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线打车服务

电商行业
2022-12-27 09:05
1.在抖音上打车将成现实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网约车市场,因抖音的入局再次成为焦点。

12月26日,抖音开放了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截止目前,已开放的具体细分类型有打车/网约车、顺风车/拼车、出租车等。此外,T3出行、一喂顺风车等一众本地出行服务平台也都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驻了抖音。

format-jpg

(图源:抖音开放平台)

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抖音就开始探索交通出行服务了,但T3出行等头部出行服务平台并未参与到其中,只有“黔程出行”、“拼哒出行”等一些小型的本地出行服务商在抖音通过短视频推广出行业务。

再往前看就能发现,其实很久之前抖音就已经有了跳转广告,目的是将用户和流量吸引至服务商的APP或微信端的打车小程序中。彼时抖音的角色更像是为出行服务商扩大流量的渠道。

但这次抖音入局打车市场,不再只是作为一个流量渠道,而是直接在平台内上线了可提供打车服务的小程序,为平台打造了出行生态。

format-jpg

(图源:抖音T3出行小程序)

或许是目前抖音内的出行服务商并不多,还无法形成规模性的出行生态的缘故,出行功能目前并不会直接显示在主页面上方的入口,需要用户自行搜索“打车”“出行”等关键词,或者搜索出行服务商的品牌名,才能找到所需要的打车小程序。

而作为头部出行平台的T3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先后入驻抖音,就意味着出行服务商对抖音平台愈发重视,未来抖音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重点布局的渠道。而随着更多的出行服务陆续入驻抖音,规模逐渐扩大后,出行服务或许也能像团购、外卖那样拥有一个独立的业务聚合入口。

目前来看毫无疑问的是,对出行服务商来说,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的,拥有巨大流量的入口;对抖音平台来说,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的入驻也再次为其完善了内部的出行业务生态。

2.打车战火从未停歇

说到出行,很多人会想到号称“国内出行第一股”的滴滴打车,自从去年滴滴出行APP下架之后,国内的出行服务市场重新燃起了战火,以传统打车和聚合打车两种模式为主,逐渐发展成多强并立的格局。

format-jpg

先是有着传统车企背景的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等平台纷纷发力;紧接着,以高德打车、美团打车为代表的聚合打车平台也紧随其后,依托聚合平台的流量优势,打破了用户规模的天花板,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传统打车平台很好理解,就像是滴滴打车APP,是专门打车的APP;而聚合打车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也有小程序能够让我们享受到打车服务,而且平台中同一时间还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车型,方便又快捷。

format-jpg

聚合打车听起来很新潮,但却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7年,高德地图就推出了聚合打车的模式,随后百度、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参与,让这一模式逐渐拓展开来。今年以来,高德、腾讯、华为等大厂的入局更是为这一模式加了一把火。

首先是高德,早在去年12月就计划推出“火箭出行”APP,据知情人士透露,“火箭出行”也许将采用与美团打车相似的业务模式:以聚合打车模式为主,自营的打车服务为辅,例如加入自营的代驾业务等,截止目前司机端APP已经研发完成。

腾讯则是与“如祺出行”合作,在广东部分地区推出了打车服务,与此同时,也在微信内的“腾讯出行服务”中接入了更多的打车服务商,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可以享受到该项服务。

华为则是在会员中心应用上线了“Petal出行”,截止目前,“Petal出行”可以支持北京、深圳和南京3个城市的网约车服务。平台内已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包括首汽约车与神州专车,车型也分为经济型、舒适型、商务型和豪华型等。

format-jpg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2022年9月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5.74亿单,其中有1.41亿单来自聚合平台,占比约24.56%。这项数据足以证明:聚合平台已经成为出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聚合打车能够成为了众多出行服务商们追崇的模式,这是因为相比于自建网约车服务,聚合平台的运营成本、风险都更低。

而对于抖音来说,出行服务一直是其生态中空缺的一部分,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完善平台内的生态,也并非不是一件坏事。但网约车的获客成本节节攀升,对处于降本增效阶段的抖音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3.抖音能做好打车服务吗?

都说“流量为王”,在用户流量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抖音,能吃下打车这块肥肉吗?

首先从抖音自身上看,几年前,抖音还只是一个“单纯”的短视频APP,短短两年,抖音已经将自身的业务拓展到了电商、本地生活、医药等领域,基本上可以说是做一个成功一个,这样的成功,或许也能在出行服务上再次复制。

此外,据《2021出行行业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预期达到4341亿元。而交通部在2022年11月发布的有关网约车行业数据中也显示,今年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的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

format-jpg

因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业人员上看,出行服务市场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但抖音入局出行服务业务也并非一帆风顺,现在看来,聚合打车平台一面解决了网约车平台的流量问题,另一面也满足了抖音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双方利好的事情。但对抖音而言,除了获客成本上升之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聚合打车这一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合规问题。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网约车经营者必须有网约车经营许可证、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驾驶员证等证件,但一些网约车聚合平台审核机制过于宽松,让不合规的车辆和司机有机会进入市场,将会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其次是聚合平台的责任界限不清。假设用户在聚合平台呼叫网约车后发生了事故,聚合平台与司机分别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目前来说,相关法律条例对于聚合平台的责任界定仍有争议。

