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毕节完成网络零售额11.39亿元

金江
2022-03-10 15:29

3月10日消息,据报道,从毕节市商务局获悉,2021年,毕节市完成网络零售额年度目标11.39亿元,同比增长41.29%。

format-jpg

据介绍,一年来,毕节市电商公共服务形成支撑体系,目前,毕节市建成8个电商产业园区,分别是七星关电商产业园、大方县电商产业园、黔西同心电子商务产业园、金沙义务城电商创业园、织金县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纳雍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威宁县电商产业园、赫章县智慧电商产业小镇。毕节市现有正常运营的农村电商服务站点996个,主要由淘宝、村邮乐购、贵农网、京东、那家网等平台建设。

同时,毕节市加强电商人才培训,2021年毕节市开展电商人才培训60期,共计9887人次,培训主要以返乡年轻农名工、农村小卖部经营者、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员工和社会积极青年作培训对象,邀请专业电商培训导师进行现场理论+实操+训后服务指导的培训模式,便于受训后开展、宣传电商业务。

此外,毕节市开展直播带货主播培训,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主要带货品类有农特产品、化妆品、鞋帽、日用百货等,2021年全年实现直播销售额超1亿元。

format-jpg

图源天眼新闻

目前,毕节市现有电商企业211家,主要在淘宝、一码贵州、拼多多、天猫、京东、抖音、微店、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运营,主要销售腊肉、皂角米、辣椒、天麻、竹荪、面条、肉鸡、蜂蜜核桃仁、土豆皮、土鸡蛋、黑皮花生月饼等本地农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毕节海关首单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模式)报关单通过H2018系统成功申报,标志着毕节9710模式业务正式开通,外贸出口新通道实现新突破。贵州凰冠山茶叶有限公司5.85吨价值约113.78万元的茶叶,将经南沙港以海运方式出口中国香港。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21日消息,“2024年1至4月,贵州黎平网络零售额实现7423.72万元,同比增长13.41%,总量、增速分列全州第3位、第7位,较全州平均增速高8.63个百分点。”贵州省商务厅反馈给黎平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的数据显示。
3月10日消息,据贵州日报从毕节市商务局获悉,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完成网络零售额年度目标11.39亿元,同比增长41.29%。目前,毕节市现有电商企业211家,8个电商产业园区,和966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据了解,2021年毕节市开展了60期电商人才培训,共计9887人次。另外,毕节市开展的直播带货主播培训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2021年全年毕节市实现直播销售额超1亿元。
2月23日消息,《电商报》获悉,据南京日报报道,持续一个月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近日落下帷幕。另据了解,自1月20日至2月18日,河北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市积极参与商务部开展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网上年货节”举办期间,河北全省网络零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贵州全省累计上线产品4万余款,累计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51%。
3月5日消息,天眼查官网显示,近日,贵州茅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传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数字内容制作服务、软件开发、网络设备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等。该公司由浙江昊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据第三方监测机构数据,2024年“双11”期间(10月14日—11月11日),广东惠州网络零售额为120.4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11.9亿元,同比增长5.1%。
6月5日消息,据报道,巴西全国各州及联邦区财政秘书委员会 在本周二一致决定,将对网络零售平台上的境外商品统一收取17%的商品与服务流转税。该政策已于本周四正式递交巴西财政部。“常见税率”是指巴西政府在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境内或跨州交易中,最常见的税收水平。巴西政府表示,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未来巴西的国际网购平台用户在网站或软件上下单时所看到的价格中,就已经包括了ICMS。
宁波市网络零售额前三名的行业分别是3C数码、家居家装、服饰鞋包,占比依次为41.7%、14.7%、14.3%。
2月8日消息,2022年杭州网络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496.3亿元。目前杭州共有电商平台128个,平台网店超过1250万家,“独角兽”企业39家,“准独角兽”企业317家。去年杭州提出“高起点再出发”,打造“新电商之都”,并出台促进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厦门市网络零售额位居福建省第1位,占比达42.3%。双11期间,厦门市网络零售前三实物商品大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厦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3814.8万元,占全省比重为29.1%,位居全省首位,其中,茶叶、滋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额占比达39.4%、36.5%。同时,今年双11有404家厦门企业及573家厦门店铺网络零售额超百万元。
滕州市网络零售前3位商品大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饮料、粮油食品,占比分别为17.6%、16.3%和16.2%,合计占比为50.1%。本次“618网购节”期间,滕州市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76亿元,占枣庄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比重为59.4%,位居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