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牛排自由:电商平台的 10 元牛排,是成本不到 2 元的 “胶水重制肉”!

程晨
2021-02-01 08:18

作者 | 老电

来源 | 老电(ID:laodian)

电商平台的10元牛排,

终于让中国人牛排自由了!

10块钱能干什么?

你可能买不了一份西红柿炒鸡蛋,但却能买到一块菲力牛排!

提到牛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优雅高级的西餐厅,精致的牛排配红酒,西装革履的服务生,以及动辄上百的价格。

总之,吃一次牛排肉疼一次,是过去大多数人的印象。

然而现在,你只需要上各大电商平台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实现牛排自由。

以某知名电商平台为例,花100多块,就能获得10片均重一百克的牛排。如果遇到商家搞活动,商家还能多送你几片牛排,顺便把刀叉、煎锅、酱包都给你置办齐了。为了让牛排保鲜,连配送都有专门的冷链!

给大家算笔账,100多10多块牛排,平均一块牛排10块左右。按重量计算,10块牛排总重大概是两斤多,平均每斤约合五六十块。

另一家以低价优惠著称的电商平台,10片80克的牛排劵后仅需要34元。买20片,价格仅需59元。这也就是说,花三四块钱,你就能吃上一块牛排。

如果你经常买菜做饭,就会惊讶,这也太不科学了吧。毕竟菜市场的牛肉,单价长期在五六十左右,买一小块都得几十块。诚然,电商平台是“价格屠夫”,省掉了中间商和线下成本,所以比线下便宜许多。但牛排一直被视为牛肉中的精品,价格低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不可置信。

这样的低价,真有人敢吃吗?

事实证明,在低价面前,消费者永远是疯狂的。

数据显示,单价10块的牛排,在电商平台的最高月销量高达5万份;单价3到4块的牛排,销量高达10万+。而且,电商平台月销上万、上千的牛排商品不在少数。

此外,绝大部分消费者给出了正面评价,口感味道好、肉质很好、很新鲜、适合孩子老人、会回购等。

某经典广告词里说,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可是在低价牛排这事上,很多消费者其实 “被骗”了!

你吃的牛排,

其实是成本不到2块的边角料!

便宜没好货!

99%的情况下,这都是更古不变的真理,低价牛排亦是如此。

要跟大家声明的是,这里的“没好货”并不是指其品质有问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能在网上堂而皇之销售的东西,基本的安全保障还是有的。如果说,你以前或者正在食用低价牛排,也不用太过担心。

低价牛排没“好货”的真正含义,在于没有商家说的那么好。

打开这些牛排的商品介绍页,会有如下宣传词:菲力牛排、进口原肉、真材实料、原始肉香、天然草场喂养、鲜香整切……总之,王婆卖瓜,当然要自卖自夸。

只可惜大部分低价牛排商品,都有“挂原切牛排”卖“重组牛排”的嫌疑。

所谓重组牛排,简单来说,就是用碎牛肉合成的牛排。在业内,它们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胶水牛排”。

牛排竟然是用胶水粘成的?不用惊慌!

这里的胶水,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胶,而是对人体没有害处的可食用胶,而且也符合相关规定。我们日常吃的果冻、冰激凌等产品中,都有这一类添加剂。

生产方面,胶水牛排的过程并不复杂,就是把碎肉切碎加工,然后添加可食用胶以及各类腌制剂,然后经过机器的压制和切割,经过冷冻包装就可以上市了。

成本方面,有人曾透露,贸易网站tridge上,巴西冷冻牛肉块的批发报价,最低的不到3美元每千克,约合人民币20元,每斤肉10块左右。而在国内某知名批发平台,牛碎肉批发价只要9块。

粗略计算,一斤碎牛肉,大概可以制成5片低价牛排,单块牛排成本2块。工厂大规模生产下,单块重组牛排的成本只会更低。

10块钱的重组牛排,加上生产、运输储存、营销等费用,价格已经很低了。可如此低价背后,厂家和商家依旧有钱可赚。

所以事实是,商家压根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消费者自以为捡到大便宜的时候,商家其实已经把成本算得一清二楚。

只可惜,大多数消费者都被蒙在鼓里。他们满怀期待地想花10块钱吃上牛排,享受有品质的生活,可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这就是重组牛排!

