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止损!新东方抓住救命稻草

电商头条
2022-08-03 10:57
1.转型顺利,新东方止住亏损

近日,新东方公布了其截至5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一年里,新东方净营收31.05亿美元,同比下降27.4%;股东应占净亏损11.88亿美元,而去年还有3.34亿美元的盈利。

format-jpg

(截自新东方2022财年Q4及全年财报)

自从在港交所和纽交所上市以来,这还是新东方的年报第一次出现亏损。前几年新东方的毛利率虽然不高,但也有着3亿美元左右的盈利。2022财年的亏损,可以说是把过去四年赚的钱都亏掉了。

新东方在财报中解释,营收下跌主要是因为配合政策要求终止了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这也直接导致新东方第一次出现了亏损。

“双减”政策和疫情的影响之下,整个线下教培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新东方的选择一是缩减线下学习中心数量节省成本,二是向在线教育和直播电商等领域转型。

财报中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新东方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总数为744间,与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847间相比,减少了103间;同比2021年5月31日的1669间,更是减少了925间。

一年关闭过半线下门店的同时,新东方也在全力转型线上。据俞敏洪透露,本财年新东方出国考试准备及出国咨询业务分别同比增长6%和16%,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增长约30%。正是“新东方在线”的各项业务,让新东方的年度营收还能维持在30亿美元的规模。

此外,新东方转型农产品带货的“东方甄选”直播间也表现出彩。新东方的首席执行官周成刚在财报中也提到:“本财年,新东方在线成立名为「东方甄选」的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及其他产品;同时亦在抖音等一些著名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作试点,开展直播活动。东方甄选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数千万订阅者和会员的广泛认可。

format-jpg

虽然东方甄选在2021年底就已推出,但直到今年六月才意外走红,所以在年报中未能得到体现。不过新东方的高管也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提到,东方甄选的成功对新东方自身的教育业务转型带来极大帮助,同时带来了“可观的财务回报”。可以想见,在新东方的下次财报披露中,东方甄选的成绩一定会是重中之重。

依靠发力在线教育、跨界转型直播带货,新东方成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在今年2月公布的半年报中,新东方已经亏损了9.08亿美元。但如今看来,全年亏损也就1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下半年新东方已基本止住了亏损趋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教育行业转型表率。


2.转型后,教培行业同质化严重

教培行业中受到影响的自然不止新东方一个,它们都采取了类似的方法进行转型。

7月29日,好未来也公布了其2023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跟新东方一样是截止到今年的5月31日。财报显示,好未来营收2.24亿美元,同比减少83.8%。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2亿美元大幅收窄至4380万美元。

format-jpg

(截自好未来2023财年Q1财报)

营收和亏损一同收窄,说明这一阶段的好未来还是“除旧”大于“更新”。营收只剩去年的20%不到,这都是停止了原先义务教育学科培训班的结果。因而好未来也在积极谋求转型。

在财报沟通会上,好未来的CFO彭壮壮介绍了未来的发展战略。主要分为“学习服务”“内容解决方案”“学习技术解决方案”三类。其中,学习服务还是围绕教育培训,只不过核心放在素质教育上,覆盖“科学”“戏剧”“编程”等领域的兴趣类课程。

内容解决方案为教辅出版物和数字化产品的资源销售,学习技术解决方案则是涉及课堂、公司发展、教学支持等方面的toB技术产品和服务。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和新东方一样,好未来线下场地的教学业务已大幅缩减,剩下的主要是轻资产模式的线上服务。彭壮壮表示,真正构成全球教育行业大趋势的基础是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化。这也是教育行业面对危机的共同选择。

比如猿辅导在这两年相继推出了“猿编程”“南瓜科学”等侧重素质教育的线上课程,高途则是专注于线上的成人教育和大学教育等等。相比于新东方,这些原本就靠在线教育起家的公司转型起来要更加容易,基本只需要沿用之间的教学模式,并替换教学内容就足够。

format-jpg

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成了它们转型后的主要业务之一。新东方就表示,其当下及未来在教育领域的规划,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面向中小学生的素质素养教育体系和产品体系、面向出国留学人群的学习体系和咨询体系、面向大学生的各类考试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体系、以及面向智慧教育的软硬件发展体系。

这个分类规划和好未来几乎是如出一辙,并且都强调了“智慧教育”,也就是教育信息化。该方向的业务重点是将软硬件结合起来,打造面向学习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像是网易有道就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校企达成合作,推出了集软硬件、管理和售后为一体的智慧教育平台。据悉,其今年第一季度总营收的21%都来自智能硬件业务。

