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不要赚钱要种地!一场巨变正在发生

大佬说
2021-12-23 15:16

陈磊的花名是土豆。

憨厚老实,质朴和气。让人几乎忽略了他兼任着拼多多的董事长和CEO,掌舵一家中国上升势头最凶猛的电商平台。

隔壁阿里有风清扬、逍遥子,金庸武侠世界里武功最绝顶的高人。为什么陈磊取了这么个农产品名字?

format-jpg


一、拼多多的农业梦

8月24日,拼多多发布了陈磊就任拼多多董事长以来的第一份季度财报。土豆的前世今生,都写在其中。

二季度,拼多多营收2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比较拼多多一季度239%的逆天增速,淡季的数据衰落可见一斑。

但相较阿里巴巴和京东徘徊在30%左右的营收增速,拼多多的成绩还算亮眼。

营收背后,是拼多多第二次实现季度盈利。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本季度的运营利润为20亿元。

但陈磊同时强调,这次盈利只是昙花一现。盈利主要原因是来自于淡季拼多多营销费用支出的大幅减少。

而赚来的钱,连同之后几个季度可能的利润,都要投入新设立的拼多多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

format-jpg

该专项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从来都只听说过拼多多把iPhone价格打下来的百亿补贴。这次的百亿农研,能否让广大消费者直呼“真香”?

2019年,拼多多实现了万亿GMV,服装与快消品占到了50%的比重,而农产品不过13%。从古至今,农业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农产品天生受到周期性的制约。而且洪水、干旱、高温、低温、虫害,甚至政策变化、外交状况,太多因素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较低的客单价、生鲜的保质、物流的损耗也制约着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但身为拼多多董事长与CEO的陈磊,甚至在电话会议里清楚明白地强调,拼多多是一个定位于“以农业为核心+杂货”的平台。


二、接地气的互联网人

陈磊不是一个从田地里走出来的人。事实上,他是中国最早一批走进互联网世界的人。

format-jpg

1996年,匈牙利举办了第八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陈磊正在福建师大附中的理实班读高二。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陈磊从小就是班上成绩最优异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依着预想的人生轨迹,他顺利被选拔进了当年的中国代表队。

举国选出了四个人。其中一位功成名就得早,搜狗的CEO王小川。王小川是当年个人成绩第二,陈磊则是第四。中国队四个人都拿到了属于前20的个人金牌,还捧了一块团体金牌回国。

format-jpg

第二年,奥赛金牌在手的陈磊,很自然地保送清华。在这一年,陈磊的福建老乡王兴也保送进了清华的电子工程系。

陈磊清华毕业后,又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博士。2002年的夏天,陈磊去车站迎接中国新生,他遇到了一个学弟,两个人一见如故,学弟名叫黄峥。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教授如今是微软数据管理的CTO,拉古·罗摩克里希纳(Raghu Ramakrishnan)两个人很快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合作。两年间合作了3个项目。

format-jpg

黄峥读的是硕士,比陈磊先了两年毕业。在段永平的建议下,黄峥进入了谷歌。两年后,陈磊毕业,循着学弟黄峥的路径,也欣欣然加入了谷歌。

两年时间,谷歌已经隐然有了雄霸互联网的趋势,黄峥也晋升为资深工程师。他俩在谷歌继续维系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吴军博士的一个项目,拿到了“检测名称实体和新词”的专利。这项专利至今还是搜索、翻译和语音识别领域的重要基石。

得益于谷歌股价的飞涨,黄峥毕业三年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他选择了自己创业。很快,陈磊也从谷歌辞职,选择和黄峥联合创业。

此后黄峥的每次创业,欧酷网、乐其电商、新游地、寻梦科技,如今的拼多多,陈磊都是那个幕后的首席技术官CTO。

故事说到这里,土豆却还没有出场。陈磊都还是一个国际化的互联网大佬,看不到他和土地的联结。


三、技术、产品和土地

这要从他的技术说起。

中国顶尖的产品人梁宁曾对拼多多的搜索推荐机制大加赞赏。她上淘宝搜索“无锡排骨”,淘宝的关联推荐就是“无锡排骨”的各种品牌和规格。

format-jpg

而在拼多多上搜索“无锡排骨”,那在“三凤桥”等品牌之外,拼多多还会推荐同属罐头产品的“四喜丸子”。

这看似是件微不足道的细节。但这背后是不同的技术路径。淘宝在做关键词关联,把“三凤桥”等品牌和“无锡排骨”这一商品想关联。

而拼多多则在做用户理解。购买无锡排骨的人群,很可能乐于接受这些包装的肉类食品。在购买无锡排骨的人群中,很可能存在一群人同时也喜欢“四喜丸子”呢?拼多多试图理解用户的搜索动机和偏好。

