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已获全球授权专利25000件

田宁
2022-04-26 14:49

4月26日消息,今日,雷军在新浪微博发文称,小米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25000件,已申请正在审查的还有20000件。

format-jpg

雷军微博显示,小米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聚焦“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小米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重视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十多年的耕耘与积累,小米在技术创新与专利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在专利成果方面,小米全球专利授权数超25000,审查中专利申请数超20000;小米2019-2021年度,连续三年进入《德温特全球创新百强》榜单:2020年度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企业;2020年度国际外观设计体系(海牙体系)排名进入全球前5(中国企业首次)。其中,小米在影像技术方面全球专利申请数超2300,已授权专利数超950;在充电技术方面,充电技术全球专利申请数超1400,有线快充全球专利申请数超370;人工智能全球专利申请数超2700,全球专利授权数超1000。

format-jpg

值得一提的是,另据新浪科技报道,继2021年底并入中国区后,小米有品近日再次迎来架构调整,原副总经理叶华林被任命为总经理,向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汇报。

小米有品由高自光于2017年开始搭建,主要销售小米生态链的IoT产品,后来还引入了众多第三方品牌,他在2018年出任有品电商部总经理。2020年,小米公布了人事任命,高自光晋升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同时转岗到中国区分管新零售业务,向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汇报。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28日消息,近日发布微博分享小米集团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23年底,小米全球授权专利数已超3.7万件,已申请正在审查的还有3万件。已授权专利中,人工智能领域超过1500件,智能驾驶210多件,仿生机器人190多件。
4月26日消息,今日在新浪微博发文称,小米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25000件,已申请正在审查的还有20000件。其中,小米影像技术获950+授权、充电技术申请数超1400项。此外,小米集团及生态链体系累计获得了692项国际、国内奖项。小米表示,将始终走在高质量创新的路上,以知识产权时间推动创新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5月11日消息,今日在其微博表示,小米智能工厂第二期预计明年年底开始投入生产,这是一个年产1000万高端手机的大规模智能工厂。4月底,在新浪微博发文称,小米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25000件,已申请正在审查的还有20000件。据了解,小米2019-2021年度,连续三年进入《德温特全球创新百强》榜单:2020年度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企业;2020年度国际外观设计体系排名进入全球前5。
5月20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可拆卸式摄像头及终端”专利公布。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多个“超大杯”商标流程变更为“驳回通知发文”。这些商标申请于2021年7月,国际分类含广告销售、啤酒饮料、餐饮住宿、教育娱乐、科学仪器、灯具空调等。
11月30日消息,在第九届校友珞珈论坛上表示,不少人对小米还有很多误解,总有人说,“小米就是组装厂,小米研发投入少,小米没有核心技术”,对此回应了这个误解,表示小米在5G标准专利领域有较好成绩,专利占比4.1%进入全球前十。
8月14日消息,在小米年度演讲上,小米创始人、董事长表示,小米今年研发投入超过200亿,5G标准专利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占比4.1%,未来投入至少1000亿的研发经费。在今年4月组建了大模型团队,并将在业务上进行应用。小米大模型技术主力突破方向是轻量化本地部署,即将开启小爱同学大模型版本测试。手机端大模型已经初步跑通。
2月20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经达834件。智慧芽专利价值分析称,新能源车中特斯拉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蔚来汽车专利价值1864万美元,小米汽车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此前有消息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亲自带队。对此,小米集团回应:“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日前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上发表演讲。
12月28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已研发三代动力电机技术,已申请155项专利,已获得60项专利。第一代,V6/V6s,转速21000转,已量产上车;第二代,V8s,27200转,这是全球动力电机转速天花板,获专家组正式鉴定,完全自研并自己生产,2025年上车;第三代,预研碳纤维激化固化法,实验室已经干到35000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