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一同出海,又是一场硬仗

电商行业
2022-11-18 09:10
1.电商出海正当时

国内电商市场的比拼刚刚降温,中国电商企业又在海外相遇了。

近段时间,国内电商企业出海的动作变得更加频繁,拼多多、阿里、京东、抖音等电商巨头纷纷走上了出海的道路,加上在此之前已经在海外市场“战斗”了多年的Shein,海外市场俨然成为了中国电商平台的下一个舞台。

今年9月1日,海外版拼多多Temu正式在美国上线,经营商品包括宠物用品、首饰、日用品、儿童用品等多个品类,但主要重点还是女装。“低价+女装”的组合,让很多人都不禁猜测Temu对标的是有着“女装界拼多多”之称的Shein。

format-jpg

(图源:Temu首页)

就在Temu上线后不久,抖音集团(前字节跳动)旗下的海外快时尚独立站IfYooou也上线了,同样走的是“低价路线+优质服务”的路线。

format-jpg

(图源:IfYooou)

而近日有前字节跳动工作者透露,TikTok正在调整全球业务,规划是先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日韩和中东市场,其他地区先收缩,这是抖音在上线IfYooou之后,针对跨境电商市场做出的又一行动。

事实上,除了拼多多和抖音,阿里、京东、腾讯等巨头也早就开始布局跨境电商赛道了。

阿里是最先有出海意识的电商企业,早在1999年,阿里就推出了做跨境贸易B2B业务的“阿里巴巴国际站”,2010年,有着“海外版淘宝”之称的速卖通正式上线;2016年,东南亚第一电商平台Lazada也被阿里收购,正式成为阿里的一员,这也让阿里海外电商业务如虎添翼。

一直以来,阿里对海外市场都极其的重视。今年年初,淘宝天猫原总裁蒋凡开始接管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并对其进行一系列梳理和重新布局,再次证明了阿里想打一场漂亮的出海仗的决心。

京东则早在2014年就将全球化列为重要战略之一。2015年,京东上线了跨境B2C平台“JOYBUY”;2017年,“京东售全球”业务正式上线,而东南亚市场则是京东的重点布局的地区;除此之外,京东还与当地电商公司合作,先后推出了京东印尼站(JD.ID)、泰国的JD Central。京东对海外电商市场一直表现出绝对的信心,刘强东曾直接表示,“要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format-jpg

就连一向被调侃“没有电商基因”的腾讯,也在跨境电商市场有着自己的布局。与抖音、京东不同的是,腾讯在跨境电商以投资为主,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Shopee,就是腾讯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

这股从二十年前就刮起来的“出海风”,今天再次吹动了整个电商市场。

2.为何都要出海?

选择出海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就是国内的电商市场增长空间变得更小。

2003年是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一年,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网络购物的人口红利,但随着网购的普及,那样的增速已经成为历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19年网络消费增速已经降至15.6%,而同年社会零售消费增长只有8%。

当流量红利褪去之后,所有平台的获客成本都居高不下——阿里2021财年获客成本为477元,相比2020财年翻了几乎2倍,达到近4年来最高点。拼多多获客成本为578元,京东为384元,均处于高位。

format-jpg

在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电商平台的业务增长却有回落的迹象。

作为国内电商平台当之无愧的“大哥”,今年的前三个月,是淘宝成立19年来首次季度GMV出现下滑,集团整体收入的增速也创下历史新低;京东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速也一直在刷新历史最低的记录;拼多多自从2020年第四季度月活跃人数突破7亿之后,也步入了缓慢增长的行列。

然而与国内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欧美、东南亚为代表的海外地区,这些地区近几年在电商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数据显示,2020年北美线上零售渗透率已经从2019年的10.7%提升到了14.0%;以北美为目标国的中国跨境出口零售电商,预计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3%,达到7479亿人民币规模。

format-jpg

(图源:艾瑞网)

这样的环境是极其利于电商企业发展的,以同样为跨境电商的Shein为例,在过去3年里,扎根于北美市场的Shein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公司估值,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Shein的销售额突破了160亿美元,同比增速超50%,有望提前完成300亿美元的年度销售目标。

甚至在去年的5月和今年的1月,Shein的APP下载量先后两次超过了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购物APP。

“走出去”本就是互联网公司寻求增量最有效直接的方法,Shein逆袭的故事更像是扎在中国电商企业们心坎里的一剂强心针,更加坚定了电商出海的信念,并加速了巨头们的出海步伐。

3.想拿下海外市场,没那么容易

出海,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想要做好就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电商出海,横在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就是亚马逊。众所周知,亚马逊是全球最大、覆盖国家最多的电商平台,毫不夸张地说,电商企业只要出海就会碰上亚马逊。

format-jpg

(图源:亚马逊官网)

特别是Temu去到的美国市场,那里几乎可以说是亚马逊的主场,除了消费者日积月累的购物习惯难以撼动,亚马逊花了十几年时间建设的仓储物流是其更宽的护城河,这也是国内电商企业短时间内难以与亚马逊匹敌的根本原因。

但不得不承认,亚马逊完整的仓储链条和成熟的物流体系给其带来优势的同时,较大的成本投入也让平台内的商品价格略微上涨。将出海第一站选在美国的Temu,就走了一条很聪明的路——低价。而Shein的快速崛起,除了时机较早有更大的机会之外,也有走低价路线绕过亚马逊的原因。

除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外,电商出海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怎么获取流量?

