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电商从业者的大考,今年双11的三点变化正在发生

电商君
2022-09-14 12:50
一、预售期缩短,原因很现实

2009年,无心插柳的张勇推出第一届双11,销售额意外达到0.5亿。

从这一年开始,双11就像老款诺基亚游戏中的“贪吃蛇”一样越变越大。时至今日,双11已经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电商大促,没有之一。

和历届双11不断刷新的交易额一起“茁壮成长”的,还有双11越拉越长的作战时间——可能正是因为双11对商家太重要的,一些商家直言:“打赢了双11的关键一战后,这一年剩下的日子就可以躺平了”。所以,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有些商家甚至半年前就开始了双11的备战。

于是,双11的预售期也像孩子手中的橡皮玩偶一样被越拉越长,最近两年,双11的预售期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

而今年双11的首个变化,则是预售期缩短了。

从目前透露的情况来看,天猫双11将于10月24日晚8点开启预售,10月31日第一波开卖,11月10日第二波开卖;而2021年,天猫双11的预售是从10月20日晚8点开启的,相比于去年,今年天猫双11的预售时间缩短了4天;京东虽然没有透露今年11.11的预售时间,但是估计也会和天猫差不多。

format-jpg

format-jpg

为什么今年双11,各电商平台会缩短预售时间?

原因之一,曾经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双11的预售时间越来越长,已经过度透支了消费者的热情,让不少人对双11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双11的招牌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很早很早以前,作为“光棍节”的双11只此一天,别无他日。最终的成交数据上也只统计11月11日这一天的数据,现在将预售延长到一个月,看上去数据是越来越好看了,但是,“一年中集中拿出一天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优价好物”的初衷已经没有了。

format-jpg

format-jpg

原因之二,双十一跑了这么多年,也该到了跑不动的时候了。想一想也是,整整一个月的预售期,不可能做到天天有优惠,天天有惊喜,长达一个月的 “挤牙膏”式的优惠,只会慢慢磨灭消费者的耐心和信任。

所以,双11的预售期缩短,既是平台“顺应民意”下的一种策略调整,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在互联网流量达到顶峰后,“拉不动”电商增长的现实一种。


二、喧嚣不再,“双11”安静了

可能有很多人直到现在还不知道,今年双11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了!

就在中秋节前的9月7日和8日,京东和天猫分别宣布启动今年的双11。但是因为平台宣布启动时没有往年的高调,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双11已经“开战”了。

安静,成为今年双11前的微妙氛围;而往年这个时候,热炒各种双11必买清单、平台和平台之间口水战不断、微博等社交媒体提前“剧透”双11晚会等,一次次将双11的整体氛围推向高潮。

这样的“良奈美景”是再也看不到了。

其实上,就在去年各大平台取消了大屏实时直播数据,很多品类绝口不提交易额,只是选择一些表现好的品类公布一下增长数据后,已经有人在预测,今年一些主要电商平台可能连最终的成交额都不会公布了。

format-jpg

format-jpg

放在当前的语境下,就算不公布双11的成绩,也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监管更严了,正规化经营成为电商的守正之道。

此前的双11,看上去很热闹,但还是充斥着不少的虚假信息,给人带来“一言难尽”的观感,随着互联网监管的加强,平台经营也趋于正规,这对消费者而言并不是坏事。

其次,玩家多了,蛋糕不够分了。

这几年电商行业最大的变化是拼多多的兴起,天猫、京东传统两强之外,不按套路出牌的拼多多已经成为新的电商一极,分蛋糕的人多了,传统电商两强双11的增长当然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所以,去年双11刚落幕时,阿里一开始并没有公布总成交额,只是公布了“有382个品牌在天猫双11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等数据;直到几天后,阿里才姗姗来迟地公布了主要核心数据:从增速上看,2021年天猫双11仅比2020年增长了8.45%;京东方面,增速相对上一年也同样出现了放慢。

而从今年618开始,保“正增长”就已经成为很多平台的最大目标。

还有,有了直播,双11对很多消费者而言不再是必需选项了。

直播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直播间的优惠力度通常比平台大,如果按双11的标准,“每天都是双11”,消费者当然没有必要非要在双11期间集中释放自己的需求。

format-jpg

format-jpg

今年双11期间,各平台在直播带货上的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平台在双11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2020年双11,一些平台头部主播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100亿,背后是对平台千万个商家、品牌的推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谁拥有数量够多的头部主播和准头部主播,谁就能确保双11的大盘走得更稳。

但是今年,随着一批头部主播“大隐隐于市”,整个直播江湖风云突变,直播电商的秩序也将发生根本改变,并由此影响到最终的电商走向。

所以,今年双11表面看起来很“安静”,但是平静的背后,一场新的风暴可能已经在酝酿中了。


三、平台忙着“颠覆”自己的模式

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改变自己,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电商报注意到,今年京东宣布启动京东11.11时,首次披露了京东“工厂店”的情况,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京东最大的优势就是自营。长期以来,京东一直将一些优质店铺纳入自营的范围,在品质、服务上持续对这些店铺加码,也让京东成为所有平台中,产品、服务辨识度最高的平台。

