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这款你常喝的 “国民饮料”,被债务 “拖垮” 了!

金江
2021-01-19 21:56

一代果汁大王,强制退市!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昔日果汁大王汇源,也到了“塌房”的这一天。

1月18日,港交所正式取消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地位。这意味着,2007年上市的汇源,将彻底与资本市场诀别。

对于退市的通知,汇源方表示感到失望。

说实话,感到失望的何止是汇源。买了汇源股票的股民,以及千千万万的汇源消费者,又怎会不失望呢?

从1992年成立到2007年上市,再到2021退市,汇源已经陪中国人度过了近30个年头。作为国产饮料行列的代表品牌,汇源也曾是一代中国人的骄傲和餐桌记忆。

实际上,退市并不意味着汇源品牌的消失,生产和销售还会正常进行,消费者该买的还是买。只是眼见着要过年了,想起那句经典的“有汇源才叫过年呐”,多少有些落寞和悲凉。

汇源退市的导火索,源于3年前的一笔违规贷款。

2018年3月,中国汇源被爆出给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汇源)提供42.75亿贷款,后者是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的关联公司。

这一笔贷款,没有按照港交所规定及时披露,也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涉嫌违规。

2018年4月,中国汇源停牌。按照联交所的要求,汇源需要对这笔贷款进行调查,并公布财务业绩。

直到2020年1月,汇源才公布了贷款调查结果,但对 2018年、2019年的财报,却似乎有意隐瞒,并未公布。汇源的信息披露,已经违反了证券交易所的规定。

此后,汇源寻求复核。按照汇源的说法,“本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及已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尝试满足复牌条件。”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走到了退市这一步。

正所谓,种下什么因,便得什么果!表面看,违规贷款直接导致了汇源的退市,但往深了挖,却有千丝万缕的因缘。汇源集团的内里,早已经伤痕累累。

从风光上市到强制退市,

老牌饮料巨头的陨落!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退市的时候,汇源的每一段过去,似乎都预示着其没落的必然性。

2007年,是汇源最风光的一年。当年2月,汇源作为第一个果汁品牌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24亿,创下了当年港交所做最大规模IPO交易记录。

然而,短暂的风光之后,汇源再也没有了上市之前的大好势头。

2008年的“可口可乐收购案”,直接让汇源失掉了半条命。

当年,可口可乐计划以180亿收购汇源。这笔钱放到当时,无疑是一笔巨资,远远高于汇源当时的市值。

为了提高资产估值,汇源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扩产、裁员、裁撤原有销售体系、暂停新品,为的就是卖一个好价钱。

可天不遂人愿,国民老品牌卖给外国人,老百姓是一万个不同意。舆论之下,2009年3月,商务部叫停此次收购,原因是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影响中国果汁行业的长远发展。

这一场失败的收购案,为汇源的没落埋下了伏笔。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汇源的诸多问题日渐凸显。

首先,巨额债务以及亏损下的财务危机。

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汇源果汁总负债为11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1.8%。从2009年到2016年,汇源营收规模从28.5亿元上升至57.6亿元,但在这8年时间里,有7年的扣非净利润处在亏损状态。唯一一年盈利的,据说也是因为接受了政府方面的大额补贴。

再者,激进扩张的同时,产品线单一、固步自封。

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4年,汇源的销售人员从2489人涨到11047人。用人成本增加的同时,汇源在全国多地种植果园,并大幅提高营销费用。这种种,都让汇源果汁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但与此同时,汇源却没有像统一、娃哈哈一般,开发出其他有代表性的品类,单靠果汁收入根本无法偿还债务。

最后,任人唯亲,内部改革困难重重。

汇源也是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创始人朱新礼的儿女、兄弟等亲属都曾出任要职。朱新礼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曾挖过百事可乐(中国)高管梁家祥等人,但大多一两年就走了。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下,革新难以推进,品牌丧失活力。

综合以上,汇源没落既有时代大环境等客观因素,但更多的责任还在于其本身。风来的时候,汇源勇敢地抓住了机会,可最终没能长出更强壮的翅膀!

饮料消费市场的新时代,

汇源终究是错过了!

常言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当今的饮料市场,颇有从战国时代步入百家争鸣的趋势。

细数这些年最受欢迎的饮料,从茶π、王老吉、小茗同学再到最新的元气森林,无不都是新的饮料品类。

新品类与新产品之外,饮料行业的营收和利润也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康师傅、伊利、元气森林、东鹏特饮、农夫山泉、统一企业等都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新崛起的元气森林,更是凭借气泡水和燃茶,成为新一代网红。

饮料市场的新消费时代,早已经到来!

Euromonitor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果汁饮料、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的消费量逐年下降。随后的几年,依旧呈现下降趋势。

大品类消费量下降的同时,新品类却势如破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元气森林,2016年成立,至今已完成4轮融资,市场表现优越,2019年、2020年618电商节,均赢得天猫饮品类销量第一。

健康化、个性化、年轻化、功能化、情感化和品牌化正在成为饮料消费市场的主流趋势!

只可惜,面对新的趋势和潮流,曾经的巨头汇源却充满了迷茫,没能顺利转身,投入新的赛道。

曾经,史蒂夫·乔布斯在劝说百事可乐前CEO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公司时,用一句话打动了斯卡利: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最终,乔布斯改变了世界。汇源作为民族品牌,虽然没能改变世界,但也曾改变了中国的果汁市场。退市风波过后,汇源如果能在果汁品类中找到新的细分品类,或许还有改变汇源和果汁市场的机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2月12日消息,大润发M会员商店全国首体验馆正式开放。目前,体验馆内亮相的商品有60多款,包括烘焙、个护、休闲零食、文具、家居等品类。据悉,该体验馆自开放后会持续营业至2023年4月底门店开业前。该公众的认证主体,为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持有“大润发”商标的合法权利,是“大润发”中国地区总部。
3月6日消息,《商报》从公众“京东科技News”获悉,据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京东科技基础技术群总裁周伯文介绍,京东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主系统、云边端协同的下一代计算的五大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探索,与各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催生着各行各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并承担“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领衔智能供应链国家战略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商报》获悉,根据公众“深圳发布”消息,“龙华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活动已于今日上午9时正式开启。
2月15日消息,《商报》从官方公众“达达集团黑板报”获悉,京东到家春节消费数据显示,1月16日年货节以来,该平台上年货礼盒类商品的订单整体大幅上升,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78%。《商报》注意到,在今年“就地过年”的大趋势下,异地订单实现快速增长。此前,京东到家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春节年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月16日至2月4日,异地订单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倍,京东到家平台上新年礼盒是去年同期的3倍。
商报》获悉,据慧聪集团官方公众透露,其主营业务之一的兆信科技推出了全新的“一码通SaaS 标准版6.0”平台。
商报》获悉,“盖茨基金会”昨日在其公众上透露,2021年1月27日,第13封“盖茨年信”将如期而至。
商报》获悉,联想集团今日在微信公众上分享其董事长杨元庆的新年寄语。
商报》获悉,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昨日在其公众发文表示,2021年的第一件大事,给工程师发百万美金大奖。
商报》获悉,1月1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微信公众“董明珠自媒体”上发布新年献词。
商报获悉,增长黑盒发布最新报告《2024微信内容种草趋势洞察》,该报告通过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展示了微信公众和视频在人群画像、内容特征和社交推荐逻辑上的独特优势,为品牌在微信生态中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