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冷链短板 引发物流玩家新一轮争夺战

云合
2021-01-29 18:59

物流行业曾经鲜少被提及的冷门版块,如今却越来越火热,这便是冷链。

“冷链”这个词看似离我们比较遥远,实则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产品、生鲜农产品、各种奶制品等商品的运输过程均极度依赖冷链,而且这是目前国内物流行业一大短板。

在商务部今日(1月29日)召开的2020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在会上表示,要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那么,这个冷链短板到底是什么情况?此前有数据显示,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80%到90%的农产品冷链运输率相比,我国只有10%到20%。也就是说,至少有60%,差距并不小。冷链短板,由此可见一斑。

提高冷链运输率,可以有效降低果蔬等产品的损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冷链的利好不言而喻,所以自然也就得到了重视。

2020年3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构建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为目标,重点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包括果蔬、畜禽、奶制品、水产品、花卉等)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在国家号召下,各地和各大快递物流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其中,广东计划在3年内投资170亿元,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目标到2022年,骨干网运营管理的冷库容量达到160万吨左右,新增冷藏车2000辆以上、移动预冷装置1000台以上。

各大快递物流巨头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忙的不亦乐乎,好戏密集上演。近日,随着一辆满载牛羊肉的韵达冷藏车,从韵达青海西宁公司出发,经过30个小时的长途行驶,顺利抵达韵达上海分拨中心,韵达青海牛羊肉冷链专线正式开通。

在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苏宁物流推出“苏鲜达”冷链物流服务,为生鲜客户提供从仓储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依托苏宁物流遍布全国的同城网络,“苏鲜达”可将商品24-48小时内送达消费者。

除了韵达和苏宁物流开通冷链线路,中通快递在近日申请了“中通冷链”商标,顺丰则在近日公开了“物流专用冷链背包”专利。可见,快递物流主流玩家们纷纷卯足了劲儿,想要在冷链领域大干一场,冷链不再“冷”。

近日,有一条消息或许极大刺激了这些物流巨头。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一批新冠疫苗道路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名单中,出现了顺丰和京东物流的身影,分别是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和顺丰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然而,名单上28家企业当中,并没有“通达系”等其他玩家的影子。

如此一来,除顺丰和京东物流外的其他头部玩家们,就会憋一口气,将二者当做赶超的标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当然,“通达系”等其他玩家意图在冷链领域实现逆袭也绝非易事。京东物流和顺丰能够出现在交通运输部的名单中,绝对是因为“实力”二字。

早在2014年11月,顺丰就成立了冷运事业部,2017年8月又宣布募集80亿元资金,其中有7.18亿元用于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的采购,到2019年,顺丰冷运已成为中国冷链物流百强榜首。

京东物流不遑多让,在2014年几乎同时与顺丰进军冷链物流领域,然后在2018年正式推出京东冷链品牌。至2019年,京东物流位列冷链物流企业百强榜第二名,仅次于顺丰冷运。

在不久前的2020第十四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上,京东物流与顺丰双双获奖,得到了行业认可,风光无限,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内其他冷链玩家难以追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积蓄力量。

当然,成就面前,京东物流和顺丰将会继续前进,由于各大快递物流巨头们纷纷将触角延伸到冷链物流赛道,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巨头们持续加码冷链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为补齐国内冷链短板添砖加瓦,消费者喜闻乐见。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27日消息,继与速运、货拉拉在物流充电领域达成合作之后,近日,云快充战略携手京东物流,共同探索新能源物流车充电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据了解,京东物流以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为核心赛道,建立了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物流网络等在内的六大网络。
5月24日消息,库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东方创投独家投资,极值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融资由微众银行提供数字化创投服务支持。据悉,库不仅支持“找仓”,也支持“找车”,其整合多家物流车队,引导京东运、货拉拉等第三方物流公司上线,经大数据计算后,提供针对性配送方案,再由服务专员开展线下物流服务对接,全力支持“一键找车、用车”,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1月17日消息,新东方在线公布了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该公司2023财年中期营收为20.80亿元,去年同期为5.735亿元,同比增长262.7%;净利润5.8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44亿元。报告期间,由于东方甄选与抖音的利益及品牌高度契合,双方建立了长期深度合作。此外,东方甄选与速运有限公司及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以不断提升配送质量及配送范围。
6月9日消息,据《海南日报》从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获悉,海口江东新区首个社会投资物流产业项目——海南国际生鲜港项目工程量已完成90%,将在今年11月投产。据了解,海南国际生鲜港将借助美兰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优势,结合航空运力资源,重点发展物流。值得一提的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于今年2月初开通了首条国内全货机航线,该航线由航空执飞,全力保障春运期间货物运输畅通。
10月22日消息,10月21日,在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供应链与物流论坛上,京东物流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 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京东物流将充分利用物流科技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对中国农批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合作开展仓储、农批市场的智化改造升级,建设进口冻品、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平台,以及合作开展仓储的运营管理,共同为消费者提供高体验、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物流服务。
双方就就电商物流物流智化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等进行探讨。
1月24日消息,据京东物流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由京东物流与山东省平邑县共同打造的“京东 物流产业园”正式进入二期建设阶段,双方将持续拓展物流产业园方面的建设。平邑物流产业园服务范围覆盖济宁、菏泽等周边6市64个县市区的4200万人口,不仅是京东物流在山东省第三个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也是全国第一个智能化、自动化县级京东云仓。
1月3日消息,基于智供应链的能力沉淀,京东云为澜沧建设一体化供应链。同时,京东云正在为澜沧打造的数字化综合物流产业园,通过为园区提供数字化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增加物流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和科技化程度,降低农产品上下行物流成本。打造农特品牌,通过物流基地建设,把农特产品销的更远,预计农产品上行总量提升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