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最难的日子后,软银却选择了减持 Uber?

青云
2021-01-12 21:47

软银再一次上演减持套现。

据报道,软银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资料显示,1月7日,软银愿景基金旗下软银开曼子公司(SB Cayman 2 Ltd.)出售3800万股Uber股票,平均价约为53.46美元,总价值约20亿美元。

该出售事项完成之后,软银还持有1.842亿的Uber股票。

而早些年,软银为了拿下Uber的股份也做了不少努力。2018年1月,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套现14亿美元出局,软银也借此机会跻身Uber最大股东,持股约16.3%。

同时,软银直接对Uber注资12.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该次交易的一项协定,Uber董事会也向软银承诺,将在2019年启动IPO。

2019年5月,Uber如愿登陆美股,但IPO首日,Uber股价开盘破发报42美元,低于此前给出的IPO定价为45美元,截止收盘,Uber大跌7.62%报41.57美元,按收盘价计算,Uber市值697亿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甚至低于Uber上市前最后一次私募融资轮时的760亿美元估值。

尽管上市之初,Uber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影响软银对Uber的态度。2020年,受疫情影响,美股触发多次熔断,软银股价也出现下跌现象,其市值更是一度跌至约936亿美元。

也是这一年,因为投资WeWork,给软银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受此影响,2019年三季度,软银出现约64.27亿美元的净亏损。这是软银集团十四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单季亏损,也是其成立38年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孙正义甚至请来美国对冲基金 Elliott Management、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Mubadala)等重要股东,召开股东大会,商讨私有化方案,但最后,会上没有通过私有化方案。

虽然私有化方案未获通过,但软银并未放弃自救,而是迅速推出了一项回购计划,宣布将出售4.5万亿日元(410亿美元)资产,以再回购2万亿日元股票和减少负债。

其中,包括出售价值约140亿美元左右的阿里巴巴股票,以及出售其所持有的部分软银移动公司、Sprint Corp的股份。

此后,软银还清空了对 Slack、平安好医生和 10x Genomics 的持仓,累计获利14.07亿美元,并先后出售Arm,T-Mobile等相关公司股份,套现离场。

有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软银甩卖的股份资产总计约900亿美元,但有意思的是,软银在频繁减持多家公司的股份的过程中,从未展现出减持Uber的想法,尽管2020年,Uber受疫情影响严重,净利润表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就数据来看,Uber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净利润亏损呈现明显的收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Uber的净亏损分别为29.36亿美元、17.72亿美元、11.62亿美元。

此外,Uber还在2020年一步一步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网约车和送餐业务,种种迹象表明,Uber正在尽己所能为实现盈利努力。

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在其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还曾表示:尽管过去8个月过得很艰难,但有初步迹象表明,该公司的核心出行业务将全面复苏。其还表示,Uber有望在2021年实现盈利。

况且,在经历过去年年初的股价低估之后,软银的股价已经逐渐回到正轨。同时,软银手中也有了约800亿美元的。

总之,对于一直看好Uber的软银来说,在最难的时候都没有选择出售Uber,却在此时完成了对Uber的出售,实在是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毕竟,或许再等上几个月,待Uber实现盈利那天,软银或许依然会是最后的赢家。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软银出售了其在Uber的剩余股份,因为这家日本企业集团希望在其投资部门亏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筹集现金。
8月9日消息,软银集团日前披露,已出售了所持网约车巨头Uber的剩余股份。软银日前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净亏损为3.16万亿日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财报显示,软银旗下的两只愿景基金的投资损失总计为2.92万亿日元。软银随后表示,今年4月至7月间,该公司以每股41.47美元的平均价格,出售了所持Uber的全部股份。但软银并未透露此次出售Uber股票带来了多少收益,也没有说明具体出售了多少股份。
5月27日消息,据彭博报道,一份声明显示,美国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商WeWork向软银拉美基金提供了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运营WeWork品牌的独家权利。此前担任Uber巴西分公司负责人的Claudia Woods将领导这项合作。据悉,WeWork近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WeWork营收同比下降近50%至5.98亿美元;亏损同比上升至近4倍,达到21亿美元。与此同时,WeWork流失了超过1/4的会员,会员数从2020年3月的69.3万家下降至49万家。
5月3日消息,Uber日前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Uber第一季度营收为88.2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68.54亿美元相比增长29%。报告期内,Uber运营亏损2.6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损4.82亿美元。归属于Uber的净亏损为1.5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59.30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Uber订单总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若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则同比增长22%。本季度司机和快递员的总收入为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增长30%。
9月2日消息,据CNBC报道,根据Rakuten Intelligence的数据,在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Uber和Lyft等打车软件的乘车费用增加了92%。造成乘车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司机的短缺。据悉,2021年7月上旬,Uber和Lyft的司机缺少约40%。报道称,为了说服司机回归平台,这些网约车公司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和基本利率。两大打车巨头Uber和Lyft都还没实现持续盈利。数据显示,Uber去年亏损67.7亿美元,2019年亏损85.1亿美元;Lyft去年亏损17.5亿美元,2019年亏损26.0亿美元。
6月2日消息,财富中文网今日发布2021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今年有108家上榜公司未实现盈利,相比去年增加了48家。其中,埃克森美孚4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并成为榜上亏损最多公司,亏损额超过224亿美元。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达美航空和波音公司亏损也均超过100亿美元。此外,打车巨头Uber也进入该榜单,年度亏损达到67.68亿美元。
日前网约车巨头Uber以白皮书方式提交了建议。具体来说,Uber向欧盟提出一个零工经济监管方案,认为从业者仍然不应该视为正式工,但是可以提供更多福利待遇。Uber在提议中表示,希望欧盟意识到独立外包工模式在创造就业中的价值。Uber但净利润亏损却呈现出明显的收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Uber旗下两大主业——网约车与外卖送餐业务不错的市场表现。
Uber第三季度营收达到83.4亿美元,同比增长72%,净亏损12.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4.39亿美元大幅缩窄;调整后EBITDA为5.16亿美元。
财报显示,Uber第二季度营收为80.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归属于公司净亏损26.0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3.64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为5.09亿美元。按业务划分,Uber网约车业务营收3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外卖业务营收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货运业务营收18.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48亿美元。此外,Uber第二季度月度活跃平台消费者人数达1.22亿,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6%。Uber本季度出行人次同比增长24%至18.7亿人次,平均每天约2100万人次。
5月6日消息,网约车巨头Uber周三盘后公布了该公司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Uber一季度营收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市场预期32.75亿美元;每股亏损0.06美元,市场预期亏损0.54美元。Uber方面表示,一季度净亏损1.08亿美元,比2020年四季度9.68亿美元的亏损有了巨大改善,但这主要是由于出售其自动驾驶部门ATG带来的16亿美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