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吊牌年入 13 亿,比阿里还牛的电商,开局就被闷杀

程晨
2021-01-06 21:44

作者:风清

来源:电商头条(ID:ecxinwen)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一家靠卖吊牌为生的企业,市值最高时竟达600亿元。

阿里的愿景是活102年,而这家企业要成为150年的企业,比阿里还牛。

那些让人看不懂的,终将会被打回原形。

这不,开年股市大火,南极电商却接连闪崩。

看似意外,实则有迹可循。

南极电商股价逆势大跌

今年7月,南极电商登顶后,便一路回落,温水煮青蛙闷杀了18万股民。

好不容易熬过了2020,你以为迎来了春天,没想到是一个倒春寒。

2021年开局,南极电商以一种生无可恋的姿态飞流直下,这下管理层坐不住了。

火速救援!

今日早间消息,南极电商对外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5-7亿进行股份回购,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股份回购是上市企业为稳定股价惯用的操作手法,而股权激励也是做给市场看的。实际按计划完成股价回购的公司不是没有,但不多。

此次南极电商实际能回购多少,不得而知,当然这个得看市场表现。

股权激励如果靠回购来实现,实话实说,不太靠谱。

对于南极电商股价此次大幅下跌,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寻找跌停原因时,不少人将视线聚焦到早年的造假质疑中。

几年前,某券商发布了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是关于上市公司体外循环造假的案例,这份报告引用了某电商的财务数据作分析,其后被人扒出,这份研究报告的数据来源疑似南极电商。

这个理由只是市场人士想让你知道的理由,因为南极电商的股价今年下半年一直在下行,只是此时加速了而已。

财务造假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此时发酵,我信你个鬼,背后必有其他深层的原因。

当然这次大跌,是否跟“造假”发酵有直接关系,不能证伪。

南极人的崛起之路

抛开资本市场各种“障眼法”,我们从南极电商的魔幻发展史上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南极电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为说电商,大家想到的就是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巨头。

但说起南极人恐怕无人不知吧?

对,南极人就是南极电商的前身,南极电商的收入也主要靠南极人这个IP。

1997年,上海人张玉祥不满现状,摔了“铁饭碗”,下海了。

他嗅到了保暖内衣的巨大市场潜力,但开工厂是需要咂真金白银的,怎么办?

只能“借鸡生蛋”了,他神通广大,竟然筹到了300万资金。

那个年代,“万元户”是无数人难以攀爬的高度,他一下子手握300万,活该他成功。

当时,他隔壁的马云拿出50万出来创业,也成功了,也是活该。

张玉祥拿着这300万开厂生产保暖内衣,南极人横空出世。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四个月南极人就销售过亿。

这条路走通了,人顺心的时候,老天都帮着你。世纪之交,俞兆林保暖内衣被曝“塑料门”,南极人借机提出了“棉+莱卡”的高科技概念,用全棉代替化纤面料,打响了品牌知名度,跻身国内保暖内衣的四大品牌之列。

其后稳扎稳打,顺势杀入羽绒服行业,直接挑战当时的市场老大“波司登”,能跟第一干架的基本就是第二了。

毫无悬念,南极人凭借“都市羽绒服”概念一跃成为行业第二。

为了塑造品牌调性,他花重金聘请诸如徐帆、刘德华、袁咏仪等一线明星代言,更是在央视等媒体砸下巨额广告费用,终于让南极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南极人的转型之路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不可能总是平步青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纺织业也不例外。

做实业干的是重资产,赚钱慢,风险大,此时互联网飞速发展,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

看看那个拿50万创业的马云都“蛇吞象”收购了雅虎中国,300万创业的人心里也有了想法。

张玉祥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把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统统砍掉,卖掉所有工厂,只保留“南极人”这个超级IP。

南极人由“重”变“轻”,开始了“品牌授权”模式,通过授权供应商生产“南极人”品牌的产品,整合过剩产业链,成立电商服务平台,为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一站式生态综合服务。

