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 1.5 元的共享单车都让我贷款?我们正在重走韩国的老路!
1.5元都给我贷款!
躲过了花呗,没躲过美团月付。
葱姑娘收到一条短信,提示有贷款记录,她以为自己被骗了,便给美团客服打电话。
原来今年7月份的时候,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给她开通了金融服务,贷款100多元,额度是每月300元。
但她表示自己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但依然开通了这项贷款服务。
此外,她也没有贷款需求,她说她的条件很差,但不至于卡里没有300元钱。
还有网友称,他之前骑美团单车,也莫名其妙开通了这个!“1.5元都给我贷款!”
美团到底是如何做到“无感贷款”的呢?
美团的这款贷款产品叫做“美团月付”,相当于支付宝的“花呗”。
美团月付藏在“领红包”、“减免费用”等福利中,消费者很容易因为优惠信息忽略了,最后误点开通了月付。
开通月付只要点APP上的“我要月付”即可,无需绑定银行卡、不用勾选同意条款等文件,无感开通。
这就和当年的捆绑软件一样,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通了美团月付。
但是,APP默认勾选隐私政策、使用即同意隐私政策的授权方式是不合规的。
此外,美团月付逾期后,罚息要按天收取,利息每日“万五”,一年利率约18%。而且逾期还可能上征信,以后申请房贷和车贷都会有影响。
如果用户知道还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有些消费者完全蒙在鼓里,一不小心就中招,结果后知后觉发现贷了这么多款,最后还逾期了。
更令人郁闷的是,骑个单车1.5元都要贷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位消费者是不是“赤贫”呢?
重走韩国的老路
2003年,《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编辑徐志坚发现一件“震惊”的事,韩国的家庭主妇上街买菜都要用信用卡结算。这和我们现在用贷款点外卖、买菜、骑单车又有何区别?
韩国从1999年推广信用卡,2000年是韩国信用卡发展的高峰期,当时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为了争夺顾客,纷纷降低手续费,放宽申请条件。韩国政府甚至实行“信用卡发票抽奖制度”,鼓励信用卡消费。
信用卡公司知道年轻人喜欢预支未来,就用明星作代言人。它们盯准了年轻人爱赶时髦的心理,将信用卡消费打造成时尚。
到2002年年底,韩国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已经超过1亿张。
我们现在正在重走韩国的老路,不管是线下的信用卡,还是线上的互联网贷款服务,都在极力降低门槛,极力宣传,企图把借贷消费和超前消费打造成时尚理念。
我们来看几则互联网借贷广告。
毕业生用花呗开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职场新人用花呗添置新家具……
总之,没有办不到的事,没办到只是因为你没贷款。这些借贷广告把借贷和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但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靠借贷换来的。
韩国泛滥成灾的信用卡消费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那位《环球时报》的编辑也发现了。
编辑首先介绍了一起因信用卡引发的自杀事件。
一位妇女欠债3000万韩元,便带着两女一男三个孩子一起跳楼了。警方在这名妇女的衣兜里发现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对不起孩子,不想再活下去了。”
这位妇女的丈夫3年前失业了,在外打工,事发时在外地。她从银行借了1000万韩元,又用丈夫的信用卡借了2000万韩元。换算成人民币,她总共借了约二十万元。
她无力偿还,女儿病了没钱治病,银行隔三差五催债,她便带着孩子走上了绝路。
母亲携子自杀的消息震动了韩国,有人说:“想到幼小的孩子要面对死亡的恐怖,工作都干不下去了。”那一年,韩国媒体报道了十余起因信用卡债务自杀的案例。
前几年,一些身负校园贷的大学生跳楼自杀了!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国家大力整治校园贷,校园贷几乎绝迹了,但是现在的贷款越来越方便,不需要校园贷,就能贷到款。
如果跳楼是个体的悲剧,那么信用卡债务危机就是全民的悲剧。
2002年,韩国信用卡问题浮出水面。很多人无法按时还款,信用卡滞付率不断上升,信用卡公司的收益也急剧恶化。
银行只顾热热闹闹地发卡,却忽视了对持卡者的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到了2003年1月,韩国新增了10万信用不良者,90%都与信用卡消费有关。
一些人无力还贷,就过上了“以贷养贷”的日子,用一个贷款去还另一个贷款。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了信用不良者。
韩国各界都注意到了信用卡债务问题,纷纷想办法改革。当时,韩国财政经济部的官员表示,财经部和金融监督院会尽快制定相关方案改革。
其实,当时的韩国正赶上了放贷的“世界潮流”,但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全世界都傻眼了。
总结
回顾韩国和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我们会发现,有节制的放贷对各方都有好处。
先看银行和互联网企业这些放贷机构,银行放贷自不必说,有媒体称,万万没想到,原来互联网业务的尽头是贷款……因为你能想到的互联网平台都有贷款项目。
如果互联网平台随意放贷,不评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万一这些消费者还不起了,损失的就是互联网平台自己。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大大小小约6000家银行倒闭,冰岛的国家银行一度陷入破产边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放贷机构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
另外,消费者如果能不贷款就不必贷款消费,因为如果最后还不上了,受害的还是自己。
我们也注意到,现在一些平台的套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贷款了,如果我们玩不过平台,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