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极速版”,美团赶了个晚集

电商头条
2022-04-20 09:01

“砸钱买用户是最下等的策略。”

1.推出极速版,美团要打造第二个“美团”

“钱买不到什么?”

这是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玩的一个假想题目。

彼时给出的答案无非是朋友、时间、爱情等更宏大的、无法量化的事物。

而在电商领域,用钱“收买”用户,早就成为基本操作。“撒币补贴”教育用户,更是成了无数新业务的“买流量”方式。

美团对这种策略也是相当熟悉,近日,美团上线了新的业态,极速版APP。据亿邦动力报道,目前美团极速版正通过各地服务商推广拉新。

format-jpg

“我们每推一个新用户,能赚20多块钱。”一位美团极速版拉新地推人员这样说到,而在社交平台,不乏美团极速版大额补贴拉新的广告。

这种推广方式和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极速版类似,只要被推荐用户通过推广码下载并成功购买商品,地推人员即可获得佣金提成。

format-jpg

而打开美团极速版之后能够发现,核心功能还是以外卖、生鲜、电商等业务为主。只不过多了游戏和“来赚钱”两个分区,玩法和模式也和此前的极速版APP十分类似。

但是在首页,美团剔除了实体到店等业务,双瀑布流主要以社区团购和电商业务为主,颇有一股子给社区团购业务引流的意味。

并且极速版APP与社区团购的远期目标群体十分契合,针对这群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用户群体推出的极速版APP,证明了美团的新业务正在走向深水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流量难题,近日美团优选还被曝出与多家房地产中介门店合作。

format-jpg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多家链家门店成为美团优选的社区团购自提点,除链家以外,麦田和中原地产等多家房地产中介门店,也在陆续接入美团优选,希望通过社区团购增强门店的客流量。

可以说,在楼市和社区团购双双降温的背景下,“抱团取暖”体现的是对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

但核心因素还是互联网业务的流量困境,原本通过补贴策略可以轻松获得的用户流量,现在越来越少了。

随着电商时代进入存量期,钱开始“买不到”用户了

如果硬要抬杠的话,并不是真的买不到,只是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用户的获取价格越来越高,相比其他竞争因素,金元策略的效果越来越差。

可以说为了破解流量困局,美团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

2.美团来晚了,巨头集体失速

其实选择极速版换壳上线,补充下沉市场需求,是市场普遍的做法,也是老黄历了。

早在2019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就开始集体推出极速版APP,它们凭借占用空间小、运行速度流畅和网赚玩法进入了用户视野中。

彼时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各类极速版APP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3亿,同比增速达到254%。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通过网赚手法和流畅运行这两个杀手锏,极速版应用大杀四方,以快手为例,根据当时数据,快手极速版上线30天就拿下1200万DAU的好成绩,随后几个月,在极速版APP的帮助下,快手阶段性的打赢了“K3战役”。

format-jpg

可以说,极速版应用的本质上就是面向下沉市场,这个包含10亿用户的广阔天地,以及拼多多、趣头条的崛起,让几乎所有巨头相信“网赚返利”玩法的可靠性。

各类极速版APP的推出,甚至让线下地推小哥们月入10万,据深燃报道,“20人的团队,团队负责人月收入能到10万”。

但是大家请注意,上述盛况是2019年的情景,彼时的互联网用户虽然已经出现流量危机,但广阔的下沉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但时至今日,极速版APP早已不再“极速”,美团在这个当口推出极速版,有种翻老黄历的意味。

当一个项目和模式,被所有平台效仿时,这个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尤其在经过三年的普及和迭代,极速版,早已名不副实,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下沉市场看似大海,其实是浅海,并不好做”,农村电商第一股总裁徐秀贤如是说。对于主攻下沉市场的极速版APP来说,费老劲终于拉来的用户,其实很难“伺候”,商业化变现难度很高。

第二,通过补贴和“网赚“获得的用户,忠诚度都很低。而这种很难留存的流量,其实就是虚假的泡沫。

同样以快手为例,2021年上市前夕,招股书显示,2020年下半年快手平均DAU仅为2.638亿,此前通过极速版和春晚红包完成的日活3亿壮举,流失了4000万用户

format-jpg

第三,并且目前来看,极速版APP与主APP的重叠度过高,核心功能体验几乎没有差别,与“给主APP引流”的目标相悖。

甚至会出现,极速版APP又快又好用,导致主APP用户被“亲儿子”抢走的情况,重复用户比率过高。

而在极速版APP失效的背后,其实是整体电商大环境的流量困境,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极速版APP爆火时,全网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1.39亿,而截至2021年12月,该数据才达到11.74亿,增长曲线越来越平。

format-jpg

互联网流量池的天花板越来越近,这显然不是推出一个极速版APP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对于各大电商巨头来说,流量困境成为现实。阿里财报显示,第四季度,阿里环比增速下降31%,而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AP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33亿,同比增长2%,这一增长速度,从2020年第二季度就不断下降至今。

