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维持顺丰控股买入评级

金江
2022-04-13 11:59

4月13日消息,国海证券4月12日发布研报称,维持顺丰控股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第一,顺丰控股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第二,顺丰控股发布3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第三,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Q1业绩略超预期;第四,疫情封控影响短期经营,但管控宽松后需求有望快速反弹;第五,从品牌协同到业务协同,长期看好新业务期权价值凸显的顺丰控股。风险提示:时效件增速不及预期、成本优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高端赛道竞争加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

format-jpg

截至今日午间休盘,顺丰控股报53.19元,上涨1.70%,总市值2603.76亿元。

据悉,东莞证券4月11日发布研报称,上调顺丰控股评级至推荐。评级理由主要包括:2022Q1同比扭亏;3月单票收入同环比小幅回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保障供应链安全。

format-jpg

据了解,4月11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9.5亿至11亿元,同比增长196%至211%,上年同期亏损9.89亿元;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亿至10亿元,同比增长175%至188%;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0.22元/股。

同时,顺丰控股发布2022年3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其中,速运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4.63亿元,同比下降5.87%;业务量8.03亿票,同比下降7.91%;单票收入15.52元,同比增长2.24%;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03亿元,同比增长360.65%。

公司2022年3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28.95%,其中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0.65%,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为合并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所致。

format-jpg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顺丰控股董秘甘玲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时表示,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未最终确定,行业竞争更多的转向:第一,产品分层,例如通达系加快高端时效件布局相继推出不同产品,而顺丰起家于时效快递服务,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建立了末端服务壁垒、高效航空陆运网络;第二,围绕快运、跨境、供应链、近场电商等方面的业务创新,在这方面顺丰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进行了前瞻长远的战略布局,在物流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13日消息,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维持控股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控股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控股发布3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Q1业绩略超预期;疫情控影响短期经营,但管控宽松后需求有望快速反弹;从品牌协同到业务协同,长期看好新业务期权价值凸显的控股。据了解,控股近一个月获得12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9家,增持1家,平均目标价为62.1元。
控股面向所有投资人召开业绩说明会。
举行业绩说明会。
控股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并公布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8月23日,控股召开业绩说明会表示,以往国际货运更多是海运完成,未来空运比例增加,因为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对时效要求会更高。
8月30日消息,控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电商平台自建物流的诞生说明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在升级,而大多数的第三方快递企业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平台决定下场自建,但打造一张全国性的快递网络并非易事,需要时间、巨额投入和多年积累的运营经验,在行业服务竞争的背景下,客户会把同行无法履约的业务转给。电商平台自建物流这一动作对而言是机会大于挑战。
4月16日消息,控股分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在港上市,最新消息称托最快月内预路演,期望可在未来两周争取获证监会、港交所批准香港上市申请,意味公司最快可于5月上市。根据招股书显示,托在2020年10月于香港注册成立,由控股100%持有,董事长王卫担任董事会主席。在经营业绩上,托近八成的营收来自控股,三大物业的租赁客户也多为控股
3月18日消息,今日晚间,控股、韵达股份、圆通速递、通快递4家A股快递上市公司分别发布了2021年2月经营数据。综合来看,控股整体业绩仍领先其余3家快递公司,韵达股份快递收入、业务量仍领先于圆通速递,但快递单票收入最低,同比下降至元。控股2021年2月营收达到亿元,同比增加。仅2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亿件,同比增长;业务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4月8日,控股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亿元。针对一季度业绩亏损,控股在公告中表示,为保障时效和服务稳定性,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增加临时资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成本承压。受此影响,日前控股一字跌停,报元/股,创近8个月新低,全天成交逾16亿元。截至昨日收盘,控股跌幅高达10%,总市值为亿元,较高点蒸发超2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