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祺出行用户数突破1600万 正在推进IPO相关准备工作

拾枫
2022-12-30 15:29

12月30日消息,2022年广州国际车展今日开幕。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旗下如祺出行用户数突破1600万,正加速推进Robotaxi商业化落地,并正在按计划推进IPO(上市)相关准备工作。

官网资料显示,如祺出行是广汽集团旗下创新移动出行平台,业务涵盖如祺快车、如祺企业用车、如祺顺风车、如祺车服、如祺Robotaxi。如祺出行于2019年6月上线,现已进入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

format-jpg

来源:如祺出行公众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智能网联出行平台,如祺出行通过“双轴驱动”战略布局,推出中国出行行业首个真正全开放的Robotaxi运营平台,助力政府、整车企业、自动驾驶公司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打造链接整个产业的VaaS平台。

此前,在2022年3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推动如祺出行的资本化运作,计划在2023年启动上市工作。

format-jpg

(如祺出行官网)

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如祺出行已经完成3轮融资,最近一次是2022年4月的超10亿元A轮,由广汽集团领投,广州产投、岭南控股、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机构跟投。据了解,完成本轮融资后,如祺出行今年内将组建一支规模超过200辆的Robotaxi车队投入示范性运营,并打造一支规模超千辆的v2x车队,以及全力推进包括运营平台、数据平台、监管平台在内的自动驾驶运营体系的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祺出行2019年的数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中,腾讯为投资方之一。

format-jpg

(来源:如祺出行公众号)

format-jpg

(如祺出行融资动态,来源:天眼查APP)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13日消息,近期有消息称,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出行”最快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7月13日早间,广汽集团针对求证时表示:“出行暂时没有官方可以公布的消息。”
7月13日消息,据IPO早知道消息,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出行最快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于2019年6月正式上线的出行现主要涵盖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以及生态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截至目前,出行已覆盖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中山、肇庆、长沙、厦门等10座城市。截至2023年6月,出行平台注册用户数超2100万。
知情人士透露,出行预计最早明年在香港IPO上市,已选择农银、中金等安排上市事宜。
5月29日消息,出行旗下一站式超级服务平台车服宣布,佛山鼎晟授权店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车服首次走出广州,开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在开业仪式现场,车服与多个合作方完成签约,将集中优势资源,与合作方开展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网约车服务生态,深耕佛山出行市场。
2月2日消息,广汽集团于2023年12月率先成为首批获得L3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的企业。作为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出行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并协同组建了一支搭载广汽ADiGO PILOT智能驾驶系统的测试车队,正在开展L3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
6月28日消息,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出行今日正式开通厦门运营,这是继2022年6月进入长沙后,出行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外聚焦运营的第二座城市。据介绍,出行目前开通的主要服务区域为思明区和湖里区,后续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出行服务已覆盖广州、佛山、珠海、深圳等十余座城市,平台用户规模超2100万,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用户渗透率超30%。
4月26日消息,今日,小马智行宣布与广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平台出行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百辆规模自动驾驶出行车队,并于年内在广州开启Robotaxi示范运营。据了解,小马智行将向出行提供基于自研“虚拟司机”技术的自动驾驶新能源车辆,搭载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深合作,拓展自动驾驶产业链合作生态圈,小马智行参与了出行的A轮融资。
6月27日消息,以“科技思变”为主题的2023广汽科技日活动日前在位于广州南沙的广汽科技馆举办。作为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出行为科技日提供了Robotaxi出行服务,出席活动的嘉宾和媒体可在广汽科技馆体验到Robotaxi带来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022年10月,出行与战略合作方在广州南沙开启了自动驾驶Robotaxi与有人驾驶网约车混合运营,承接用户真实出行需求,不断提升自动驾驶运营能力,并通过运营数据反哺自动驾驶技术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