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暴涨45亿!瑞幸重生,还翻了个身?

首席电商观察
2021-03-18 18:09

一夜暴涨45亿,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瑞幸?

3月16日晚上,一则消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瑞幸在美股粉单市场暴涨近50%,一夜之间,市值涨超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

很多网友可能会一脸懵逼:瑞幸,那个财务造假、罚款1.8亿美元、申请破产的瑞幸吗?

它不是退市了吗?哪来的“市值暴涨”?

注意,瑞幸确实已经从纳斯达克退市,但它依然可以在粉单市场上交易。所谓“粉单市场”(Pink Sheet),并不是一个证券交易所,它属于场外交易的一种。

在美国,一些资历较差、无法在三大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就可以通过粉单市场,进行交易行为。不过,由于没有任何财务要求和信息披露的要求,粉单市场的风险也往往会更大。

所以,虽然瑞幸已经退市,并且还被重罚,但它的证券依然可以在粉单市场上交易。

16日晚上的暴涨,也正是因为当天瑞幸在官网宣布一条消息,大意为:瑞幸已经与4.6亿美元债券的大部分持有者,签订了重组支持协议,将于近期履行该协议中的债务义务。

目前瑞幸公司的现金约为7.75亿美元,足以保障其债务重组的所需资金,同时保证公司当前的业务运作和发展。

而且,瑞幸还披露,正在进行积极地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拟通过私募募集至少2.5亿美元。

这则消息,展现了瑞幸重组的诚意和东山再起的野心,也证明它确实一直在积极做事。

17日上午,有媒体获悉,瑞幸正在与投资方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洽谈,并且确定对方是一家PE机构,而且投资方还不止一家,虽然具体的投资金额仍未确定,但至少透露的细节和16日宣布的消息是符合的,真的有“至少2.5亿美元”这么一回事。

市场的反应是最为真实的。看来,在过去动荡的一年里,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瑞幸,从未放弃过求生。

否极泰来,重生之后迎来盈利与增长

瑞幸咖啡重组的新进展,让很多人重新注意到了它,也让不少吃瓜群众刮目相看。

去年浑水对瑞幸数据造假的指控言犹在耳,而4月瑞幸对这一指控的坦承,多家律所对它的诉讼,都让国人对这个迅速成长的民族品牌感到气愤与失望。

在谩骂与嘲笑中,很多人都认为瑞幸凉了,一边感叹“以后喝不到这么便宜的咖啡了”,一边抓紧时间用完APP里面的优惠券。

之后的瑞幸进入调查、诉讼、退市、申请破产的程序,它掀起的舆论狂澜退去后,种种暗流与变动也只能让业内人士在闲暇时瞟上一眼。

财务造假确实给了瑞幸致命一击,但它依然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而后面的每个环节,瑞幸都表现出满满的求生欲。

其实,瑞幸能活下来,绝非侥幸。

虽然在账务和管理上犯下大错,但瑞幸的各个门店和日常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回想去年出事时,大家去店里买咖啡,都能感觉到门店和营业人员似乎未受波及。反而是因此带来的爆单,让不少门店有些措手不及。

(截图来源:《记鹿2020》——瑞幸年度纪录片)

去年12月,经过联合清盘人5个月的调查后,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在2020年的前三个季度中,瑞幸咖啡的单季度营收分别为5.65亿元、9.8亿元和11.4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8.1%、49.9%和35.8%。

而到了11月,瑞幸的门店中,已经有60%以上实现了门店层面的盈利。

这样的增长和盈利局面,与这一年大众对它的看衰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喝着“免费”咖啡,嚷嚷着“民族之光”,调侃瑞幸“割资本主义韭菜”的网友们,可能没有想到,瑞幸烧钱拉客的模式居然是可行的,它做咖啡也是认真的。小丑,竟是我们自己?

2021年1月,瑞幸新开门店超过120家。18日,重启加盟业务。春节期间,瑞幸在全国有1900多家门店营业,现制饮品的杯量为去年同期的5倍,收入为去年同期近7倍。3月8日,无人咖啡机业务也再次启动。

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2月,瑞幸的管理层内斗迎来终局,陆正耀退出,郭谨一获得董事会全力支持,接掌董事长兼CEO大权。在对员工的牛年新春寄语中,他提到,2020年是瑞幸2020年是瑞幸咖啡创建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但公司已实现触底反弹和逆势增长。

咖啡这条赛道还大有可为,瑞幸或能迎来“第二春”

其实,瑞幸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恶劣,它的现状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造假丑闻之后,众人提起瑞幸便是各种口诛笔伐,激动的网友们都认为它已经无可救药,欺骗投资者,还败坏了中国出海企业的名声。

但是,瑞幸开辟的“互联网咖啡”模式真的一文不值吗?短短几年的迅速扩张,难道都是虚假繁荣?国外趋之若鹜的投资者,全都是被忽悠的“冤大头”?

