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快递行业已经打破平静

电商君
2023-01-09 09:06

两个消息,预示着2023年的快递市场注定不会平静。

消息一: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过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1.5%——快递市场还是一座没有挖空的金矿。

消息二: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多个快递公司宣布“春节不打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前快递市场的残酷: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置身其中的玩家谁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的快递争夺战,已经一言不合地提前打响了!


1.2023年,快递行业的重组是主旋律

这是一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卷的时代。当有一天你发觉自己卷不动的时候,你已经掉队了。

国内快递行业有多卷?就算公司已经上市了,也处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中。

过去的两年来,国内快递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重组和收购。其中,2021年极兔收购百世快递国内业务、2022年京东物流收购德邦等,可作为标志性事件。

要知道,百世是2017年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德邦则于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在很多人眼中,能做到上市的公司,在实力上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国内快递市场的残酷就在于:上市对快递公司而言不是终点,能不能始终像一台高速战车一样向前冲,才决定了你在这个市场停留时的姿态。

事实上,参考美国四大快递公司的形成过程也不难看出,重组兼并是国际快递市场从弱到强,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format-jpg

由此带来的市场格局之变,已经产生了。

长期以来,因为阿里在电商市场拥有绝对的实力,在其影响力辐射下,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公司加速崛起;与此同时,阿里也以参股、控股、平台服务等方式和这些快递公司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国内快递市场也走向高度集中。CR5(顺丰、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的整体格局比较稳定。

但是,极兔、京东,甚至是顺丰丰网的出现,则进一步打破了国内快递市场原有的“默契”。format-jpg

format-jpg

最根本的原因,是电商市场本身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数据显示,2021年,淘系占据着国内零售电商市场约52%的份额,京东和拼多多以20%和15%的份额紧随其后,剩下的市场被新起之秀抖音、快手拿走了。

这时候,京东背后的京东物流,和拼多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极兔的崛起,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从趋势上看,2023年快递行业的第一个新变化已经跃然可见了:互联网的篱笆墙不断打开的背景下,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之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来自淘系的快递单量的比重有可能逐步降低,2023年,新的快递市场格局还在重组。


2.末端网点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2021年以来,快递重组和兼并的动作明显加快,目的都只有一个:拼末端网点。

就拿极兔来说,极兔刚进入中国时,在拼低价打开市场入口的同时,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的快递员、末端网点不够,就算把蛋糕抢下来了,自己也不能马上吃下去。当时,极兔采取过花钱让别的快递公司员工“代送”自家业务等方式,但是很快就引起相关快递公司的警惕,甚至以发布行业倡议书的形式,联合几家快递公司对极兔进行封杀。

这件事也让极兔意识到:有一张自己做主的末端网点,是多么的重要!

而在收购百世快速的中国业务后,百世这十几年来在每一座城池打下的末端网点就会被极兔所用,虽然两家公司在模式的磨合上仍须时日,但是对于极兔而言,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了。format-jpg

format-jpg

末端网点对快递公司有多重要,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京东物流。

很多人都知道,这些年京东物流在配送速度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有不久国家邮政总局的一项全国所有快递公司满意度的调查中,京东物流甚至超越顺丰排到了第一名。

京东物流为什么这么快?此亦无它,唯末端网点多尔!

这些年,京东物流在模式上基本上是大仓加小仓的方式:先以大区为单位,每个大区配备以亚洲一号为代表的大型仓储配送中心,以亚洲一号辐射周边城市;再在周边城市的小区配置不同的小仓。当然在此之前,京东物流会根据平台用户的消费特征,提前对一些商品进行分仓处理。比如说,有些地区的消费者对手机消费有所偏爱,这些地方的仓库就会准备一些手机新品的库存。

format-jpg

回首2022年,快递行业最引起诟病的地方,是不能送货上门。而像京东物流这样将末端网点做到极致的公司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随着京东物流对社会层面的逐步开放,它在价格、时效、揽收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也会全面上涨。

这对于其他的快递公司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彼涨而此消,京东物流的上升,意味着其他快递公司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挤压。

这些快递公司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所以,过去的一年来,虽然在资金上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快递公司都在做一件事:不断扩大加盟网点的规模,把末端网点这张网越织越大——当然,这也会给快递公司带来不易掌控加盟点的服务质量等后遗症。format-jpg

format-jpg

但就算有这些问题,快递公司也会硬着头皮上。原因也很简单:2023年快递市场整体回暖的趋势很明显,没有强大的末端网点,自己在和别人的竞争中又会输下一城。

统计显示,前11个月,国内快递业务量预计总量为1000亿件,同比增长2%;随着今年社会面的放开和消息市场的复苏,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回稳已经不是什么疑问了。

到时候,那些在末端网点还是不给力的快递公司,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3.或者被困死,或者冲到更大的蓝海

虽然国内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是我们不是不得不承认,放眼整个世界,国内快递公司的参与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美国四大快递公司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快递业务,其中,UPS的市值超1500亿美元,国内市值最高的顺丰的市值为2800亿,不到5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但是在全球快递市场却没有什么存在感,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怎么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注意到,在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施行10年后,2023年5月,新国标或将正式施行。

新国标的最大特点,是对快递服务的划分更加精准化,也更强调标准化:一方面,是鼓励国内快递企业勤练内功,提升服务水准;另一方面,推动国内快递企业打开更大的局面。

其实,随着国内电商业务的持续放缓,一些快递企业也意识到,此前的蛋糕已经切得差不多了。

下一步,国内快递企业如何找到新的蛋糕?

