,竹芒科技的出发点正有破解此难题之意。而被寄予此重任的竹芒科技,固然是因为具备了应有的优势。共享充电涨价风波未止,竹芒科技的高位出道,将给共享充电行业擦出怎样的火花,便值得市场期待。
就在3月12号,共享充电的头部企业之一“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打脸王思聪。以怪兽为例,公司5000多个员工,地推人员就超过8成。借由“怪兽充电”公布的数据,我们再次审视这个行业,发现共享充电这门生意,其实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用户是蝉,企业是螳螂,商户才是雀。
3月12日消息,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共享充电还在继续悄悄涨价,其租借价格已经从最初的1元/小时涨到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40元。然而,就算共享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许多消费者仍会持续使用。怪兽充电客服也表示,在不同的场所,充电的计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价格由公司和商场共同商议决定。
最近,共享充电又集体涨价了,在商圈、医院这样的特殊场景,价格涨到了每小时3~4元,而在一些酒吧夜店,租用价格甚至高达10元。而每24小时封顶费用,为24元~40元,总封顶价,已经达到了99元。2018年4月,美团全资收购摩拜,到年末,摩拜的收入为亿元,但它的亏损却高达亿元。从2017年、2018年上百亿的融资规模来看,资本对这一行业十分看好。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大同小异,主要是靠租赁。
3月28日消息,据看看新闻报道,共享充电近日悄悄涨价,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则高达10元。除此之外,每24小时的封顶价格为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达到99元。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回应称:一来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涨价增加运营成本。报道称,经调查后发现,共享充电的运营企业上市在即是此轮涨价的重要推手。
摩拜卖身美团、ofo资金链断裂退押金难,这两个标志事件将共享经济彻底打入了冷宫,被资本所抛弃。3月12日,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上市。怪兽充电方面表示,这是由于业务的扩张和疫情的影响。言归正传,2020年以来,共享充电领域出现了一件令消费者不满的事情,那就是充电集体涨价,当然主要是三电一兽集体进行涨价
来自央视新闻的报道显示,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共享充电正在悄悄涨价,有些品牌的租用价格上涨至每小时4元,更有个别景点和地区价格上涨至每小时10元,而此前,共享充电已经从最开始的每小时1元涨至每小时才2、3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