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配送速度,将成刘强东心头大患

电商君
2022-10-18 09:00
1.当京东,遇上更快的对手

一直以来,京东物流都以高效快捷著称,前一天购买的商品,往往第二天就送货上门,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网购体验。

可是当即时零售时代来临之际,速度,不再是京东的王牌,“配送比京东还快”,逐渐成为现实。

就在上个月,美团通过无人机配送,刷新了零售配送的记录。数据显示,在深圳的首笔 iPhone 14 订单配送仅耗时5分56秒。

format-jpg图源:羊城晚报

美团相关负责人称,未来,深圳部分苹果授权专营店将会常态化接入无人机配送。届时,用户购买苹果产品即可体验到“3公里15分钟达”的标准服务。

这组数据标志着中国物流体系正式进入分钟级时代。而除了配送时效的记录被刷新之外,在年轻群体中,对于配送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就拿到货,他们会因为配送时间不清而取消订单,还有7%的95后希望能在两小时内就收到货。

两组数据综合来看,一个隐含信息暴露出来:“极速送达”不再是京东的专属,而消费者仍在持续不断的追求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同样是即时零售牌桌上的重要玩家,去年双十一前,东正式发布京东小时购业务,全面发力即时零售,提速至“小时达”甚至是“分钟达”。

format-jpg

在去年京东“双11”购物狂欢正式开启仅7分钟,一位消费者就收到了她通过京东“小时购”购买的华为P50 Pro手机。这也是京东小时购“双11”购物狂欢开启后的配送首单。

而无论是5分钟,还是7分钟都不重要,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在日常购物中的平均配送速度。

来自美团研究院和浙商证券研究所的研报数据表明,2021年美团闪购平台的订单中,有56.1%的订单在30分钟以内就送达,有30.2%的订单在30-45分钟送达。而京东即时零售业务的平均配送时间为一小时左右。

format-jpg

除了研报数据之外,笔者在深圳地区进行了实测,以生鲜品类为主,分别在美团买菜和京东到家买菜页面进行下单,其中美团平台准确显示了预计送达时间,精确到分钟级,预计最快30分钟后送达。京东平台的预计送达时间同样精确到分钟级,但多数情况下却是半小时到60分钟的区间送达时间。

简单总结,美团给出了半小时送达的明确预计时间,京东则提供了60分钟左右的时间区间,给骑手小哥减轻了压力。

format-jpg

左美团,右京东

单论配送速度,京东显然遇到了一位强劲的对手。而作为电商从业者的我们深知,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即时零售,仅仅送得快,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客观来说,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各有优势。美团在配送速度之外,还需要补足售后、商户数量、产品供应数量与SKU品类、底层信任机制、正品保障机制以及配送赔付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但如果从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待的话,配送越快,优势越大,这把快刀是对用户心智的降维打击。

在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中,提升配送时效,是京东绝对绕不开的一环。


2.分钟达时代,京东即时零售凸显三大焦虑

总的来看,在电商零售进入分钟达时代,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暴露出三方面的短板:时效焦虑,运力焦虑,以及用户心智焦虑。

其实在京东小时购业务正式推出时,官方曾经对即时零售的重点进行过解释。对京东而言,即时零售不是一场配送速度竞赛,而是一次让各方受益的全面创新。

不仅让消费者得到更高效的体验,更让实体零售和品牌商搭上数字化转型快车、收获全渠道红利。

format-jpg

所以,京东采取的方案对实体商超进行改造,以提升其整体的交易效率。他们为合作伙伴提供的不只是“运力”,而是在包含仓储、分拣、配送的全链路履约中提供各种服务和工具支持,以及对实体零售的一体化的数字化改造能力。

简单来说,和京东物流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不同,京东“小时购”的模式更轻,这在规模化、SKU广度和下沉市场拓展上都更具优势。但是在配送时效上,就比不过发力前置仓模式的美团闪购了。

