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约车公司Ola将获新一轮5亿美元Pre-IPO融资

金江
2021-07-12 15:02

format-jpg

7月12日消息,据报道,由日本软银集团支持的印度网约车公司Ola上周五表示,私募股权公司淡马锡和华平投资将在该初创公司首次公开募股 (IPO) 之前投资5亿美元。

format-jpgWarburg Pincus的Plum Wood、淡马锡的MacRitchie、Fort Canning和Ola的创始人Bhavish Aggarwal分别向印度竞争委员会提交了两份投资该公司的申请,正在等待批准。

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Warburg Pincus和Fort Canning在Ola的第一笔投资,而淡马锡已经在2018年8月的二级交易中购买了价值2.25亿美元的股票。

format-jpg关于IPO计划,Ola没有透露更多细节,该公司表示将继续扩大其在各个类别和地区的业务。Ola董事长兼集团首席执行官 Bhavish Aggarwal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我们的叫车业务更加稳健、有弹性和高效。随着疫情封锁结束后的行业复苏,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format-jpg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Ola在去年3月至4月收入下降了95%,随后在5月,Ola宣布解雇1400名员工。此外,当时Ola对公司领导阶层的所有成员都进行了大幅减薪。在疫情形势好转后,Ola网约车服务开始在超过160个城市中恢复运营。

format-jpg

2020年末,Ola宣布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Ola 计划在印度南部建立“全球最大的滑板车制造工厂”,从而推动电动车在印度的快速发展。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12日消息,据报道,由日本软银集团支持的印度公司Ola上周五表示,私募股权公司淡马锡和投资将在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 之前投资5亿美元,目前投资申请正等待印度竞争委员会的批准。关于IPO计划,Ola没有透露更多细节,该公司表示将继续扩大其在各个类别和地区的业务。随着疫情封锁结束后的行业复苏,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12月17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公司Ola周四表示,它已从国际机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亿美元的贷款。本月早些时候,Ola首席执行官Bhavish Aggarwal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据悉,Ola拥有印度打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并与Uber展开竞争,该公司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至多10亿美元。
12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印度电动汽车业务运营商Ola Electric Mobility近日宣布完成5276万美元C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Edelweiss、IIFL等公司及个人投资者跟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该公司宣布在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后,其估值为30亿美元。资料显示,Ola Electric隶属于印度领先服务公司Ola
近日,印度平台Ola旗下Ola Electric获得了5270万美元C轮融资
2月24日消息,据Entrackr报道,印度公司Ola在其正在进行的J轮融资中从Axis Growth Avenues AIF和Arrow Multi-Asset Fund筹集了另一笔资金。监管文件显示,Ola已批准以每股22635卢比的发行价配发66,268股J1系列优先股,以筹集15亿卢比。Axis Growth Avenues AIF已投资11.25亿,而Arrow Multi在此部分中投资了3.75亿。值得一提的是,Axis Growth Avenues AIF最近还参与了Swiggy的7亿美元融资。最新一轮融资Ola的估值可能超过70亿美元。据悉,Ola成立于2010年,目前为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250多个地点提供服务。
据Inc42报道,印度平台Ola筹集了近1.39亿美元资金。
今日,印度自行车出租车聚合商Rapido表示,已经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5200万美元,并希望借此在由Ola和优步主导的南亚市场中寻求发展空间。
4月28日消息,据Tech in Asia报道,印度摩托车运营商Rapido于近日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包括WestBridge Capital、Nexus Venture Partners、Motherson及现有投资者。此次募得的资金将用于简化Rapido的运营,并更好地与Ola Bike和Uber Moto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Rapido联合创始人Aravind Sanka曾表示,共享摩托车能有效缓解印度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问题,并能够解决人们日常通勤“最后一公里”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