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转身!一份财报,看清了阿里可怕的一面!

电商君
2021-08-06 09:29

在不确定性笼罩着整个互联网的时刻,又迎来了财报季。

8月3日晚,作为首个收到巨额罚单的巨头,阿里率先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根据阿里巴巴的财年计算方式,此次财报实际指的就是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

就在公布财报的当天晚上,阿里还宣布了另一个重磅消息,原先100亿美元的回购总额将提升为150亿美元,如果最终完成,这将是阿里史上最大规模的股份回购计划,也将创下中国企业的最高回购纪录。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反垄断监管与调查的不断收紧,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栽了跟头,体量庞大的阿里首当其冲,业绩压力与舆论压力纷至沓来。

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具体透露出的信息上,这份财报的意义都非比寻常,从中可以发现一个试图完成进化的阿里巴巴。


一、与时俱进,巨头转身!

过去半年,阿里巴巴走得战战兢兢。

内有国家反垄断调查的数次约谈,在主要业务被纳入监管轨道,收到巨额罚单后,阿里的业绩受到明显影响。

format-jpg

外临京东、拼多多的同行竞争压力,还有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平台,不断试图切割流量的触角。

更让阿里觉得惊惧的是,2020年底,拼多多以7.88亿的年活跃用户,首次超过淘宝,行业宝座的位置被人动摇,外界更觉得阿里四面楚歌,消极评价到处传播。

从此次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来看,阿里营收增速放缓,不及市场预期,外界的犹疑势必还将存在一段时间。

今年阿里二季度的营收为人民币2057.40亿元,不及雅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2103亿元。

增速上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但环比放慢了10个百分点,仅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增速持平。

在利润表现上,今年二季度的净利润为434.4亿元,虽高于市场预期的293.31亿元,但对比上年同期的475.91亿元,同比下降8.7%。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仍十分赚钱。

format-jpg

净利润的下降,必须考虑到在增长性业务以及蚂蚁集团业绩的影响,今年二季度,阿里共缴纳了91亿元的罚款,因此净利润的下降,并不直接意味着阿里盈利能力的下降。

针对上一季度,因反垄断遭受巨额罚款,阿里出现首次亏损的窟窿,在本季度,被阿里成功的找补回来了。

逆风飞翔中重新恢复盈利,这绝非一件易事。那么阿里都是在哪些方面,补上这个窟窿的呢?

在阿里巴巴的各项业务板块中,核心电商板块保持稳健增长。

淘宝天猫平台月活跃用户单季增长1400万至9.39亿;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用户增长至超1.9亿。

format-jpg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官网)


跨境及全球零售方面,今年二季度实现108.00亿元的收入,相较2020年同期70.12亿元增长54%。

而得益于跨境订单和国际零售业务订单量的快速增加,菜鸟网络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剔除内部关联交易收入后,本季度收入116.01亿元,同比增长50%,同时菜鸟裹裹的订单量,也同比增长63%。

新零售是此次财报中最突出展示的业务线。阿里巴巴的社区商业平台商品交易额环比增长了200%,首次并入财报的高鑫零售,线下门店已达235家,线上订单同比增长了28%。

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是阿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的重点,此次由饿了么、高德、飞猪组成的本地生活业务,备受期待。

format-jpg

尽管饿了么同比超50%的订单量增长成绩亮眼,但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期间的影响,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是否已真的形成合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这个营收增速和利润均不乐观的财报季,当然不能与全盛时期作比,但在多赛道多引擎效应以及多元化布局的推动下,透露出阿里走上了自我革新之路的关键信息

各方面布局开始握指成拳的阿里,在谋求营收增长的“多端策略”上,尽管尚未取得显著效果,但也已初见成效。


二、淘宝下降,阿里云承压

阿里正在做的一件事是:试图降低对于淘宝的依赖。

放眼全球,在用户数上,二季度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至11.8亿,包括9.15亿国内用户和2.65亿的海外用户。

在用户增速上,相比今年3月底,共新增了4500万用户,其中,中国零售市场的月度活跃用户在9亿用户的基数上,也可喜的增长了1400万。

阿里如今的体量是任何电商平台都难以比肩的。

然而这同时意味着流量危机的到来。

9亿多国内用户意味着,阿里基本覆盖了全国拥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条件的,几乎全部主流消费人群。

在国内市场基本开拓完毕的情况下,用户增长乏力的阿里,只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寻找增量。

format-jpg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官网)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二季度海外用户增速非常快,在新增2500万人后达到2.65亿,在这次的新增用户中,贡献了56%的占比。

除此以外,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阿里现在布局的是“多端策略”,即通过对于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不同需求的捕捉,形成一个手机端APP矩阵,以此打破淘宝天猫的流量困境。

去年3月正式上市的“淘宝特价版”,就是一个获得了检验的典型例子。这款主打性价比的APP,是淘系电商布局下沉市场的关键棋子,光是二季度,就为阿里带来1000万的新增用户,成为过去一年淘系最大的业务增量之一。

这一结果也反应在财报中,以淘宝为核心的收入占比,在阿里巴巴总收入中的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6%降为39%。