答案是:进村、进厂、出海!

特别是出海这步棋,从方向上决定了国内快递公司在未来还能走多远。

在所有国内快递公司中,菜鸟是最先走出去的那批选手,这些年,菜鸟在海外主要干了这几件事;建eHub、布局海外仓、开航线、搭末端配送网络等,阿里的跨境电商业力走到哪里,菜鸟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format-jpg

作为具备国际化基因的极兔,在“出海”方面同样“动如脱兔”,目前在东南亚头部快递企业中,极兔的市场份额已占到第一位。今年以来,极兔还持续开通了阿联酋、沙特、墨西哥、巴西、埃及等国的业务,极兔也是被很多人认为真正能威胁到UPS等国际大佬,成为为“中国的UPS”的不二人选。

format-jpg

菜鸟、极兔之外,顺丰、三通等也明显加快了出海速度。

或者被困死,或者冲到更大的蓝海。对所有的国内快递企业而言,2023年的争夺战,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2日消息,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2日~9月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本次服贸会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快递展区通过展示快递智能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理念以及多项成果发布,展现快递行业新业态、特色服务新产品、绿色发展新风貌。FedEx、UPS、DHL等国际快递企业也亮相服贸会。
5月3日消息,上海市快递行业党建联盟于近日成立,13家头部企业加入,包括中国邮政、中通、圆通、通、韵达、、德邦、优速、京东、百世、苏宁物流、极兔和跨越。据悉,每年将有一家企业成为轮值单位,牵头推进党建联盟任务、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今年,上海市快递行业党建联盟将从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多渠道加强快递员队伍建设。《措施》明确,出台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导则。
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2020胡润品牌榜》。在快递行业、菜鸟、中通、韵达、京东物流、达达、圆通7家快递企业分别入榜。
5月3日消息,上海市快递行业党建联盟于近日成立,13家头部企业加入,包括中国邮政、中通、圆通、通、韵达、、德邦、优速、京东、百世、苏宁物流、极兔和跨越。据悉,每年将有一家企业成为轮值单位,牵头推进党建联盟任务、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1月11日消息,据“国家邮政局”公众号消息,近日,“春节期间快递停运”的消息又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经核实,该传言为假消息,今年春节期间,EMS、京东物流等主要寄递企业均表示“春节不打烊”。针对春节期间的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在2021年12月30日就发出通知,要求节日期间各寄递企业统筹安排运营资源,提前做好运力和人力调配,维护基层网点运营稳定,切实保障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用邮需求和行业安全稳定运行。
2月13日消息,据人民日报消息,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获悉,除夕和初一两日,全国快递处理超亿件,同比增长223%。春节期间,邮政EMS、京东物流、中通、圆通、通、韵达、百世、德邦和极兔等品牌快递企业仍在坚持运营,预计全行业在岗人数超百万人。
7月14日消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期间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控股称,上半年快递物流行业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内部分城市因疫情实施控、燃油价格上涨压力等,但公司凭借直营网络稳定可靠的服务质量、端到端多元物流服务能力、多网协同的智能规划、以及精细化的资源动态调整能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实现2022年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果。
9月19日消息,控股发布2022年8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公司2022年8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218.88亿元,同比增长46.23%,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速运物流业务保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和业务量的增速均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水平,其中时效快递保持较好增长,产品结构健康,单票收入同比提升;二是因合并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公司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32.75%。
2月19日消息,控股发布2024年1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1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43.57亿元,同比增长15.52%,不含网同比增长16.46%。其中,在去年同期速运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优于行业的基础上,1月不含网的速运业务营收达到195.01亿元,同比增长20.72%;业务量11.47亿件,同比增长28.30%;单票收入稳定在17.00元;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48.56亿元,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为2%。
4月14日消息,南宁国际铁路港分拨中心日前整体竣工并交付使用。该项目由国铁南宁局和顺集团共同打造,总投资近10亿元,运营后将成为广西面向东盟的最大的现代化物流分拨中心,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 万吨。分拨中心整体投产后,将成为广西面向东盟最大的现代化物流分拨中心,也是国内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库,具备强大的物流快递中转、分拨、配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