短时间内要提升配送时效,京东必须在商超“仓拣配”等供应链环节发力,提升效率,甚至考虑新的仓储模式。

其次,在配送运力方面,京东也止不住焦虑。

在即时零售领域,美团闪购业务可以复用外卖的运力,而京东到家并没有外卖业务做支撑,运力只服务于京东到家业务,运力成本相对较高。

format-jpg根据此前美团、达达集团财报显示,美团日活跃骑手规模高达100万,总骑手数超过500万,而达达骑手总规模仅63万。所以550万骑手让美团闪购在流量和规模上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截至2021年底,美团闪购用户人数是京东到家4倍左右,订单量是京东到家平台6倍。

其中,京东所依赖的达达平台,以众包配送模式为主,相较于专送模式,在运力的稳定性上,也处于相对弱势。

而用户心智,是京东需要着重发力的方向。

此前,京东将“小时购”的目标设定为渗透50%的京东用户。这一目标的潜台词是:京东平台上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用户没有体验过即时零售与即时配送业务优质服务,这些都是京东小时购的确定性增量来源,并将体现为订单、收入、利润的全面增长。


format-jpg

但尴尬的一点是京东APP主站仍以“电商”心智为主,这和即时零售“同城生活”的心智有些偏离。导致引流的效果比较差,京东到家还未能收获更多用户群体。简单来说,京东需要培养用户上京东买西瓜、啤酒、医药、化妆品等商品的购物习惯。

所以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教育市场,重塑用户心智。

总的来看,时效、运力、用户心智,是目前京东即时零售的三大核心痛点,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已经深刻意识到短板所在,并持续发力建设。


3.不只时效,京东全面入侵用户心智

在探讨京东的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时零售的核心体验是速度,而速度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对用户来说速度很重要,对商家来说,订单数量和成本更重要。

以业内熟知的前置仓模式为例,这种距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储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平台配送速度。为何京东小时购还没有大规模入局前置仓模式呢?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

format-jpg

每日优鲜前置仓

“前置仓模式”虽然速度更快,但是在业务拓展时成本压力较大,一方面影响平台扩张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盈利模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前置仓大收缩,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京东整体的布局来看,针对上述短板,京东已经开始加速改进。

首先,在配送时效方面,京东从改造一整条供应链的角度入手,通过达达优拣、达达海博系统的落地应用,为实体商超提高效率。

比如海博系统就是达达集团为零售品牌提供的O2O全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这套系统既可以一次对接管理全渠道业务,也可以分模块输出解决方案。提供产品的同时,达达集团还为零售商配备了专属项目小组,确保海博系统的快速落地及迭代。

以沃尔玛为例,达达快送“仓拣配”在沃尔玛进行全链路升级应用后,日均拣货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90%,骑士到店取货时长显著缩短。

format-jpg

其次在运力方面,京东与达达集团加速合并。8月份,达达集团董事长蒯佳祺卸任,与此同时,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作为新任董事会主席上任。

集团层面的深度结合,可以增强业务之间的深度连接,京东对配送运力的掌控力显著提升。

根据达达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有超过300万劳动者成为达达快送骑士,超过50%集中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这个数字虽然和美团的500万骑手还有差距,但已经相差不远。

除了大规模运力的补充之外,近日,达达快送与自动驾驶公司推行科技达成正式合作,推行科技“独角兽”人行道物流机器人将接入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提供商超门店直达居民家门口的无人配送服务。

format-jpg

图源:达达集团

该配送机器人可在各种步道上安全行驶,核载115公斤,车重50公斤,采取与人类骑手相同的时效考核与补偿标准,并在小批量试运行阶段实现了单车盈亏平衡。

为了弥补用户心智的难题,京东逐渐向小时购开放了全渠道流量入口。不仅在京东APP附近页面,京东超市、京东到家等功能也已经放在了官网、APP和小程序的一级频道

而在搜索界面,京东为小时达单独提供了顶部标签一键筛选功能,用户可以一键查询小时购的产品类别。从京东对即时零售的全渠道布局来看,京东正在将小时购业务打造成一个同城版的京东商城。

