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过去一年仅三成职场人通过理财投资获取正收益

拾枫
2022-03-18 13:31

3月18日消息,前程无忧于近日面向职场人发起用“薪”理财调查,并邀请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职场人进行了问答,推出《2022职场人用“薪”理财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7.6%的受访职场人月薪(税前)在5001-8000元,8001-10000元和10001-15000元的占比分别为17.1%和12.5%。以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年龄22周岁、硕士毕业年龄24周岁来作为划分,毕业十年对应的31-35岁受访职场人的月薪(税前)仍主要集中在上述的8001-15000元范围内。

format-jpg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报告》数据,31-35岁中月薪(税前)在10001-15000元的占比有20.0%,41-45岁该分布对应占比为30.4%。

但是,36-40岁该分布对应占比仅为12.1%,且相比其他年龄段,36-40岁受访职场人在更高薪酬区间的分布上没有明显的占比突出,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薪酬倒退现象。

《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36.5%的受访职场人选择用薪酬的11-30%进行理财投资,33.8%的选择用薪酬的10%及以下,16.8%的选择用薪酬的31-50%,愿意将半数以上薪酬用于理财投资的占比不足两成。

format-jpg

《报告》同时调查了新冠疫情前后职场人用于理财投资的薪酬百分比变化,结果显示,各百分比区间对应的新冠前后差值均未超过1.5%,由此看来,新冠疫情并未使得职场人选择更加激进的用“薪”理财策略。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受访职场人对于用“薪”理财的亏损预警线设置在“10%及以内”,另有36.3%的相对高风险者选择了“亏损大于等于10%小于30%”。

《报告》显示,27.8%的受访职场人表示过去一年的理财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本,15.2%的亏损小于10.0%,23.3%的亏损10.0%以上。

在投资渠道选择方面,投资门槛低的基金成了职场人当仁不让的首选(占61.9%),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分别占37.7%和23.1%,同时投资三种及以上投资理财产品的职场人不足两成。

format-jpg

当被问及“理财投资为了什么”时,半数的受访职场人把票投给了“为了生活的安全感”,为了满足人生大事(买房买车结婚)的有28.7%,为了购买心仪的大件(电子产品、奢侈品等)的有17.5%。

《报告》最后调查了职场人对于2022年赚钱的预期。有趣的是,即使只有三成职场人过去一年通过理财投资获取了正收益,但仍有29.2%的受访职场人认为“在2022年通过理财赚钱比涨工资更容易”,高于选择“涨工资更容易”的22.4%。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18日消息,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场用“薪”理财调查报告》显示,27.6%的受访职场月薪 在5001-8000元,8001-10000元和10001-15000元的占比分别为17.1%和12.5%。过去一年中,36.5%的受访职场选择用薪酬的11-30%进行理财投资,33.8%的选择用薪酬的10%及以下,16.8%的选择用薪酬的31-50%,愿意将半数以上薪酬用于理财投资的占比不足两成。《报告》显示,27.8%的受访职场表示过去一年的理财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本,15.2%的亏损小于10.0%,23.3%的亏损10.0%以上。
生成式AI对工作改变初显端倪。
前程无忧力资源调研中心针对2024年第一季度薪酬趋势进行了调研。
2月4日消息,前程无忧与阿里云近日签订关于“招聘+AI”的全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基于公共云搭建“招聘+AI平台”,从推荐搜索、AI工程化等方向开展全面合作。同时,前程无忧计划接入大模型,让大模型技术在招聘领域落地。
双方将基于公共云搭建“招聘+AI平台”,从推荐搜索、AI工程化等方向开展全面合作。
1月23日消息,前程无忧51job在近日发布《2024职场加薪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职场员离职率较上年度同期下降,才活跃度进一步放缓。据统计,各行业整体离职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分析行业,房地产景气度持续降低,整体离职率居于首位。同时,餐饮/酒店/旅游行业员流动频繁,高科技行业变革速度快,离职率也处于相对高位。
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6.6%,较上年度下降1.3个百分点,员流动连续两年放缓。
1月9日消息,前程无忧在2023年12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职场2023情绪调查》,1024给了反馈,他们主要来自中国GDP最高的11个城市,男女比例约为6:4。按年龄24岁以下,24~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分了四个组进行比较。有10%的受访者来2000以上的大型企业,多数是国有企业。5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23年的收入好于2022年,但收入增多并没有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体验感改善。身体不适和工作时间的增加让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情绪受伤。
拾枫
抽丝剥茧,瀚自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