总的来看,如果抖音想要将出行服务当作主要业务来发展的话,仍然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审核准入机制;而未来的抖音如果能成为跟高德、微信一样的第三方出行服务聚合平台的话,那出行市场也将迸发出新的活力。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25日消息,据36氪报道,字节跳动高层正展开新一轮人事调整:去年底加入字节跳动的前滴滴管陈熙 或将负责今日头条业务,朱文佳将不再担任今日头条CEO,并调任至TikTok负责技术研发相关工作。另有知情人士称,与TikTok团队近期也在进行整合,已有大量TikTok员工转岗至。对此,字节跳动方面暂无回应。
滴滴表示,该网站还为一个模板,并不作为业务参考。据报道,小桔旅行网代理预订平台展示的旅游产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合作商家提供,小桔旅行网仅作为网络预订平台。合作商家充分借用小桔旅行网预订平台,推出全方位的旅游产品,并负责产品销售、资源确认、合同签署、发票开具、行程安排等全部环节的旅游服务。但滴滴的小桔旅游网目前还在内测阶段,并未向所有人开放购买渠道。
5月4日消息,昨日晚间,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短视频作者抹黑滴滴司机一事。表示,根据平台规则,相关账号已被封禁视频发布功能,平台坚决打击造谣博眼球行为。据了解,昨日,滴滴出行副总裁的李敏在其个人微博@liminx发文称,有短视频作者为了流量随意编造故事抹黑滴滴司机,将进行起诉。
据了解,昨日,滴滴出行副总裁的李敏在其个人微博@liminx发文称,有短视频作者为了流量随意编造故事抹黑滴滴司机,将进行起诉。李敏表示,根据一些司机师傅的反馈,前面两个骗子的视频还在,后面两个因为被网友评论揭穿已经偷偷删除,但被师傅们截图留证。决定一并起诉,要求无良作者给广大滴滴司机师傅道歉。对此,官方微博转发该微博内容,并表示已经禁封相关账号,坚决打击造谣博眼球行为。
5月19日消息,据Tech星球报道,近期内测了名为“山竹旅行”的业务,产品以内独立的小程序形式呈现,“山竹旅行”平台包含门票预订、酒店预订等功能,支持从视频种草到交易都在App内闭环完成。山竹旅行内提供商品的供应商主要为小店的商户。此外,滴滴也在不久前测试了一个名为“小桔旅行社”的网站,包含国内旅游、国外旅游等业务,但还不支持购买。对此,滴滴方面表示,该网站还为一个模板,并不作为业务参考。
5月6日消息,近日,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敏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有短视频作者为了流量随意编造故事抹黑滴滴司机,将进行起诉,并要求相关短视频作者给滴滴司机师傅道歉。李敏称,根据一些司机师傅的反馈,有些视频还在,部分视频因为被网友评论揭穿已经偷偷删除,但被师傅们截图留证,决定一并起诉。
一位TikTok人士称,公司希望TikTok在海外的渗透率与在国内的渗透率相当。TikTok目前在全球的渗透率只有不足20%,在国内则接近54%。巴西方面,TikTok电商在近期提高了巴西市场的优先级。TikTok电商提前了进入巴西市场的时间-从2023年下半年改到上半年。滴滴原国际化产品负责人黄远健将负责TikTok 电商巴西的市场运营,向TikTok电商最高负责人康泽宇汇报。
9月25日消息,由世界品牌实验室 主办的“亚洲品牌大会”于9月23日在上海召开,并发布了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榜单显示,阿里巴巴位列第15位,苏宁位列第66位,京东位列第97位,小米位列第110位,位列第209位,携程位列第227位,美团位列第248位,拼多多位列第276位,国美电器位列第261位,滴滴出行位列第316位。在快递物流领域,日本邮政位列第181位,顺丰速运位列第184位,新加坡邮政位列第284位,中国邮政位列第311位。
10月29日消息,今日,移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极光发布2021年Q3最受喜爱TOP10应用榜单。榜单根据用户日活、品牌影响力等维度进行评选,包含季度最受喜爱APP、季度黑马APP、季度行业Top App三个维度,涵盖电商、游戏、短视频、手机银行、支付结算、求职招聘、用车服务等维度。微信、、淘宝荣登季度最受喜爱APP Top3。在季度行业Top App方面,、淘宝、支付宝、Boss直聘、中国建设银行、滴滴出行、王者荣耀占据各自行业Top榜榜首。
6月22日消息,近日, 2021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于戛纳发布。中国共有18个品牌入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前100,连续两年成为上榜品牌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在此次百强榜中,中国品牌合计贡献了全球100强品牌价值的14%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前十强品牌名单中,阿里巴巴排名全球前七,稳坐全球零售品牌亚军。据悉,本次上榜的中国企业还包括美团、京东、、小米、拼多多、滴滴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