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探索产学研融合进展:已与全球150多个科研团队达成交流合作

拾枫
2022-07-20 14:17

7月20日消息,蚂蚁集团7月19日公布了近日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进展,包括:参与国家网安人才培养,开放五大开源安全项目;连续三年参与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已支持近200个项目;启动2022“研究型实习生”招募,已连续三年校招技术岗位超80%等。

目前,蚂蚁集团已与全球70所高校的150多个科研团队达成交流与合作。

据介绍,近日,“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天融信科技集团、奇安信集团、蔚来、蚂蚁集团以及十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共同发起。初期资助的对象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网络安全学院的全日制在读学生。

format-jpg

来源:蚂蚁集团官微

蚂蚁安全科技团队在现有研究成果中,选取了5项蚂蚁开源项目,以开源共研的方式,邀请同学们以“组团研究”的形式,直接参与到蚂蚁安全一线研究中来。

开源项目包括“安全平行切面”、“Occlum可信执行环境库操作系统”2个开源安全基础底座,以及“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框架”、“UAST统一程序安全分析平台”等3个开源应用平台。

为保障研究的专业性、针对性、延续性,蚂蚁集团将为每个方向配备固定的资深技术人员和研究团队,提供长期且深入的研究保障,为产业一线的前沿安全技术在高校落地提供支持。

7月1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22年6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通过的企业名单,蚂蚁集团连续三年参与其中。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发起,旨在联合高校与企业,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format-jpg

来源:蚂蚁技术AntTech

截至2021年底,蚂蚁集团已累计支持近200个项目,参与建设《虚拟化密码应用教学实验》、《基于OceanBase关键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课程建设》、《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近40门课程,搭建超10个产学研实习基地,覆盖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隐私计算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并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展开合作。

今年6月起,蚂蚁集团又再陆续推出32个合作项目。

而在7月18日的蚂蚁实习生见面会上,蚂蚁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文光公布了蚂蚁集团2022“研究型实习生”计划并启动暑期招募。

该计划面向海内外高校青年学子,开放100多个科研课题,重点涵盖安全科技、人工智能、数据库、区块链等领域。入选者将与蚂蚁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团队合作探索前沿技术,并获科研补助、导师定向辅导、优先引入博士后工作站等支持。

format-jpg

蚂蚁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文光介绍“研究型实习生”计划

研究型实习生项目的创立,旨在搭建一个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平台,开放蚂蚁的产业场景及技术资源,助力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如今年开放的“HTAP数据库系统中基于机器学习的索引选择和推荐”、“可信密态计算研究”等上百个项目,都是基于蚂蚁真实业务场景而设立的独立课题,致力于与优秀学子共同参与前沿技术领域研究,通过产学融合更好地助力解决社会问题。表现优秀的实习生,还可被优先引入蚂蚁技术研究院旗下的独立博士后工作站,获专项科研资金的支持。

2022年蚂蚁集团招收的1600多名校招生中,技术人才占比就超过了81%,其中区块链、图计算、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岗位的录取人数增幅最高。这是蚂蚁连续三年校园招聘的技术岗位占比超过80%。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20日消息,在7月18日的蚂蚁实习生见面会上,蚂蚁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文光公布了蚂蚁集团2022“研究型实习生”计划并启动暑期招募。据介绍,研究型实习生项目的创立,旨在搭建一个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平台,开放蚂蚁的产业场景及技术资源,助力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这是蚂蚁连续三年校园招聘的技术岗位占比超过80%。
合作将以蚂蚁集团“隐语”框架为研究底座,推进PSI技术的发展,并探索相关的实际应用。
1月9日消息,浙江大学与蚂蚁集团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领域,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解决产业级重大技术难题,全新成立“浙江大学-蚂蚁集团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引领性的一流产学研平台。“浙江大学-蚂蚁集团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也在签约仪式上现场揭牌。
9月30日消息,今日“CCF-蚂蚁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正式发布。据介绍,这是国内科技行业推出的首支“绿色计算”主题科研基金。据了解,“CCF-蚂蚁科研基金”于2020年启动,致力于面向全球高校青年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并以实际业务为土壤支持技术创新研究。2020年共计支持22个科研项目,累计投入530万元。
12月30日消息,蚂蚁集团在其技术官微发布了2024科技生态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更新至2024年11月底,包含专利、开源、标准、论文、产学研等5个维度。在专利方面,截止2024年11月底,蚂蚁集团全球专利申请总计达34576项,发明专利占比达97%,国外专利申请量占比35%。在申请的专利中,蚂蚁超过10%的重要专利在国际上进行了布局,布局范围包括美国、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9月9日消息,中国节能协会日前正式启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目前已有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蚂蚁集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十余家产学研单位参与该标准的研讨编制。截至2022年8月,蚂蚁森林已接入包括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在线办事、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等方面的50多个低碳场景,累计见证了6.5亿人的低碳行动,产生的“绿色能量”超过2600万吨。
2月8日消息,据报道,《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服务技术框架》国际标准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该项目由腾讯牵头,联合蚂蚁集团、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之江实验室等产学研机构共同提出,并在国际电信联盟第16研究组全体会议上获得立项通过,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藏品领域应用的标准项目
4月14日消息,蚂蚁集团、宁德时代与哈啰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