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总裁王翔回应造车进展

李伊
2022-05-20 09:28

5月20日消息,据IT之家消息,日前,小米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在本次财报会上,小米总裁王翔回应了有关小米汽车进展的消息。

王翔表示,目前小米汽车没有特别多可以公布的进展,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目前仍保持原定交付计划不变,正在全力以赴按计划进行。

format-jpg

此前小米曾称,小米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保持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去年9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小米汽车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

format-jpg

另外,官方表示,宣布造车的前 5 个月,小米汽车团队进行了大量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在紧锣密鼓推进产品定义的同时,从 2 万多份简历中精挑细选,已搭建起了近 300 人的团队,并持续诚邀有志于电动智能汽车事业的英才加入。

小米在去年3月底官宣造车,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约 600 亿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表示,小米具备手机和AIoT业务的稳定增长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因此决定加入电动车赛道。目前,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现在入局造车不是创业者那样从0开始,而是从小米最有优势的地方开始。
4月22日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今日小米集团总裁表示,小米依靠手机和AIoT业务稳定增长的能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等,决定加入电动车领域。今年3月,小米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4月24日消息,日前,在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表示,目前,小米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谈及入局造车的原因,称,电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已经到了一个时间点,逐渐被全球消费者接受。
4月23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WIN·全球管理者论坛暨嘉宾五周年盛典上,小米集团总裁表示,小米具备手机和AIoT业务的稳定增长力,内部资源的拉通能力,因此决定加入电动车赛道。目前,造车还没有正式开始,提前宣布是获得更好的全球资源,共同开拓小米汽车。谈及入局造车的原因,小米集团总裁在现场表示,电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个时间窗口。
表示,目前小米汽车没有特别多可以公布的进展,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目前仍保持原定交付计划不变,正在全力以赴按计划进行。此前小米集团宣布,继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小米集团称,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保持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供应链、渠道合作伙伴等发出购车邀请F码。
5月23日消息,前图森未来中国CTO乃岩将加入小米汽车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此前,乃岩主导图森未来中国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同时负责L2级辅助驾驶、L4级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落地。乃岩的加入,是小米智驾技术提速的标志性信号。
1月24日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1月24日,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化在微博表示:“主要信息就是关于今日我们主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SU7标准版OTA召回计划的情况,如果您的车辆在计划车辆之中,可在收到OTA提示后升级即可。”
4月1日消息,据财经网报道,原小米生态链副总裁赵彩霞女士出任开云汽车COO,CEO超汇报工作。此前消息显示,2018年9月,小米进行了史上首次组织结构变革。另据了解,开云汽车这边,根据天眼查资料,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超为联合创始人兼公司CEO。超表示,“开云将围绕核心场景,通过硬件创新的形式来推动行业已有商业模式和效率的提升,为城市创业者提供高效、智慧的智能载具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