陈磊就是这个搜索机制的幕后功臣。他主导了拼多多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增强拼多多对用户的理解、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黏性立下了汗马功劳。

拼多多一直为提现机制恶意利用人性而饱受批判。而在搜索上,技术体现出它的温情一面。

format-jpg

虽然还是为了促进卖货,但好歹它开始试图理解用户。

而深入分析了拼多多从早期到现在的用户,陈磊一定很了解它的很大部分活跃用户,对价格十分敏感。

2015年4月,在拼多多上线前5个月。黄峥和陈磊,做了社交电商的第一次试水“拼好货”。

拼好货以拼单为切入点,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请好友进行拼单,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单就会生效。拼好货瞄准的第一个阵地,是水果。

凡是有过网购水果经历的人,一定都有些不愉快的体验。订单被物流耽搁、水果品质差、烂果坏果率高......

format-jpg

这些坑黄峥和陈磊都一一踩过。不是供应链突然出现问题,货品短缺,就是交易量暴增,仓库直接爆仓。结果就是水果狂烂,退货退款。

土豆耐储藏、耐磕碰。是生鲜产品里最好“伺候”。它太普通了,深入在每个人的日常饮食中。它也太廉价了,永远是最便宜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

陈磊虽然是做技术的,但他从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一、二线城市被淘宝和京东瓜分,拼多多的机会在五环以外的下沉市场。

土豆的根茎埋在土里,从枝叶难以判断地下的情况。从东北到西南都能存活、生长、收获。于是陈磊选择了做拼多多的“土豆”。这是他未来都要打交道的作物,也是他成长和耕耘的土地。

“中国相对传统的农业领域,恰好到了迫切需要技术寻求改变的关键时刻”。

曾经网页版的偷菜种菜,到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对作物天然有着爱好。

format-jpg

而拼多多成立之初,陈磊就领头创立一套“农地云拼”的技术体系。

从陈磊自己,到拼多多所有从事农产品相关的员工,都要“跟着农产品走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

据拼多多内部员工透露,即使去年接任CEO后,陈磊也没有放弃过在各个农业产区的亲身调研。

如果你去拼多多的总部晃悠两圈,一定能很果断地认出农产品部门的员工——因为他们比其他部门同事都黑了两个度。


四、下沉市场的两头

田间地头,有农产品,也有农人。

下沉市场是拼多多的伟大发现。城市人发现拼多多许多低廉到难以置信的白牌商品,都惊讶地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2020年 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编辑会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他们发现了拼多多。就像早年的淘宝,把远处的商品,用便捷的方式、低廉的价格拉到了近处。

就像黄峥所说:“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纸用,有好水果吃。”

而陈磊要做的不止于此。

光赚低收入群体的钱没意思,他还要让他们有钱可赚。

农产品的价格长期被压在低位,在农村当地的收购价极低,而农民在产品销出去时被中间的流通环节夺去利润。当他们拿到自己出售农产品获得的现金,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又要被农村与城市间的流通环节加一道价。

format-jpg

流通环节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农民承受的每一次砍价、加价,都发生在他们本就微薄的收入之上。

种种困境,陈磊很清楚。“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滞后、线上渗透率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

而“农地云拼”让过程中的鸿沟,有了弥补的可能。农民通过“农地云拼”,可以接到全国各地的订单。甚至连一斤、两斤的散单都可以发货。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货走得比订单更快了。

原本的电商模式,是农民的土地生产出农产品,然后各级渠道前来收购,进而流向电商和消费者。这个流程拉得越长,农产品越会面临滞销的困境。最终到手的商品越难得到保证。

format-jpg

而拼多多的方法,是三管齐下。

一方面,先从消费者处收集信息,加入大数据的预测,传递给供应链和农户,指引、帮助农户确定自己需要投入的产能。

另一方面,类似京东的模式,根据大数据提前把商品部署在附近仓库,等待消费者下单,从而实现当日达、次日达。拼多多在消费者下单前,提前进行农产品到分拨仓库的运送,等到订单一下,原来的流程已经提前走完了一大半。