同样以Shein为例,Shein抓住了Facebook社交营销的红利期,利用KOL的先发优势,2011年便成为第一批利用社交网络KOL的服饰公司;在2013年成为Pinterest的首批用户后,Pinterest便成为当年Shein最大的流量来源。

但流量红利已经消失,摆在中国电商企业们面前的是更艰难的市场环境,就连最擅长“生产”流量的TikTok,也只能花钱从巨头那里买流量。

format-jpg

而腾讯投资的shopee和阿里旗下的Lazada则是主攻东南亚地区,相比美国,东南亚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市场格局也暂未定型,再加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东南亚的电商市场有很大的潜力,这意味着对中国电商市场来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但从流量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场的情况也不太乐观。在“2022年9月东南亚各电商平台访问量(PC+移动端)”数据显示,从今年9月开始,Lazada和Shopee的访问量总体都出现了下滑。Shopee的各站点网站总访问量为4.79亿,较8月下滑了4.4%,其中属菲律宾站点访问量下降幅度最大,高达9.5%。这对想成为跨国巨头的shopee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总的来说,出海是电商巨头们的必选项,但无论是欧美市场还是东南亚市场,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出海之旅中,中国的电商巨头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电商的出海之路,不会走得很轻松。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互联网有三大难事:腾讯做短视频、阿里做社交、字节做电商
1月12日消息,2020胡润世界500强榜单于今日发布,中国共有51家公司进入“胡润世界500强”,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首,这两家公司均进入世界前十名,价值分别为47200亿元、47000亿元。在电商垂直领域,美团以价值14450亿元位列第36位,蚂蚁集团以价值13790亿元位列第40位,多多以价值11100亿元位列第55位,京东集团以价值8940亿元位列第76位,小米集团
12月5日消息,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今年第四季及迈向明年首季,维持对腾讯正面看法,并将携程及美团纳入至核心持股。该行未来两至三个月电商偏好排名顺序,依次为京东、阿里多多,考虑到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的更高可见度以及潜在的以旧换新计划的延续。该行同时建议加入网易及腾讯音乐作为防守性投资标的,将满帮视为快速增长的选择,阿里影业则专注于内容。
近日,有消息人士爆料称,淘宝特价版已经注册了微信小程序,且小程序上线后将支持用户使用微信支付付款。这一消息引得业界众多猜测。目前,多多的日活已数次超越淘宝,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亿,已超越阿里。因此,扩大业务范围,争夺淘宝以外的市场成为阿里的新方向。这也使得淘宝特价版诞生,且与老对手腾讯的合作成为可能。
字节、阿里腾讯、辛选集团均捐赠500万元,多多300万元,小米100万元,网易150万元。
日前,21数据新闻实验室发布了 《2021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榜单显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市值超过1万亿的上市公司有13家,其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台积电位列前三,美团位列第6,多多位列第13。
3月25日,阿里巴巴副总裁王海确认了阿里腾讯的这一合作意愿,阿里确实提交了申请,但也确实还没有获得审批。目前,淘宝特价版尚未开通微信小程序。阿里目前已经触碰到了流量天花板,它急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不仅是捍卫自身地位的需求,也是开疆拓土的可靠方向。阿里已经摊牌,看似退让,但目前腾讯也并不好过。这样一场合作中,阿里得到的利益其实明显大于腾讯
紧跟其后的分别是微信、剪映、抖音、国家反诈中心。七麦数据表示,从开发商方面看,“阿里系”“腾讯系”应用占据领先优势,分别有5款应用上榜。其中,“阿里系”的购物类应用居多。而在热门应用收入排行榜中,抖音位列第一,入围TOP30的还有第7的快手、第20的微信。
6月24日消息,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 发布202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根据榜单,腾讯以4287.2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6名,阿里巴巴以3395.57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12,进入榜单前100还有苏宁、京东、小米、多多。此外,美团以637.6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104名,抖音以583.2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127名。
不过,该行指,由于宏观环境仍需时复苏来形成上升势头,故投资情绪近期或仍然脆弱。该行指,踏入2024年,在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下,认为企业尤其具有特定产品的驱动因素,其盈利能见度及主动回购等均可跑赢大市。该行表示,偏好腾讯、新东方 、多多、快手、阿里及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