永远不要低估资本家对利益的嗅觉。

目前瑞幸正在积极寻求私募投资,虽然还未出现确切的机会,但目前资本市场的动向和态度显示,瑞幸想要东山再起绝非痴人说梦。

只要瑞幸还掌握着那1亿多的用户,门店还在开下去,还有造血生钱的能力,它就不会被资本放弃。

瑞幸跌落神坛,对国内的“咖啡热”影响并不大,去年4月瑞幸丑闻爆出后,依然有至少10家咖啡品牌获得融资。

在线上,一些新的咖啡零售电商势头良好,有像三顿半、永璞这样的新锐品牌脱颖而出;而在线下,不仅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咖啡连锁品牌,连喜茶、奈雪的茶这些新茶饮巨头也进军咖啡领域。

美国农业部在2020年6月发布的《全球咖啡行业发展趋势》中显示,在2020~2021年度中,中国咖啡产量达到了2000千包,同比增长了5.3%,约12万吨;而该年度的咖啡消费量则达到了3350千包,同比增长3.1%。

虽然饮用咖啡并未完全成为国人的日常消费习惯,但在一二线城市,在白领和学生中间,咖啡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和交际中颇受欢迎的饮品。

相对于品牌高端、价格较为昂贵的咖啡而言,瑞幸咖啡用烧钱的方式迅速挖掘、笼络了一批新的消费者,正是这种新零售模式,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平价咖啡新大门。之后,咖啡领域的投资热点也有实体门店转向了零售模式。

目前,国内的咖啡消费下沉市场尚待进一步开发,这条赛道仍然大有可为。

瑞幸的模式已经颇具成效,而如今重组的顺利进行、私募的开启、各项经营的正常化,也让投资者们的信心死灰复燃。

瑞幸的野蛮生长,在咖啡市场掀起的变革,已经让很多新老咖啡品牌或是升级转型,或者找到新的市场定位。一年过去,这个市场的格局或多或少有了改变,瑞幸也多了不少新的竞争者。

所以,要东山再起,不仅面临粉单市场的劣势融资环境,面临着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质疑,更有可能面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

瑞幸,正在重启,之后也极有可能迎来新的转机,但要想重塑往日荣光,道阻且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2月6日消息,咖啡日前开启新一轮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本次招募计划面向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9省共41个城市开放。咖啡最新财报显示,门店方面,第三季度,咖啡开门店数651家。第三季度,咖啡的自营店收入为27.61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17.947亿元增长53.9%。咖啡向联营门店销售材料获得收入5.76亿元,提供送货服务收入1.06亿美元,联营门店分享利润贡献了约1.45亿元。
1月18日消息,今日,咖啡发布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宣布放开加盟。咖啡在合作模式中强调,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加盟费,同时总部支持、共享营销推广资源。加盟方需支付咖啡提供的前期投入总费用在35-37万之间。据介绍,目前开放加盟的城市仅包括湖北、四川、浙江等22个省份的部分城市。
2月3日消息,《电商报》获悉,天眼查App显示,1月28日,咖啡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联合创始人郭谨一,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咖啡近日还发布了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宣布重新开放加盟,并强调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加盟费。同时,按照此前的计划,到 2023 年,其希望开设 4800 家至 6900 家自营店。
咖啡发布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宣布重新开放加盟,并强调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加盟费。
3月11日,咖啡(宁夏)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药品零售等。
3月14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11日,咖啡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赵志鹏,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一般经营范围含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形象策划等;许可项目含药品零售、出版物零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2月25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2月24日,咖啡商务管理 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郭谨一,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称,京东集团上季收入符预期,经调整经营利润胜于预期,由于京东零售利润较多及销售管理开支节省,但相信“低价”品牌形象策略利润影响可控,而今年第一季增长暂时维持疲弱,因业务重组等因素。该行指出,虽然收入表现处于弱势,但由于京东零售利润稳定,及业务亏损显著收窄,京东物流润能力持续改善,京东利润可见上升。
报告指出,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略超预期达2680亿元,非GAAP营业利润为57.5亿,同比增10%,主要受京东零售成本及业务优化推动。管理层表示,宏观缓解疲软下,非必需品需求减弱,而快消品及日用品保持稳健,期内零售业务增长符合该行预期。成本优化方面,管理层强调以投资为重点的投资回报率及持续提高履约率作为驱动力。该行预计,今年下半年调整后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0个基点,推动2022财年净利润率提升至2.23%。
首席电商观察
第三只眼看电商,客观、独到、劲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