而美团在此时选择推出极速版APP,可以说是“赶了个晚集”。

财报显示,2021年,以社区团购为主的美团新业务经营亏损由2020年的109亿元扩大至384亿元,同比扩大252%。如此巨大的亏损额度,已经给美团带来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指望用补贴和网赚策略实现大规模引流,属实有点困难。

因为一个美好的电商时代已经结束!流量已死,价值当立。

3.流量已死,价值当立

进入后流量时代,电商零售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

几乎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层面,并且随着流量天花板的迫近,用户留存成了所有业态的关键,毕竟“不能留存的流量只是泡沫”

在这样的混乱竞争格局下,服务和价值,成为把用户留下的关键。何谓价值?对用户有用的,就是价值。

尤其在疫情期间,在实体店铺普遍停业的背景下,能提供服务、满足用户所需的线上生鲜电商就迎来了爆单。但疫情总会过去,与其重金拉新,不如修炼内功,完善实力。

“海底捞卖盒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据媒体报道,近日,部分海底捞门店提供了套餐盒饭,价格在11-15元左右,并且来购买盒饭的消费者还不少,“每天大概有150~200份的火锅菜简餐预订。”

format-jpg

据悉,因疫情的原因,海底捞客流量受到一定影响,为了自救和保障消费者需求,该门店就提供了这项服务。并且还直接带动了门店火锅自提业务,收获了不少好评。

凭借着之前积累的服务口碑和质量,海底捞在盒饭外卖上依旧保持着较高水准,俨然成为一家新兴互联网团餐公司。

能在特殊时期,凭借良好的内功,实现服务价值输出,这件事也证明了一点,海底捞的价值或许早已超过我们的想象。

format-jpg

而对于电商平台也一样,在流量策略和补贴战术失效的今天,极速版APP和各种拉新活动只是表皮,真正能留住用户的还是核心功能。

单纯依靠补贴,的确很难获客,只用把资本,放在长期主义的服务建设和价值构建上,才能真正“收买”用户。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新的时代来临,能否跟上鼓点,成就新的伟业,成了巨头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0月18日消息,凯度今日发布“2021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上榜的100个中国品牌总价值同比增长57%,达到1.56万亿美元。腾讯超过阿里升至首,品牌价值同比增长85%,达到2796亿美元。阿里巴巴排名第二,排名第四,京东排名第六,抖音排名第八,排名第十。据了解,蝉联最具价值中国100强单的品牌中有21个都实现了100%以上的品牌价值增长,链家、、贝壳等六个品牌的价值增长高达200%以上。
12月22日消息,富途近日正式发布“第四届富途牛牛上市公司年度评选”结果,评选设置“最牛友关注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传播创新团队”及“最佳企业价值传播实践”三大类别。其中,最牛友关注上市公司有腾讯、、东方甄选、小米、、京东、B站、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入选资本市场传播创新团队的企业有顺丰同城、名创优品等;入选最佳企业价值传播实践的企业有百果园、唯品会、百度等。
4月30日消息,与簋街联手打造2024年簋街不夜节促消费活动,5月1日至6月30日连续两个月作为2024年簋街不夜节预热期,投入价值40万元的用户补贴,期间还会有更多线下闪活动。活动爆发期是7月1日至8月31日暑期,活动期间将提供百万级补贴给到用户,以及在簋街落地爆团团官方直播间。
5月9日消息,亚马逊近日通过电子邮件向数量不详的Prime订阅者发布通知,客户如果在Whole Foods、Amazon Fresh或Kohl商店等地点的公司取货点取回价值25美元或以上订单,亚马逊将为其提供10美元的自提商品费。据了解,亚马逊去年底将其包含免费送货优惠的年度Prime订阅价格提高了20美元至139美元。它还提高了免费杂货店送货的最低订单门槛,鼓励客户在一周中的指定日期送达所有包裹,并扩大了更的当天包裹送货服务,订单金额低于25美元
长城证券认为,价值核心逐渐转移到对消费者消费时间的占领和需求痛点的满足。另各大业务线不断拓展,但仍旧未达天花板。
4月1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发售价值约30亿美元的可转债。另据市场文件,以每股265-274港元价格配售1.87亿股股票,筹资最多512亿港元。截至今日收盘,报价289.2港元,配售价较收盘价折让5.5%到8.37%。
7月15日消息,据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沈南鹏及红杉中国 在7月8日以185港元/股的价格,减持2107万股股票,价值约3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上市时12.5%降至2.81%。
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称,旗下的优选价值较高,料公司第四季收入升30%,该行升其目标价至436港元,“跑赢大市”评级。
4月13日消息,梅卡曼德机器人 今日宣布,日前已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据官方介绍,梅卡曼德定位为智能机器人基础设施产品公司,为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成商创造各种智能机器人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月的财报会议上,CEO王兴谈到科技创新对价值时表示,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机器人目前是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