重组牛排合规,

但商家的这些做法不合理!

《威尼斯商人》中说:“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几百年过去了,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依旧适用于当今的商业社会。

本质上,吃10块钱的牛排并不可耻,卖10块钱的牛排也并不违规。道理很简单,我们平常吃的很多烧烤、麻辣烫肉类,以及快餐店的汉堡和鸡米花,其实都涉及重组肉。这些东西能在市场上大肆流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说明了合规性和大众可接受性。

电商平台10块钱的牛排,可以买,也可以卖!

问题在于,商家和电商平台的一些做法,实实在在没有尊重消费者。

首先,商家的宣传有严重误导消费者的倾向和嫌疑。

这些低价牛排的宣传页,基本不会出现“重组牛排”相关字样,宣传会格外突出产品的优点,比如,原料进口,天然草场饲养。一定程度上,这就是文字游戏,从国外进口的碎肉,这样描述似乎没有问题,但给消费者的感觉,还以为自己吃到了进口优质牛排,还不是冷冻加工品。菲力牛排等字眼则更加荒谬,完全是误导消费者。

再者,电商平台对这些产品的上架监管和相关信息展示存在缺漏。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电商平台上单价4元每片的牛排,商品详情仅有包括产地、品牌、含量、保存状态、包装方式等信息,而且仅有10多个字的描述。可就是这样的产品,已经有10万人在购买。而关于产品的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具体产地等关键信息,却并没有相关展示。

总之,食品安全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这一类重组产品,原材料本就难以追根溯源,一旦出事,影响将是巨大的。电商平台作为市场销售的关键一环,希望能担负起责任,对此类产品严格把关,把更多的信息展露给消费者,让消费低价买,也能安心吃。

最后,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低价牛排虽香,但不要贪多哟!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防不胜防。
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将从四个方面助力推动“放心点”战略。
中粮餐饮将一如既往地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秉持创新驱动的理念,依托专业研发实力,不断丰富产品线并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中国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12月12日消息,沃尔玛中国“看得见的放心”2023年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动昨日正式启动,在食安周期间,沃尔玛将通过“食品安全专家谈”、科普动画视频、顾客沟通标牌、消费者下午茶等活动,推动顾客、会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同时通过培训和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据了解,沃尔玛将在北京、成都、大连、广州、昆明、上海、深圳7个城市的门店开展“食品安全专家谈”科普活动。
2022年12月30日,第二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
近期,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对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发现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10月10日消息,近期,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对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发现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华莱士”被曝“问题门店”数量最多。杨国福麻辣烫、呷哺呷哺分列“问题榜”的第二和第三位。此外,张亮麻辣烫、蜜雪冰城、味多美、老家肉饼、奈雪的茶等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及近期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网红品牌”也因种种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
11月2日消息,美团外卖发布食品安全三大举措,包括建立违规商家公示机制,推进平台巡检、三方抽检,打造智慧食安管理体系等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坚固的食品安全防线,帮助更多商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这也是继两周前调整流量倾斜政策、鼓励餐饮良性竞争之后,美团外卖根据“繁盛计划”整体规划,进行餐饮经营规范升级的又一动作。
3月26日消息,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与济南市食品安全联盟就共同建设《济南市食品安全“智慧宣传屏”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本次合作,拉卡拉将为济南市相关食品流通企业、餐饮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及门店提供超过5万台拉卡拉客显屏收款终端,推动线下门店商户以低成本实现数字化升级,助力济南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以数字化形式推广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