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第一年,名创优品能否摆脱“抄袭”标签?

刘峰
2021-02-19 18:29

42_1613730159.png

2020年10月15日,被戏称为“十元店”的名创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成功晋升为市值翻番的上市公司。美股周四收盘,该公司市值已经超过90亿美元,达到97.28亿美元。

日前,名创优品宣布启动“X-战略”,致力于使业务多元化并成为能够孵化更多子品牌的新零售平台。其实这一战略并不陌生,早在去年12月,名创优品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其就宣布“X-战略”并发布独立潮玩新品牌“TOP TOY”。

如今,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再次明确“X-战略”的重要性,也是公司2021年的业务战略。

具体来看,孵化新品牌方面,名创优品将重点放在了潮玩领域,现已在中国的5个城市中开设9家“TOP TOY”相关商店。此外,它还计划加速电商渠道布局、数字化进程、海内外市场扩张等。

明明价格比较低廉、产品也算亮眼,为何在上市之后还这么急着开拓品牌?

从现存情况来看,除了部分产品质量暴雷之外,名创优品过去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是“抄袭”质疑。正因为这份质疑,很多消费者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些固化思维,这也就阻碍了其出圈、出海的步伐。

颇具日系风格的产品外观与店铺文字,让很多人误以为其来自日本,甚至称之抄袭日本品牌“无印良品”。据笔者从天眼查了解,名创优品经营主体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法律诉讼案件多为侵害作品复制权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等。

42_1613730181.png

这就说明,虽然它已经站在了资本的入口,但口碑及品牌这块仍需要加强,“开辟新品牌”便成了名创优品当下的不二路径。

而以“潮玩”作为切口,这与整个行业相关。天猫去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类的“烧钱”指数位列第一,同比2019年上升189.7%。再加上,2020年最火热的IPO之一就有“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据悉,上市首日,泡泡玛特以超100%的涨幅开盘,市值一度破1000亿港币。到港股今日收盘时,其市值已经达1393.53亿港元。

另有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63亿元增加至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这一市场规模预期在2024年将达763亿元。

毫无疑问,这是“盲盒”的黄金时代,也是潮玩市场开局的绝佳时机。但是,同泡泡玛特相比,名创优品又是不同的。

据“TOP TOY”负责人孙元文介绍,“TOP TOY”定位的是潮玩集合店,坚持“集合”的概念,即70%为外部品牌、30%是自有或独家品牌。

30%留给自己或独家拥有,剩下的70%能否为名创优品完全消除“抄袭”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到的70%外部品牌,除了引进之外,还会包括“IP联名”。某种程度上而言,联名制作产品可以适当减少“抄袭”的印象,并增添设计感及蒙上一层“独家”或“授权”色彩。

42_1613730271.png

泡泡玛特也正是起家于“IP运营”。数据指出,截至去年6月底,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 、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并有360万名注册会员。

对于名创优品来说,它也一直在致力挖掘IP资源,每年大概至少有四次联名活动。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名创优品已与漫威、迪士尼及KAKAO FRIENDS等全球17个国际知名IP授权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立名创设计研究院MOD,甚至还与故宫、游戏、动画等非商品品牌进行联名。

“品牌”像一件衣服,没了外衣,即使裸奔也会颜面全失。脱去“抄袭”,是对衣服的尊重,也能更好地穿上一件属于自己的外衣。希望名创优品在孵化新品牌之时,能摆脱原有的标签,搭建新的具有说服力的品牌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28日,创优旗下全球集合店品牌TOP TOY在上海举办“重构与链接”2021品牌战略暨新品发布会。TOP TOY诞生于2020年12月:母公司创优登陆纽交所后的第二个月,以及另一个潮流玩具“泡泡”登陆港交所的当月。目前,TOP TOY已覆盖广州、深圳、重庆、西安、天津、兰州、成都、上海等八个一二线城市的主要核心商场,落地14店。此前,泡泡涨价一事就引起诸多争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网友对其价值和价钱是否匹配的讨论。
10月15日消息,微信支付数据显示,今年10月前11天,广东入境支付交易笔数同比翻一番。腾讯研究院联合微信支付在广交会首日发布的“2024‘畅行华夏’入境消费观察”显示,随着ChinaTravel热,全国景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线下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入境消费增幅明显。入境游客日均通过微信支付骑共享单车的次数,对比去年7月涨超过7倍,瑞幸、泡泡创优、海底捞等中国餐饮、零售品牌受到国际游客青睐。
4月9日消息,创优公布,于2025年4月8日耗资约2242.26万港元回购76万股股份。
4月8日消息,创优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7日斥资5240.73万港元回购股份179.34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28.5-31.45港元。
创优采购商城实现了采购全品类覆盖、全流程贯通、全链路协同,构建了覆盖需求提报、供应商协同、订单管理、付款结算的一体化采购商城平台。
4月7日消息,创优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4日公司斥资23.99万美元回购5.78万股,回购价格为每股3.9800-4.2125美元。
3月27日消息,创优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斥资1499.77万港元回购41.16万股股份,每股回购价格为36.25-36.85港元。
叶国富:我们要看清趋势,做IP、做文化,这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我们要抓住文化出海的机会。
2月27日消息,创优日前召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聚焦兴趣消费创新发展和全球渠道升级。创优集团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渠道发展官寇维宣发布了年度渠道战略,2025年创优将着力构建MINISO LAND、旗舰店、主题店、常规店和快闪店等五层店态矩阵,将与全国各大商管紧密携手,全力推动“开好店、开大店”的战略目标,持续拓展优质门店,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会上,创优与大悦城、合生商业、复地产业、珠海万达等全国十大商管方共同启动了2025渠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