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见底,互联网巨头告别流量时代

电商君
2022-05-09 09:12
一、三巨头的荣耀时代


广告作为流量变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大互联网平台最为重视的业务。


在国内互联网发展早期,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公司吃到了广告市场最大的红利。


2005年,百度首当其冲,依靠搜索,承接了大部分的网络营销业务,广告营销收入占比一度达到其总营收的90%。


format-jpg


2008年,百度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达50.3亿,盘踞中国互联网广告第一的地位。


阿里巴巴紧随其后,在淘宝网的发展壮大中,探索出了电商的广告模式


淘宝先是推出直通车,通过用户标签定向展示推广,开启了C端的广告平台之路,按照展示、点击、销售情况来计算广告费用。


之后,随着B2C电商业态的崛起,庞大的商家群体涌现出了平台生态内的营销诉求,电商广告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量


阿里2008年的财报透露,网络营销成为拉动其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到了2009年,“双十一“的出现,更是让电商广告迎来高峰期,广告投放形式也随之细化,分为展示广告、搜索广告、联盟广告等。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承载的各类APP成为新的流量载体。


这些头部应用App攫取了大量的用户时间,同时,应用App内的信息构成了数据孤岛,让用户获取内容的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不再仅是爬取网站上的信息,搜索引擎作为代表的流量入口已经不复往日荣华。


腾讯的社交软件以及手游等移动端APP成为这一时期的流量爆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广告时代。


百度和阿里自然也不甘落后,或通过发展移动端或通过并购,来获得更多的流量入口,同时把自己的网页端和移动端,以及旗下APP之间打通,实现流量池最大程度的扩张。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这三大巨头的广告市场份额占比加在一起超过了60%。随着网络的用户渗透率过半,再加上这一年各大媒体的头部流量/优质流量以展示广告为主的变现能力遇到增长天花板,信息流广告迎来爆发。


不过很快,信息流广告的展现形式,迅速完成了从图文向视频的转变过程。


二、风口巨变,新秀崛起


视频信息流发展起来的关键在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一时间,吸取了互联网网民的大部分注意力。


相比传统的以图文信息为主的商品展示方式,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在于,视频化、直播化的商品介绍,不仅更立体的展示了商品,还拉近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并沉浸其中。


format-jpg


特别是在直播过程中,观众能够与主播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主播诱导性的营销话术会刺激观众潜在的购买需求,从而提升流量的转化率。


对于广告主来说,最看重的自然是广告投放回报率,短视频以及直播带货这种带有强种草效应的方式,自然更得他们的青睐。


据公开消息,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在2020年高达2000亿,占总收入的77%。


另外,快手的表现也同样亮眼。2021年公开披露的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实现了同比 76.5% 的增长,达到 109 亿元,是同期超过百亿的互联网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企业。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内容营销成为广告投放的新形式,除了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外,一些社区分享型的平台也随之发展起来,小红书作为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凭借种草经济在广告市场中站稳脚跟。


format-jpg


互联网新秀们的崛起,让广告市场拥有了更多选择,原本集中在三巨头身上的广告份额被分散开。


据相关数据,去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互联网行业曾经的三巨头广告收入增速集体回到了个位数。


其中,阿里巴巴进入了最慢增长季,贡献收入大头的客户管理(含广告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长仅为3%;百度的广告营收再一次陷入低迷,广告营收同比增速仅为6%;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速将至了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Q3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甚至以腾讯新闻为主要承载平台的媒体广告收入,开始负增长。


不过,三巨头广告收入增速放缓背后的原因,除了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分流,更重要的在于,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红利逐渐见顶。


三、红利褪去,获客不如留客


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增速放缓,获客成本也变得更高,在这种情况下,留客就显得极为重要,而留客的关键在于抓住人心、精准触达到用户。


在如今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谁能快速、精准地触达消费者,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format-jpg


有着“广告之父”美誉的大卫·奥格威曾说过,广告不是艺术,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广告。


这句话放在今天尤为贴切,如今的广告追求的就是高度的获客率和转化率,这就要求互联网平台要以用户为核心,培养用户心智。


当前,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主力的消费需求呈现品质化、社交化、个性化,他们更注重消费全过程中的体验。精细化的私域运营有利于满足他们的消费新需求,广告主也可以借助消费者热爱表达分享的特点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同质化的竞争状态,可替代性选择太多了,互联网平台要想留住用户,就得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价值,更好的满足其需求。


当红利逝去,互联网巨头们的流量池也逐渐固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存量用户更多的注意力和停留时长要比开发新用户更有意义。而留客能力,也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巨头们在新的市场竞争中比拼的核心点。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4日消息,据报道,综合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以328亿位居第一位,腾讯以179亿排名第二,百度、京东、美团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69亿、47亿和31亿。据了解,互联网公司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持续增加,已覆盖前沿科技领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
排名显示,腾讯凭借能源信息披露、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进展,超越华为、百度阿里巴巴、京东成为互联网云服务企业首位。上榜的22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中,仅有秦淮数据、腾讯两家公司高于60分。
多名知情人士表示,百度、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已下价值10亿美元的订单,将从英伟达约10万颗A800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将于今年交付。
3月8日消息,《电商报》获悉,交银国际发布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并继续强化互联网监管。拼多多公布2020年农业相关商品GMV超2700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99%。爱奇艺随刻推出超级粉丝模式,拓展变现手段。百度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3月完成二次上市,最高集资50亿美元。因此,维持互联网行业领先评级,首选买入腾讯,看好阿里巴巴、美团、爱奇艺的长期潜力。
5月13日消息,香港恒生指数今日收跌1.81%,阿里巴巴跌3.18%,腾讯控股跌3.09%,京东集团跌1.41%,网易跌4.25%,美团跌1.41%,小米集团跌2.87%,百度跌2.83%,快手跌6.44%,哔哩哔哩跌3.28%。
1月14日消息,据环球网报道,《华尔街日报》13日援引知情人士爆料,美国政府不再计划将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百度公司这三家企业列入禁止投资名单。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官员担心有关决定会引起股市大面积抛售并造成经济影响。
12月15日消息,由世界品牌实验室 编制的2023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12月13日在美国纽约揭晓,亚马逊、沃尔玛排名前五。中国有48个品牌入选,总数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三,包括腾讯、抖音、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
1月24日消息,截至发稿,百度集团-SW涨6.29%、阿里巴巴-SW涨5.99%、哔哩哔哩-SW涨5.77%、腾讯控股涨2.79%。其中阿里巴巴涨幅居前,据悉该集团创始人马云、蔡崇信大幅增持阿里股票。蔡崇信家族基金增持了价值1.5亿美元的阿里股票,马云同期也大手笔增持,但未透露具体数额。
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榜出炉,华为、腾讯和京东位列中国企业前三。上榜的中国企业还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小米等。
7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奇安信、小米、京东、微博、字节跳动、58集团、百度、拼多多、蚂蚁集团等12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召开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座谈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