而京东“工厂店”针对的主要是第三方,比如说,基于优质个体工商户的“京东小店”模式。在“京东小店”模式的基础上,京东“工厂店”模式也会进一步扶持产业带工厂、个体工商户、农户、大学生等在京东开店。

format-jpg

format-jpg

从根本上说,京东这时加大布局第三方店铺,是因为“情绪已经到这里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5万个店铺在京东的成交额翻番,仅二季度,京东零售新增第三方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0%。所有这些都说明,第三方商家已经成为京东平台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所以,善于改变的京东“顺水推舟”,于自营模式之外,加大布局多元化的商业生态,以获得更多的增长。

有意思的是,在京东加大第三方商家的同时,一向以做第三方平台为已任的阿里巴巴却在调转船头,大力布局自营业务!

今年3月,当我们注意到阿里宣布将其数码3C产品做自营,建立自己的直营店喵速达电器时,细心的人发现,阿里的转变其实很早就开始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阿里自营业务的营收已经达到678亿,占到了总营收的40.4%,也就是说,自营现在已经成为构建阿里大盘最重要的一部分。

format-jpg

format-jpg

新经济下,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值得重建。当双11来到第14个年头,平台都在忙着“颠覆”自己的模式,消费者也不再为打折而亢奋时,对于千万电商从业者而言,他们同样需要洞察趋势,提前布局,因为近在眼前的双11,已经不再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而是一场新的大考了!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18日消息,据中国西藏网报道,今年11期间,西藏网络零售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44.8%,位居全国第25名。今年11期间,西藏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的电商平台分别为天猫、京东淘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8.56亿元、7.97亿元、0.898亿元,分别占全区网络零售额的45.8%、42.6%和4.8%。今年11期间,西藏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6.87亿元,同比增长95.46%。
随着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11大促陆续开启,视频号的11大促也将于10月31日20时启动。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约谈了淘宝、快手、拼多多、抖音、京东、天猫、唯品会七家电平台。
10月14日消息,近日,微博电商举行“11”活动宣讲会。据介绍,微博电商为“11”打造的IP“超级购物节清单”即将正式启动,10月20日至1111日,微博将开启超强带货模式。本次“超级购物节清单”活动中,微博电商将协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向微博电商博主及消费者推出各种福利及权益。
11月16日消息,今年“11”购物节期间,广州市实现网络零售额985.11亿元,同比增长4%,位居全国前列,排名广东省第一。据了解,今年“11”,广州市商务局发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与广州品牌企业进行资源对接,出台系列优惠措施。广州市实物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的一级行业分别是服装服饰、个护化妆和家居家装,网络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2.1%、19.9%和14.2%。在2020年度天猫TOP500新品牌中,46个新品牌来自广州。
10月30日消息,在“11”大促期间,哔哩哔哩与京东联盟深度合作共建的“京火计划”正式上线。这也是继去年B站与淘宝联盟推出“星火计划”后的又一数据生态共建项目。据悉,借由京火计划下单,商家和服务商即可查看用户在B站观看对应内容后15天内在京东发生的电商行为,并查看因该内容而在京东产生的商品浏览、加购、收藏、下单的UV数据和下单GMV等数据。
10月17日消息,今年11淘宝将陆续上线更多改善营商环境的策略,包括增加退货凭证覆盖、升级多款售后工具、关闭全额仅退款评价入口等,助力商家在天猫11期间降本提效,建立公平、有活力的电商生态。更好的营商环境,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经营确定性,商家经营积极性持续提升。数据显示,9月入驻的天猫新品牌数量环比大涨239%;多种生态商家不断入淘,上半年新锐品牌店同比增长61%,农场店增长52%。
淘宝十月初正式上线“生意管家”,整合了素材生成、数据服务、经营代理等多项 AI 工具及能力,为所有淘宝天猫商家备战11提供高效生产力。
今年天猫11电商AI全方位服务商家经营。数据显示,淘宝面向所有商家上线的AI产品生意管家,11期间已累计服务400万商家,帮助中小商家生成超过1亿件商品及营销素材,帮助超80万商家进行了超200万次的数据流量分析。据了解,淘宝在过去一年多次升级商家侧AI产品,并于十月初正式上线“生意管家”,整合了素材生成、数据服务、经营代理等多项 AI 工具及能力,为所有淘宝天猫商家备战11提供高效生产力。
11月10日消息,昨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电商平台侵犯消费者权益相关问题报告》,对淘宝京东、网易严选、唯品会等7家电平台相关条款及功能进行调查,发现均存在以下问题:个性化展示强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第三方共享信息条款有待完善,7家平台在隐私政策中均要求消费者同意其向第三方共享用户个人信息;社交分享功能罔顾消费者真实意愿,部分平台默认读取通讯录、位置等和自动分享购物记录、浏览记录等;存在诱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