曾经通过一个淘宝,去满足所有需求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更加细分和差异化的打法,将能够使人群获得更加精准的服务。

云计算是阿里巴巴一条早已公开的第二增长曲线。

近些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对云计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截至目前,阿里云都是国内云计算领域无可争议的第一名,二、三名的位置则在华为云与腾讯云之间摇摆不定。

这个潜力巨大的增长引擎,在第二季度为阿里云带来16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9%,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此外,第一次被纳入阿里云的钉钉,也成为一大看点。

但阿里云本财年的业绩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来某大客户受限于环境因素改换了供货方,停止了阿里云的服务,二来在线教育行业刚刚经历地震,导致云计算业务收入增速开始放缓。

format-jpg

云计算已成为商业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大赛道,其业务价值将随着时间的积累日益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同时,如何面对类似前述提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将是阿里巴巴第二增长曲线维持稳定增长需持续面对的考验。

总的说来,阿里多元化布局,降低淘宝依赖度的做法,就好比为自己又多配了几个引擎,而多年沉淀的阿里云,服务各行业的数字化,将在未来成为阿里的重要增长来源,承载着阿里对另一片蓝海的展望。


三、增长不能停!

此时阿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外界最关心的莫过于:阿里接下来会怎么做?

电商业务增速放缓之际,迫切寻找新增长点的阿里巴巴,眼下正试图完成一场进化:一方面是对于多元化的布局,另一方面是对于高潜力业务的重视。

首先,这些新的业务,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年轻人来贡献创造力、提供新的视角。

去年以来,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军备竞赛就愈演愈烈。

上周,阿里巴巴正式开始2022届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这是阿里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校招,涉及113种岗位,其中45种都是首次招聘应届生。

format-jpg

(图片来源:bilibili“阿里巴巴集团招聘”)


相比于马云在任CEO时,对校招人数每年不超过300的严格控制,如今的阿里,相对于招一个经验老到,但或许不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P7/P8,似乎更乐意招聘几个刚毕业,具备拼搏精神的P4/P5。

其次,手拿钞票的消费者,才是阿里的最终目标。

在早已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消费者、商家、品牌都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权,阿里回归用户的改变愈发急迫。

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高层多次提到“用户含金量”、“用户体验”等词语。张勇表示,面对细分用户的细分需求,未来推出更多针对细分场景的产品,将是阿里的一项重要命题。

format-jpg

(来源:bilibili李荣茂)

在财报电话会议问答环节,有人就此前此前网传“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向张勇提问。

张勇如是答道:“平台之间用户、信息、数据的循环一定能带来社会价值。如果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一定能够带来新的改革红利。”这一积极信号的释放,又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今年或许是阿里巴巴被最多讨论未来前景的一年吧。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15日消息,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本季度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经调整EBITA为405.61亿元。淘宝天猫双11大促GMV强劲增长,88VIP会员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阿里收入较前几个季度加速增长,公共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五季度三位数增长。
5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于3月底启动的改革计划正在快速高效推进。宣布,阿里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菜鸟、盒马启动上市计划,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六大业务集团正式成立董事会。根据阿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已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批准盒马启动上市流程,预计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
8月4日消息,在2022财年第一季的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服务失去大客户的影响会持续到财年结束,直到其国际业务完全脱离阿里。此外,在线教育的行业整改也会影响到阿里的营收。据阿里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阿里营收160.51亿元,同比增长29%;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经调整EBITA利润扩大至3.4亿元。
随着阿里的发展,阿里巴巴的电商基因底色发生改变。
3月4日消息,《电商报》获悉,日前中国厨卫企业万和与阿里、钉钉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万和成为成为厨卫行业首个专属钉钉客户。根据协议,万和将依托专属钉钉,实现营销端和供应链端数字化,推动全国8000多家B端、15000多个销售网点上线。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显示,阿里营收达161亿元,调整后EBITA盈利2400万元。这是2009年成立以来,阿里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2月24日消息,阿里巴巴今日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 ,营收为人民币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人民币192.24亿元,同比下滑75%。显示,第三季度阿里总收入264.31亿元,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收入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20%,稳健增长主要来自金融及电信行业推动。
11月19日消息,阿里巴巴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业绩。显示,该季,阿里计算业务营收为200.07亿元,同比增长33%,超过市场预期的190.86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为3.96亿元。这是阿里首次季度营收超过200亿元,也是自去年Q3扭亏为盈以来,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主要是由互联网、金融服务和零售行业的客户收入强劲增长所推动。
2月25日消息,阿里发布后,阿里系第一个论坛将于2月28日召开,由阿里达摩院主办,主题为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官方议程显示,达摩院首席科学家将做《从Deepseek创新看RISC-V的机遇》的主题演讲,还将发布玄铁RISC-V群“芯”。昨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8月11日消息,阿里巴巴昨日晚间发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显示,阿里巴巴第一季度营收为2341.56亿元,同比增长14%;Non-GAAP净利润为449.22亿元,同比增长48%。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勇,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CFO徐宏,淘天集团CEO戴珊等高管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8月3日消息,阿里巴巴今日发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阿里营收160.51亿元,同比增长29%;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经调整EBITA利润扩大至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