没想到这个模式不但走通了,还越走越顺。2015年,南极人更名南极电商,同年底借壳上市,登陆A股。

我们不生产产品,我们只是吊牌的搬运工。

多么熟悉的味道,农夫山泉创始人就是凭此成了亚洲首富,张玉祥也在向这条道上走。

南极人走上品牌授权之路后,路子越来越野,授权范围从内衣拓展到男女装、家纺、母婴用品,甚至剃须刀、热水壶、按摩器等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

据不完全统计,上游授权生产商达866家,下游授权经销商达4186家,授权店铺更是多达5535家,网友更是戏称"万物皆可南极人"。

此时南极人的授权营收也水涨船高。

2016年,品牌授权相关收入4.6亿;2017年,品牌授权相关收入6.3亿;2018年,品牌授权相关收入9.3亿;2019年,品牌授权相关收入13亿。

靠“南极人”三个字就可年入13亿,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

"卖吊牌"别后潜藏的巨大隐患

万物相生相克,授权泛滥引发的危机也一步步走来。

"卖吊牌"这生意的鼻祖应该是迪士尼,但人家对于授权的商品有极强的品控要求,而不是收钱完事。

咱们的企业都只是学了个皮毛,很多企业学华为的狼性文化,却不学人家的全员持股,这不是耍流氓吗?

从目前情况来看,南极人在品牌授权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外界不断传出“吊牌之王”“万物皆可南极人”的时候,南极人的授权已经泛滥到令人不爽的地步。

这么大的授权量,谈何监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造成的客户流失也无法避免。看看如今的南极人产品质量令人堪忧,网上也充斥着大量投诉。

据不完全统计,南极人曾多次上了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南极人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归于南极电商已经不生产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给钱就可以授权,对于产品的质量根本没有把控。

有人直言,你买的南极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如果南极人不严格品控管理,在电商竞争越发透明,越发讲究品质的时代,品牌价值缩水是肉眼可见。

"卖吊牌"是一个奇招,但物极必反,奇招可以让你胜一时,但不可能胜一世。

做企业赚快钱虽好,但不能离地三尺。

树立一个品牌,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但摧毁一个品牌,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失误。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5日消息,南极电商近日在券商策略会上表示,今年是南极品牌转型塑新的开局之年,轻奢系列公司邀请了代言人,也进行了硬广投放和梯媒投放,之前公司也对梯媒投放进行了披露,合同额是2亿。明年公司还会对品牌形象进行持续投入,可能还会考虑社交媒体、灯箱媒体等方面的投入。
1月27日消息,南极电商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1.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98亿元。公司部分南极品牌核心类目从原有的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业务模式转为自营模式,为维护供应链生态持续发展、稳步转型,公司给予客户一定业务转型过渡期,因此导致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10月21日消息,南极电商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1年10月20日南极电商融资净买入1513.67万元,融资余额13.6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13%,连续5日净买入累计7447.33万元。据了解,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南极,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品牌综合服务、经销商品牌授权服务、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及其他业务,旗下拥有南极、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南极优选等品牌。
9月28日消息,南极电商公告,公司实际控制将其所持有的公司的8200万股股份 进行了质押,质押用途为置换质押股票,不涉及融资变化,质押到期日为2024年9月26日。截至公告披露日,持有公司股份612,159,2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94%。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公司股份217,31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35.50%,占公司总股本的8.85%。
12月24日消息,南极电商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公司实际控制的通知,获悉对其所持公司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解除质押手续,本次解除质押合计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1%。
3月26日消息,南极电商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将其此前质押给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的1890万股股权解除质押,并已于2021年3月24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解除质押登记手续。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共持有公司股份612,159,216 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4.94%。
本次解除质押合计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1%。
此股份转让不涉及向市场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合计持股比例和数量发生变化。
6月30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百家好 时装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87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关联案件为相关定作合同纠纷。法定代表徐金其,注册资本约为4.33亿。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旗下还有一家满桥(上海)时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