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价格翻了三倍,共享充电宝为何依然吃香?
作者 | 赵云合
来源 | 电商之家
一、共享经济中的“一枝独秀”
谁能想到,当初共享经济中最不被看好的共享充电宝,变得越来越吃香了。
不久前,据路透社消息,怪兽充电拟赴美IPO,目前正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或定于2021年上半年上市。
而在半年前,小电科技已经接受上市辅导,计划于今年在科创板上市。“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位置,尚不知会花落谁家。
资本市场之所以对共享充电宝青睐有加,是因为其近年来稳定、高速的增长。
据艾媒咨询《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预计在2021年达到160.7亿元,而且行业整体处于成熟期的早期,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共享充电宝相比,“共享家族”的其他成员就没那么幸运了。
就拿存在感最高的共享单车来说,“鼻祖”ofo小黄车于去年倒闭,负债累累;盛极一时的摩拜单车也撑不下去,被美团“收编”为美团单车。共享单车已然成为巨头们获取流量的工具,被创业者们视为烫脚的“火坑”。
当共享充电宝刚问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它是“伪需求”,不像共享单车那样建立在出行的“刚需”之上,要不了多久就会凉凉。但事实却恰好相反,现在市面的上的共享充电宝正变得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却越来越少了。
更奇怪的是,共享充电宝普遍收费标准从当年的1元一小时,变为现在的1.5元半小时,价格足足翻了三倍,但用户却依然买账,甚至让共享充电宝的头部玩家们看到了盈利的希望。
共享充电宝,到底有什么魔力?
二、共享充电宝,为何如此吃香?
共享充电宝的火热,首先要归功于热衷于更新换代的手机厂商们。
在共享充电宝刚问世的时候,市面上一般手机的屏幕还没那么大,充满电用上一天基本不成问题,因此说共享充电宝是“伪需求”是正常的想法。
但随着这些年来手机厂商们的“军备竞赛”,手机屏幕被做得越来越大,屏幕刷新率越来越高,手机电池变得越来越不耐用,重度使用下根本挨不过半天。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手机厂商,因为比起手机其他模块的技术,电池技术的革新速度实在太慢了,一直未能有妥善的解决方案。
比如,三星计划于2021年推出石墨烯电池,可以在相同体积下实现电池容量翻倍,但这种电池成本太高,基本万元起步,短期内无法商用。至于其他厂商大力发展的快充技术,也同样需要电源的支持,无法解决室外手机没电的问题。
现在,手机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出行、购物、就餐、通讯几乎都离不开手机。使用强度如此高的情况下,说充电是“刚需”也不为过了。
此外,相比于其他共享产品,共享充电宝的运维成本较低,不需要有持续性的大量资金投入。
从产品构造上看,共享充电宝这东西就不是那么容易坏的,基本都是电池“寿终正寝”带来的自然损耗。同时充电箱的设计保证了它没那么容易被偷,况且一个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充电宝,没必要冒险犯罪。
而共享单车就不一样了,它的使用方式注定了较高的损耗率。而且物理上破解车锁并非难事,再加上有人恶意毁坏,光是买车就要划掉运营方一大笔钱。每一个共享单车坟场,都是由投资人的钱堆砌程度。
所以,共享充电宝的胜利,可以说是产品属性的胜利。
还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是会根据场景和时间的变化波动的。比如在景区、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价格会更高,周末的价格也比平时要高。
而且,某些价格也并不是完全由平台来决定,商家在其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有些高档场所甚至会主动要求共享充电宝提价,他们不希望摆在店里的共享充电宝很便宜,那样显得很 “low”。
也就是说,共享充电宝是可以做到高溢价的,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它的盈利空间远比人们想象的高。
三、 共享充电宝能一直火下去吗?
我们可以看到,就短期而言,共享充电宝确实是一门好生意。那么长期呢?
从整体的角度看,即使把时间线拉长,共享充电宝前景依然光明,这是5G时代来临的必然。
要知道,5G芯片的耗电量是4G芯片的2.5倍,再加上高清视频、云游戏等高耗电应用的普及,势必会增加手机电量的需求,共享充电宝便不愁没有用户。
另外,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共享充电宝也有更广阔的的想象空间。如果能摆脱现在的“借还”模式,用户体验就能产生质变,想想WiFi有多方便,你就能知道共享充电的前景有多宽广。
不过,从个体的角度看,共享充电宝赛道将迎来相当激烈的竞争,“内耗”的成本将居高不下。
目前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几乎是没有技术壁垒的,各家的充电宝大同小异,用户也很少主动加以区分,基本是就近原则,有谁的就用谁的。
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自身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对于各大共享充电宝公司来说可谓头号难题。要么进行产品创新,走差异化路线;要么打价格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总之,共享充电宝未来会比现在更吃香,但脱颖而出的难度,也会更上一层楼。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