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首份隐私保护计算应用报告
11月18日消息,今日,在2021(第七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了《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报告》指出,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已具有初步的应用探索,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份关于隐私计算应用研究方向的报告,由中国信通院和蚂蚁集团牵头,从三大应用场景展开,收录了蚂蚁集团隐私计算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案例。该《报告》聚焦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产业落地缺乏参考的问题,对数据、数据价值、隐私保护计算如何助力数据价值释放及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场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探索。
金融场景方面,《报告》提出,每年欺诈风险导致的银行业受损金额高达近千亿美元,国内银行每年因欺诈风险损失的金额也高达上百亿元。隐私保护计算平台为银行提供了外部大数据安全融合能力,提升了银行的大数据风控应用能力。
基于此,《报告》举出一个案例,该案例帮助银行联合了包括工商、税务、水电、司法、电信、征信机构等十余家跨行业数据源提供的上千个数据维度的外部大数据进行小微企业风控。在基于这些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原有的1.81大幅下降至0.38,提升了银行的大数据风控应用能力。
图片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
医疗场景方面,《报告》举例,由某三甲医院牵头,在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在不分享明文数据(个体基因数据)的基础上,支持强直性脊柱炎的GWAS分析。该方案基于隐私保护计算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新框架,使用了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安全联邦学习方法,整个数据共享的过程从始至终对患者信息进行保护。
政务场景方面,《报告》举例,某科技公司联合电力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安全计算平台,集成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配电网协同发展的电力场景安全计算解决方案。通过电力联邦学习算法建立城市电动汽车负荷分析与预测模型,成功支撑了充配电网的协同布局规划。
据悉,会上,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林美玉对该报告进行了现场解读。林美玉表示,数据的价值释放需以明确数据、数据价值、数据特征等相关概念为前提。现阶段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电子政务等领域已有一些落地尝试。但由于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全成熟,隐私保护计算在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此外,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也在大会主论坛做了关于隐私计算的主题演讲。韦韬认为,隐私计算是保障数据流通价值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隐私计算实现“可算不可识”是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关键。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