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银联网络欺诈率仅为百万分之三十二
3月21日消息,据中国银联官网消息,2021年银联网络欺诈率仅为0.32BP(百万分之三十二),持续处在全球低位水平。
据介绍,“低于30毫秒”,这是银联一体化智能风控系统的实时风险评分响应时间。20年来,银联风控从行业风险防控标准和规则的制定,风险分析处置系统的搭建完善,到构建实时风控能力,产业联防联控,再到新时期推进风控数字化转型,服务产业协作发展,如今,银联已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了“三重四层两翼”数字化风控体系,为支付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守护用户资金安全底线。
近年来,顺应风险形势新变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银联致力于建设一体化智能风控系统,迭代升级欺诈交易防控、涉赌交易分析、计量评分、反洗钱侦测、营销风险管控、境外风险管理等风险子系统,实时决策响应时间低于50毫秒,实时风险评分响应时间低于30毫秒。
银联不断强化前沿科技应用,综合应用专家规则、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推进风险态势感知预警,联合银行机构开展联邦学习合作应用等,共研发完成数千个风控模型,有效提升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分析的全方位风险防控能力。
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中国银联会同产业各方建立起包括规则、标准、指引三个层级的银联网络风险制度体系,覆盖业务发展、合规管控、金融消保、反洗钱等各个方面,通过明确银行卡产业各方的风险管理要求和风险责任,推动产业链各方有效构建风险防控能力。
据了解,中国银联打造了以风管委、银安委、安全联盟为基础,以高层研讨会、同业联席会为补充的工作体系,有效推进产业风控合作;积极开展成员机构风险培训,涵盖基础培训、进阶培训、高级研修、高层论坛等,历年累计培训千余场次、达十余万人次,为产业和机构储备了大量人才;加强跨境跨网络合作,优化跨境跨网络案件应急处置机制,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等开展风险防控合作,不断提升风险联防联控实效。
同时,银联还构建了全流程的业务风险服务支持,开展事前感知与预防、事中监测与决策、事后分析与排查,汇聚成员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合力,共同开展风险事件监测、协查、处置和报告,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传导蔓延。还深化补偿和赔付安排,缩短补偿和赔付时间,打通支付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银联主动响应市场需求,打造“银联风控赋能”主品牌和“金木水火土”五大产品系列,覆盖交易监控、账户管理、合规提示、验证服务和辅助决策等风控产品,全面嵌入银行业务流程,为银行卡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提供服务。
近年来,银联自行组织并参加人民银行、公安部、网信办等监管部门组织的各类金融知识普及、反诈拒赌等宣传活动,通过各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能力,连续15年开展支付安全大调查,年均传播覆盖数亿人次。
近期,一场寓教于乐、以“反诈拒赌,安全支付”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同期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云闪付APP线上知识竞赛活动启动,活动中涌现了各类反诈拒赌短视频与动漫图文作品。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积极推动警银协作,持续配合开展打击支付犯罪专项活动,上线警银协作系统。与公安部成立打击预防金融犯罪联合实验室等,开展风险技术、犯罪案例研究。多年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协查各类案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涉疫人员排查,快速协查假冒预约疫苗诈骗等涉案交易,向社会推送疫情诈骗套路安全提示,切实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并且,银联切实开展金融消保工作,不断健全消保制度和机制,规范信息披露、查询和营销宣传,及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及举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国银联发布了《2021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这是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连续第十五年跟踪调查全国消费者移动支付安全行为情况。
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移动支付呈现四大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惠及城乡居民主要生活场景,城乡受访人群收入与移动支出呈现分化态势。二是受访群体人均损失金额下降,但受损人群范围有所扩大。三是“睡眠卡”潜藏账户风险,贩卡风险治理遇新挑战。四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所改善。受访数据显示,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问题有所改善。其中,大学生群体值得重点关注,受访大学生群体平均遭遇3种以上侵害个人权益的情况。
据悉,2021年,移动支付已经基本覆盖日常生活主要场景,此次受访人群数据显示,实体零售和电商平台(综合电商及生鲜电商)依然是消费频次表现突出的场景。
调查显示,受损群体人均受损金额降低约270元,但受骗人群占比较2020年增加6%,约占总人数的1/7。从欺诈方式来看,主要表现为网络直播和虚拟币投资。数据显示曾遭遇过网络直播诈骗的受访群体占比约为11%,平均损失金额超过3500元,其中老年群体遭遇大额欺诈损失比例较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