面对大环境,转型确实是必要之举。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各个在线教育平台在转型过程中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从新东方和好未来的业务规划就能看出这一点。然而真正能走出阴霾的,永远是有自身的独到优势,并发力差异化竞争的企业。


3.经验难以复制,取长补短才是关键

随着新东方直播带货的大火,很多教培企业都纷纷仿效,试图在这个赛道中分一杯羹。比如豆神教育搭建了“豆选生活”和“豆神甄选”等直播间,让一些老师在直播间里讲授文史内容,并售卖图书和相关的文史课程。

7月2日,豆神教育的CEO窦昕带着带着一众教师于快手进行了一场古诗词文化带货,单场GMV突破千万。

但是好景不长,7月26日,豆神教育发布公告称,中国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向法院提起诉讼,向豆神教育索要7.68亿元的贷款。据悉,豆神教育用于这笔贷款的担保物还包括其总部办公室,如果未能及时还款,且办公室很有可能都被拍卖。

format-jpg

(截自豆神教育公告)

虽然直播带货也算小有成绩,但想要弥补财务的亏空还是杯水车薪。即使是当红的东方甄选,其7月的销售额也不过才突破6亿。直播带货本就是一个需要等待长期回报的业务,豆神教育在濒临绝境时还将直播带货作为救命稻草,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新东方之所以能止住颓势,关键还是利用好了自身优势。比如新东方即使逐渐转型线上,但还是持续发力其“老本行”出国留学业务。而东方甄选的成功,是偶然,但也有其必然性。以教书的方式双语带货,这当然是新东方将特长转化为优势的结果。

至于其他还在转型期苦苦挣扎的教培企业们,其痛苦的根源大多还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成功经验,最后只能陷入相互消耗的境地,谁都无法抽身。这次的行业危机,注定会淘汰掉一批别无所长、只会跟风的教培企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俞敏洪比我们想象中强大!
1月26日消息,高盛发表报告指,虽然东方甄选对新东方带来的利润拖累大于预期,但新东方第二季收入和净利润均胜预期。在新东方电话会议上,管理层表示在2024财年下半年及以后,通过提高利用率、降低固定成本和加快新教育项目的增长,继续提升利润率;通过回购股票或派发特别股息来回报股东。该行将其2024年至2026财年收入预测上调4至6%,目标价从67港元上调至71港元。东方甄选目标价则由28港元降至25港元。
8月1日消息,在新东方2024财年第四季度电话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志辉回应是否会给予董宇辉补偿金,他表示这项费用将在本财年第四季和下一财年第一季产生,具体数额将在下一次电话会上公布,但这是一次性的支出。
1月22日消息,新东方发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显示,新东方实现净收入逾亿美元,同比增长;学生报名人数约为4183100人,同比上升。截至2020年11月30日,学校总数为11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0家。据了解,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18日发布关于杨志辉任命的通知,宣布任命杨志辉为公司执行总裁,任命自下发之日起生效。
4月19日消息,新东方发布截止2023年2月28日止第三季度的未经审核财务业绩。显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新东方的净营收为754.2百万美元,同比上升22.8%。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东方甄选在其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取得重大进展,业务运营和财务业绩更达到突破性表现。东方甄选在这本财年首三个季度已创造了数百万的收入。新东方预计2023财年第四季度的净营收总额将为801.8百万美元至822.7百万美元之间,同比上升率为53%到57%之间。
8月31日消息,近日,新东方在线公布2022财年业绩,截至5月31日,实现总营收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36.7%;经调整后净亏损3.64亿元,同比收窄72%。在2022财年发布电话会上,新东方在线执行董事兼CEO孙东旭、执行董事兼CFO尹强出席,并重点梳理了东方甄选的业务逻辑、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尹强称,东方甄选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上没有可类比的模式,不是一个纯的直播带货公司,也不是一个MCN公司。
据了解,新东方美股3月中旬一度跌破1美元,最低探至0.84美元,此后有所反弹。截至昨日收盘,新东方美股1.22美元,跌2.4%,总市值20.70亿美元。新东方今年2月公布的则显示,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新东方净营收19.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8.74亿美元;净亏损9.08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79亿美元。
在与董宇辉正式分手90多天后,新东方发布了其最新一季的
8月25日消息,周二美股收盘,电商中概股普涨,其中,拼多多受利好影响大幅收涨逾22%,京东涨14.44%,唯品会涨10.21%,阿里巴巴涨6.61%,云集涨12.55%,蘑菇街涨5.26%。另外,教育股中,新东方涨超26%,高途涨逾19%,好未来涨超16%。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