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转让优酷,“中国第一视频网站”重新上位!

电商头条
2022-01-21 09:34
一、阿里转让优酷股份,从“子公司”到“孙公司”!

重磅!

阿里文娱转让优酷!

天眼查资料显示,1月18日,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退出股东,新增股东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100%。

format-jpg

阿里转让,土豆接盘。

这一波操作,实属把大家给整糊涂了。

土豆网竟然还活着?之前不是优酷收购了土豆吗?最后赢家竟是土豆?

事实情况是,阿里退出了优酷,但又没完全退出。

天眼查资料显示,阿里文娱全资控股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里是土豆的最大股东,土豆则是优酷的最大股东。

format-jpg

所以兜了一大圈,优酷依旧属于阿里文娱。只不过,从子公司变成了“孙公司”。借用一个不恰当但是好理解的比喻,阿里是爷爷,优酷和土豆则是轮流当对方的爸爸,这一次终于轮到土豆了。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土豆和优酷这波变更也算是风水轮转了。

同时,阿里文娱也出面回应,此次优酷发生工商变更系内部正常调整,阿里并没有退出优酷。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优酷和阿里文娱还发生了一些变化。

去年年底,优酷电影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退出,新增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100%。同时,优酷转让酷漾文化股权,阿里文娱接盘。

同时,杭州优酷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成立,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退出、转让、新增过后,阿里文娱和优酷依旧深深绑定在一起。只不过,原本属于两个人的电影,如今却多了土豆的姓名。

这一波腾挪转移,局外人或许有点晕,但也说明了资本是个圈,但阿里始终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玩家。

二、土豆接盘优酷,牵出一段收购往事!

土豆网竟然还活着?

相信很多人都跟笔者一样疑惑。

答案是活着,但却不是当初的模样。如今的土豆是一个短视频平台,“召唤全球优秀短视频”成为了它的新使命。

format-jpg

作为曾经的中国第一视频网站,土豆的现状不免让人唏嘘。

土豆和优酷的故事,则要追溯到2005年。

2005年,王微创立土豆网。紧接着2006年,古永锵成立优酷。

随后五年,以土豆优酷为首的视频平台展开激烈角逐。直至2010年,优酷抢先一步登陆美股,土豆也在2011年上市。

但很快,土豆和优酷在2012年选择合并,以应对新崛起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它们一个背靠百度,一个背靠腾讯,合并后的优酷土豆感受到了浓重的危机感。

三年之后,优酷土豆找到了靠山阿里。2015年,阿里收购优酷土豆。自此,中国长视频迎来三足鼎立局面,爱优腾也成为BAT巨头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工具。

令人唏嘘的是,优酷土豆双剑合璧、强强联手,却并没有保持原有的优势。从前的行业老大和老二,却在合并之后沦为了老三。

format-jpg

对于土豆的边缘化、优酷的退步,很多人将其解释为“阿里大文娱战略的又一次滑铁卢”。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虾米音乐才刚刚退场。

阿里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优酷在内的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收入80.81亿元,上年同期为80.66亿元,同比几乎无增长。

这意味着,阿里大文娱似乎陷入了增长窘境。具体到长视频行业,更是不赚钱反烧钱的典型。

去年,媒体报道爱优腾十年之间亏损1000亿。由于优酷和腾讯视频并无独立财报,所以我们看看同行爱奇艺的亏损情况。

统计显示,从2010年成立至今,爱奇艺已连续亏损11年。去年12月,爱奇艺甚至出现史上大规模裁员,裁撤比例在20%到40%,部分部门甚至出现全员裁撤的情况。

爱奇艺的亏损,折射了长视频行业的集体窘境。更何况,单内容出圈程度而言,爱奇艺表现要好过优酷。

基于长视频亏损现状,优酷也好不到哪儿去。

不过最近,优酷倒是有所创新,率先上线分账剧,采取“播后订级”模式,将内容收益决定权交给观众。作品播放效果越好,分账单价越高。优酷此举给了优质内容更多赚钱空间,观众投票也更利于刺激影视行业追求质量,改善畸形的内容供给生态。

如今,优酷和阿里之间隔了一个土豆,间接控股背后不是嫌隙,反倒是新的空间。或许,优酷和土豆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三、关闭、转让、出售……阿里大文娱倒计时?