三是改变过去农产品快递包裹“苹果和拖鞋混在一起”的状况。打造全新农产品物流体系。能做到让快递物流“送手机下乡,运苹果回城”,实现农产品专列运输,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format-jpg

中国的田间地头,一直盛行着小农经济。没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陈磊主导的拼多多农业模式,让互联网的春风真正吹进了乡村,也使得拼多多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服务和链接的农民数量超过1600万。

他们手上客单价和利润率双低的农产品,不必去支付直通车和坑位费的天价,而是通过去中心化的分配机制,和四喜丸子一样,推荐给爱好无锡排骨的消费者。


五、土豆的未来

黄峥说自己想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想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控制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可控地、可标准化地提升有益的微量元素。

陈磊提出的“百亿农研专项”,就是对黄峥理念的延续。

“淘特”与“京喜”是阿东挺进下沉市场的尝试。向上,拼多多暂时拼不过对手固若金汤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天罗地网的物流体系。那就只有向下,扎根土地,让农业成为自己的护城河。

算法要有价值观。技术,始终应该是人的延伸。拼多多需要土豆,乡村里的土豆、大米和苹果也需要拼多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表示,辞任董事长后,个人名下股票将继续锁定3年不出售。用户规模接近8亿大关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4亿,较上一年底的亿同比增长35%。两项数据均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亿元,对比上一年同期为亿元。2020年,多多投入研发费用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8%。截至目前,有1200多万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对接全国的消费者,其中包括百万级建档立卡户。
3月17日,多多发布了最新财报,截至2020年底,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亿,正式超越阿里,成为了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原因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宣布了自己“退休”的消息。财报发布当晚,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接棒。2019年,多多因为百亿补贴亏损严重,导致股价跌幅一度超过20%,但却还是选择了坚持到底。
8月6日消息,从多方信源获得的信息显示,多多正在秘密筹备一个出海新项目。据一位接近多多的人士透露,多多为此专门成立了出海项目组,目前尚不确定该项目向谁汇报,不过在此之前,出海业务对外亮相的是多多CEO。另一位内部人士也坦言,“多多的新出海项目还在调研、保密的阶段,暂时还没什么资料。”据悉,目前,多多的出海新项目团队已经在接触跨境电商头部卖家,并试图劝说他们加入合作。
4月25日消息,今日,多多董事长兼CEO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演讲称,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演进。认为,在城市化、人口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趋势下,在未来十年内,很多农民将退出农业生产。这一趋势会使中国农业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多多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在电商行业占比最高。
8月26日消息,多多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多多实现营收971亿元,同比增长86%。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表示,今年以来,电商行业竞争加剧,平台将扶持新质商家,减免优质商家手续费,持续提升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完善生态治理,以应对日渐加剧的行业竞争。
4月11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昕表示会加快发展“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鼓励电商平台、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而且会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力争全年推动全国大中城市新增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2000个、其中供销系统1000个,而且要建设绿色分拣中心200个。
5月7日消息,近日,全球一站式出海合规服务平台海集团正式成为法国电商Cdiscount官方推荐的第三方税务服务商。此次合作,海集团可为Cdiscount中国卖家提供从标准化合规服务到定制化合规方案设计的全方位服务。Cdiscount成立于1998年,是法国本土第一大电商平台,目前月访问量超2400万,拥有1300万活跃买家。
近日,全球一站式出海合规服务平台海集团正式成为东欧地区最大电商平台Allegro平台官方推荐的第三方合规服务商。
8月23日消息,近日,全球一站式出海合规科技平台海集团与专注为全球B2C、B2B电商提供独立站SaaS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店匠科技 达成合作。据介绍,海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出海合规科技平台,集团旗下拥有跨标云、跨税云、卖家成长、Sellerwant卖旺等知名品牌,提供知识产权、税务合规、产品合规认证、海外工商、财税合规等业务。
3月28日消息,海集团近日入驻Shopee服务市场,借助Shopee在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领先优势,为通过Shopee平台出海的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出海合规服务,从而帮助更多中国制造走向海外。本次合作,海集团将聚焦为Shopee服务市场的商家提供东南亚商标注册服务,包含知产产权规划、国际商标注册、外观专利等。
大佬说
汇聚大佬真知灼见,看商界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