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财报细节,揭密推动共富的“京东密码”
用一句话总结京东集团2021年Q2财报,就是:该高的高,该低的低。
员工基数高:万万没想到,京东集团今天的总员工人数已接近40万人,较去年同期新增了近12万人,京东已成为员工数最多的民营企业。一年“扩军”12万,也让人看到京东集团在为地方解决就业,以及提高员工薪酬、福利方面的决心和“自觉”。
技术研发高,2017年初确定全面向技术转型的路线以来,京东体系在技术上的投入达到惊人的近700亿元,投入之大在整个电商行业位居前列。
用户基数高:过去的12个月,京东集团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32亿,比去年同期净增了1.15亿,单季新增3200万用户更是创下了京东历史最高增量,其中超过70%的活跃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被送达三至六线城市。这说明,京东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下沉市场的新消费者的吸引力还在持续加大。
全方位的巨额投入自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表现,财报显示,京东集团2021年Q2的经营利润为3亿元人民币(约4,660万美元),放在过去,这样的利润并不算高。
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京东集团交出的这份“另类”财报还是包含了更多可以解读的内容。
利润走低,却因三个细节被点赞!
单季度收入高达2538亿,经营利润却仅为3亿,这样的利润表现远远低于其他平台型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但是,京东集团本季度利润表现如此“反常”,却因为三个“乱花钱”的细节被网友纷纷点赞!
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我们来看一下过去的一季里,京东集团的投入都流到了哪些地方?
首先,京东集团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没有底线”。
京东的配送服务如今越来越快,服务质量越来越稳定,很多人对此感同深受,而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是京东物流服务“快到不可思议”的最大支撑。京东物流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有多大?作为电商领域的“基建狂魔”,如今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着12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放眼整个行业都是首屈一指;更让人惊叹的是,仅仅在过去的一年中,京东物流就新增了450个仓库,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十年的增长总量,也就是说,京东物流只用了一年,就把当初10年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给追平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京东物流还主动把部分投入花在了其他平台不愿碰的“亏本买卖”上:将京东物流服务延伸到比“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蜀道还要边远的西藏。今年6月初,京东物流启用了西藏的首个大型智能物流仓,让西藏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服务。
除了浩大的物流基础投入,今年第二季度,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京车会、京东大药房、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等各项实体业务齐头并进,京东集团的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像八爪鱼一样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并且通过开放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如今,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通过京东打造的C2M反向供应链提升了新品开发能力,预计三年后这个数字将增长到10000家。
其次,京东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一直都不遗余力。
在技术投入上,京东也是业内有名的“拼命三郎”:早在2017年初,京东就确定了全面向技术转型的路线。四年半来,京东体系在技术上的投入达到惊人的近700亿元,由此带来的技术成果斐然:京东物流获得超过500项无人配送领域相关专利;在末端配送环节建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和运营的完整体系;全自研技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快递车已在全国超10个城市投入运营;此外,京东云推出的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
持续的技术投入也带来了京东运营效率的提升,给消费者带来臻于至善的服务体验:第二季度,在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的库存周期明显缩短,履约费用率则进一步下降。比如说,通过可操作百万级SUK的北斗新仓,履约时间将缩短2-3小时。
还有,大规模创造就业岗位,踏实提高员工薪酬福利。
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替代人,而是更好地服务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会增强,这也是京东集团在新的季度“扩军12万人”的逻辑。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新增了这么多人,京东员工的待遇也没有落下: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为26万一线员工支付的月平均工资支出超过1.1万元,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和个别平台在保险、福利上能少就少不同,京东为所有物流小哥提供了六险一金。不久前,京东宣布:今后两年内,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此外,京东还为员工提供包括"安居计划"、员工救助基金、春节期间加班员工子女团聚补贴在内的一系列福利。
综合来看,由于扩大就业、提高员工薪酬福利、加大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并且坚持让利于供应商和消费者,和其他平台型企业相比,京东集团始终保持低利润率运营,所以,新的季度京东利润有所下滑,钱用到哪里,很多人都是看在心里的。
京东的底色:新型实体企业
以上三个细节,让很多人看到京东的底色,它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互联网企业,而是新型实体企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而京东集团的定位就是实打实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首先,京东根植于实体经济。
京东最早是从中关村的线下几平米的小柜台起家的,从创立至今,京东就一直是实体企业。特别是经过18年的经营后,京东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并通过开放自身的数字技术和能力为几百万合作伙伴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可见,京东的根一直都深扎在实体经济之中。
其次,京东成长于实体经济。
目前,京东拥有近40万员工,服务着5亿多消费者,和超800万活跃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伙关系,其中超9成的世界500强企业都选择了和京东合作;而且,京东目前运营着900万自营SKU,在全国拥有几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涵盖了多种线下业态,京东正在全面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最后,京东服务于实体经济。
在自身的实体体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京东也依托自己强大供应链、物流、运营等一整套服务能力服务于全国实体经济。比如说,制定“奔富计划”,为西藏47个县打造了农村电商运营及产业服务体系,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诸多致富机会;凭借着供应链优势以及数字技术能力,为汽车、能源、机械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极大助力;通过开放京东物流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帮助5.9万家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等,这些都是“以实助实”的表率,促进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说,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决定它的上限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根植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京东,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京东也在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重建。
助推共同富裕,企业应有所为
京东只是一个缩影,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身实体、创造大规模就业、推动“实体立国”战略落地,最终实现所有中国人“共同富裕”远景目标。
进入2021年以来,互联网反垄断、全面叫停课外培训、房地产政策收紧等,这些看上去不相干的行业整改,都指向一个方向:全面推进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
我们说,财富的初次分配是合法的去赚钱,这是市场机制决定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财富的二次分配是指通过税收或社会保障的手段进行再平衡,也就是说,过去,在衡量一个成功的企业时,我们比的是谁的资产更多,未来,我们比的是谁交的税多,谁给员工的福利多。
比如说,京东为26万一线物流小哥提供六险一金,持续提高几十万员工的薪酬福利等;财富的三次分配则是道德驱动的捐赠行为,在这方面,京东更是行业表率。我们知道,在京东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全国任何地方发生灾难,京东临近库房的管理者都无需汇报,即有权捐出库房里灾区所需要的物资。所以,每次灾情发生时,京东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这次河南水灾,京东也是第一时间从距离最近的仓库紧急调拨20余辆京东车队,运载大批防汛物资和生活物资紧急驰援受灾地区。
共同富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从个人到企业都是共同富裕的受利益者,也是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入,我们会更快地见证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