阿里文娱战略奉行两个“H”目标,一个是健康(Health),一个是快乐(Happiness)。

在马云看来,这将是中国人未来最缺的两样东西。如今马云虽然隐退了,但阿里的战略布局中却处处留着马云的影子。

阿里大文娱,是马云执掌时期对阿里文娱事业的构想。

早年,马云在演讲时提到:“大文娱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我们给大文娱的时间是11年,中国有好多人都不开心,目前阿里大文娱没有赚钱的目的。”

如果从2013年算起,11年之期已经进入决战阶段。2020年,王兴曾在饭否直言:“阿里放弃大文娱已经是一件可以倒计时的事了。”

如今来看,王兴的话或许说对了一半,阿里大文娱的确进入了一个倒计时阶段。

format-jpg

2011年,阿里大文娱接连发生重大转变。

2021年1月,虾米音乐关闭,网易云音乐代替虾米进入淘宝88VIP体系。

9月,阿里在浮亏23亿的情况下,退出芒果超媒。10月,报道指出蚂蚁卖出财新传媒全部股份。

今年1月初,媒体报道,阿里出售29.6%微博股份。没多久,张勇退出微博董事会,而张勇此前就职微博董事会长达7年。

关闭、退出、转让、出售一系列动作背后,阿里大文娱越收越紧。这似乎也预示着,阿里大文娱从扩张期迈入整合期。

最后,说一句大家最关心的,你的88VIP必然会跟优酷会员打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16日消息,企查查资料显示,北京传媒有限公司昨日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电影摄制服务、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电视剧制作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月20日消息,针对“阿里文娱退出股东”一事,1月19日晚间,阿里文娱回应称,系内部正常调整。天眼查信息显示,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李巍,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近日该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原全资股东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退出,新增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股东,持股100%。
1月19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原全资股东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退出,新增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股东,持股100%。资料显示,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李巍,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开发;票务代理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零售等。
3月26日消息,今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宣布,上海阿里巴巴影业 与土豆于2021年3月26日订立广告服务及IP商业化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为期两年。
7月5日消息,有市场消息称,随着阿里巴巴集团继续深入推进架构重组计划,该公司正在探索其视频娱乐资产的可能选项。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对视频流媒体平台和土豆展开战略评估,考虑选项之一是将这些资产注入阿里影业,扩大这一香港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相关审议尚处于初期阶段。阿里还可能探索其他选项,包括视频平台单独上市,也可能不推进任何交易。对此,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属实。
2月1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杭州磨铁娱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魏子熙,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演出经纪、营业性演出、动漫游戏开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后者第一大股东为阿里文娱旗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月19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杭州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漆峻泓,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文具用品零售、玩具销售、企业管理咨询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大股东为阿里文娱旗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月29日消息,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予阿里影业“与大市同步”评级,相信未来15日股价将会上升,预计发生机率在80%以上,目标价0.6港元。该行对今年电影业票房复苏持正面看法,即将到来的4-5月假期将成为关键催化剂,相信公司将为主要受惠者。该行指出,鉴于阿里巴巴改组并设立六大业务集团,该行认为阿里对媒体业务有更清晰的高层战略和加强协同作用。而阿里影业与的合作已经初见成效,集团系内其他媒体公司应有更多相关合作。
9月4日消息,阿里影业发布公告,于2024年9月3日,该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联盛世与阿里巴巴控股的合并实体信息订立委托制作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中联盛世成员公司可 订立具体协议,以委托相关成员公司提供委托制作服务。相关中联盛世成员公司根据委托制作合作框架协议应付予相关成员公司的服务费于截至2025年及2026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年度上限分别设为人民币8000万元及人民币1亿元。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