综合来看,我们从行业竞争的角度,看到了京东即时零售的配送速度短板,以及京东做出的努力。而即时零售的竞争绝不仅限于“速度之争”,而是一整条供应链模式的重新打造。

在即时零售市场中,美团、京东、阿里,都在飞速奔跑,并且各有优势,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象中的那个产品多、送货快、服务好的完美即时零售平台,还没有显形。

在这之前,定局还未出现,一切皆有可能。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19日消息,京东物流发布618超级战报。数据显示,今年物流大模型首次应用到京东618保障,累计调用超3000万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累计分析处理超4亿条用户地址,保障物流履约快、准、稳。京东618期间,无人车即时零售配送订单同比增长97%,楼宇快递无人车配送订单同比增长353%。另外,得益于在港珠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港澳地区配送明显提速,近7成港澳消费者的京东网购包裹实现次日送达。
618期间,京东物流在近30座城市投用无人车,楼宇快递无人车配送订单同比增长353%。
1月14日消息,今日,达达集团旗下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双平台共同启动“春节不打烊”,通过零售+物流双平台全力保障用户、商家春节期间正常消费和配送,让年货订单也能1小时达。其中,达达快送将通过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的即时配、落地配、个人配三大物流网络,在春节期间持续为全国O2O平台、零售商家、电商企业和个人用户等提供快速稳定的即时配送服务。
7月9日消息,达达集团近期宣布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为老百姓大药房全国近1000家门店提供远距离配送服务。据介绍,达达快送的“物流开放平台”可无缝承接老百姓大药房的全渠道订单,包括官网、微信小程序、京东到家及其他第三方即时零售平台。这些订单均由达达快送的系统统一处理,并分配给驻店骑手或众包骑手。该系统会根据其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匹配最佳送货路线,帮助骑手快速安全将订单送达。
2月24日消息,《电商报》获悉,近日,中金公司首次覆盖达达集团,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美元。报告指出,达达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配送平台,正处于高速发展通道。中金公司认为,承接京东物流的落地配订单起到为达达提供基础订单的左右。1月7日,KeyBanc评级报告也首次覆盖达达,首次评级为增持,最新目标价为美元。
6月8日消息,达达集团今天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该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表示,“本季度,达达集团进一步深化与京东的全渠道战略合作,在本地即时零售即时配送领域将获得京东集团的全力支持。双方协同优势,旨在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与合作伙伴们共赢,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达达将战略承接京东即时零售即时配送业务,全面扩大与京东在全渠道领域的合作,向多场景、多品
5月13日消息,京东健康迎来了近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新成立即时零售部和线下医疗业务部,将原数字健康业务部和政府事务部更名为企业业务部和公共事务与合规部。上述所有负责人均向CEO金恩林汇报。其中即时零售部是此次调整中的首位,一名京东员工透露,“因为美团在即时配送端有优势,用户经常会在京东健康上看病,去美团下单买药。”因此,京东健康也要加强自己的即时配送能力。
6月19日消息,今年京东618期间,达达快送配送总单量突破1.5亿再创新高,京东618巅峰期即时零售全国第一单送达仅9分钟。百万达达快送骑士穿梭在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的街巷,保障京东618小时达。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期间,达达快送连锁商家整体配送单量同比增长53%,商超配送单量同比增长42%,茶饮配送单量同比增长104%,帮助实体商家和品牌获得实实在在的增长。
5月11日消息,本地即时零售配送平台达达集团今日发布其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达达集团总营收达人民币25.8亿元,同比增长27%。达达快送平台营收达人民币7.5亿元,同比增长20%。增长主要来自于为连锁商家提供的同城即时配送服务的订单量上升。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达人民币673亿元,同比增长37%。
5月17日消息,今日早间,本地即时零售即时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达达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4%;同时净利润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可比口径下近30个百分点的优化。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为491亿元人民币,活跃消费者67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