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开始调整,云计算三大趋势已经出现

电商君
2023-01-28 09:04

从来没想过,云计算的竞争居然这么激烈。

最近一个月,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京东云等互联网云计算大厂纷纷换高管、调组织、换战略。

先是阿里巴巴掌门人张勇亲自坐镇阿里云业务,连发两封内部信强调客户和云服务的重要性。还有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内部大会上直接表态表态:“无所谓!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为腾讯云重新确定方向。

落后一步的刘强东也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京东科技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京东云成立了独立事业部。

format-jpg

更不用提李彦宏对百度智能云的持续投资,抖音快手的视频云入局。在2022年的结尾,整个云计算产业迎来大变局,无论是行业走势、产业格局、技术架构、政策背景都在悄然发生剧变,影响每一个产业人。

在互联网大厂集体调整云计算业务之际,关于2023年的行业之争,已经透露出三大核心趋势。


1.云计算争夺政企市场,国资云改变竞争格局

2023年的云计算市场又是充满着不确定的一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更多竞争对手的入局和竞争赛道的切换。

过去十年,互联网客户的云计算需求撑起了阿里云、腾讯云们的迅速崛起。因为云计算的发展与渗透,最先就是在与云计算需求密切相关的电商、网络视频、游戏等行业展开。

阿里、腾讯等头部云厂商,更是充分享受到了互联网与泛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红利,在自身的优势领域出发实现快速增长,比如阿里的电商、腾讯的游戏。

但是随着互联网客户的需求逐渐趋于稳定,非互联网客户的上云需求开始释放,云计算的竞争赛道步入传统行业和政企市场。

对于阿里云这类互联网大厂来说,新增客户群体变了,同样的竞争逻辑和竞争方式必须要跟着变。

format-jpg

中信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互联网在国内云计算中的占比开始逐步回落。在IaaS与PaaS中的比重从2018年的接近50%回落至2020年的40%左右。

云计算争夺的市场主角,变成了更多传统企业,国企乃至政府等市场。这种趋势在最近两年愈演愈烈,而在新的2023年,头部云计算厂商还要面临更严重的难题,国资云计算、运营商云计算的加入。

因为运营商云恰好具备着互联网大厂需要补足的能力:政企客户资源。

与此同时,我国三大通讯运营商还具备庞大的数据中心基建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积淀,凭借着这些能力,他们在云计算政企市场和产业云领域迅猛发展。

中国电信明确把云计算作为发展的主业,中国移动也表示将倾集团之力打造移动云,中国联通也试图通过云业务来支撑自身数字化转型。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国资云”,年营收增速超100%、金额超10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信近1年来获得的政企数字化大单就已有104个,中国移动有68个,与此同时阿里云同期只有9个。

format-jpg图源:《财经》杂志

综合来看,阿里云这类互联网云计算大厂,在政企市场、国资云竞争中,都遇到了比前两年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

2023年云计算行业发展的第一大趋势,必然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与国资云和政企市场的争夺之间出现。


2.互联网云计算大厂,加速拥抱新兴产业

在云计算的主要发展方向进入传统行业争夺战的阶段,整个市场上依旧不缺乏创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诞生出更多的云计算需求,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绝对不亚于互联网行业和难啃的传统产业。

具体来说,在2022年已经崭露头角的新兴云产业主要有汽车云、AI云、视频云等几个赛道。

先说汽车云,在下半年,无论是阿里、腾讯、华为三大云巨头,还是百度云、京东云、字节云等奋力争夺“第四朵云”的玩家,均已各种形式“刷新”了其汽车云战略。

format-jpg

考虑到研发周期、硬件耗资、智能驾驶的数据量等因素,多数车企并不愿亲自下场做云计算。基于此,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赛道涌现出磅礴的算力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手握Apollo的百度将自动驾驶提高了更重要的层级;而阿里与字节,在其汽车云方案中分别划分出了“营销云”与“智能营销云”,瞄准汽车云的营销方案。而京东云讲述数智供应链的故事,将汽车产业融入其中……

在汽车云的争夺中,云厂商都展现出各自的差异化优势,未来汽车云赛道的逻辑也许会逐渐由“一条龙服务”向差异化需求演变。

值得一提的还有视频云,在近两年全行业都在进行视频化转型之际,关于视频云的需求也在迅速提升。艾瑞咨询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视频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448亿元,预计到2024年视频云服务行业的整体规模将会达到924亿元,这又是一个千亿级的赛道。

截至2022年4月,TOP100 APP中搭载了直播、点播或者实时音视频功能的比例高达69%。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开通视频功能,各类厂商对视频云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视频云也因此水涨船高。

format-jpg

而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是群雄并立,阿里云在冬奥会上的CloudME虚拟活动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实时、全息的交互现场,将视频云的沉浸式体验向前推进;腾讯云则在音视频解决方案市场排第一。

除了这两巨头之外,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巨头也在加速布局视频云市场。字节跳动推出了火山引擎,在刚过去的世界杯上就作为技术支撑,带来不少新意。快手则推出新品牌StreamLake,带来诸多创新。

当然还少不了李彦宏押注了近10年之久的人工智能和AI云,IDC发布的2022 H1中国AI云市场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四年稳居第一。

当企业从上迈向深度用后,人工智能在计算市场的分量越来越重。12月份爆火的ChatGPT智能语言模型的强大能力,更是让普通体验者惊叹“人类要被抢饭碗了”“AI成精了”,在2023年AI云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format-jpg

综合来看,云计算大厂们一边在争夺难啃的传统市场,一边还在加速拥抱更多新兴产业,2023年云计算的第二大趋势,就藏在新兴产业云的爆发之中。


3.规模不是唯一,赚钱才是核心要义

在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之外,另外一大核心趋势是云计算厂商开始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了。

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们,纷纷从早期的规模战、增长战,切换到健康发展的盈利战之中。

不再迷信市场份额,成为行业新的共识。最显眼的莫过于腾讯云了。

2022年2月,腾讯云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文强调,腾讯云整体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稳居Top2。这个数据来源于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第三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腾讯云为10.92%,位列第二;而华为云为10.74%,位列第三,两者差距十分微弱。

format-jpg


但是到了下半年,形势已经改变,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在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上,华为云以11.1%超过10.7%的腾讯云位居第二。

在这个背景下,创始人在内部会议上大声强调“不要被人家奚落两句,说哎呀你这个云是不是被华为给超过了,你才老三了(你就忍不住)”,马化腾指出: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

言下之意,就是说腾讯云将摆脱以规模论成败的竞争策略,反过来开始寻找最适合腾讯云发展的节奏,这无疑是云计算行业走向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format-jpg

无独有偶,同样面临增长迟缓困扰的阿里云,掌门人张勇在内部信中也开始强调起客户的信任、故障与风险,这类服务向的关键词,因为“一旦信任缺失,客户可以随时离开我们。唯有日积月累的客户信任,才可以让我们真正在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才能让我们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作为云钉一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钉钉,开始全力加速商业化,上线钉选商城和企业服务平台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脱离无意义的规模战,实现盈利和独立生长,才是关键。

晚到一步的京东云也打出了“更懂产业的云”的口号,在京东科技集团中地位逐渐上升,将原本集团的金融科技风险,转化为产业云中的健康成长。

毕竟,无论做任何行业,盈利赚钱才是第一位的,目前已经稳定实现盈利的阿里云,更要守住来之不易的成就,腾讯云、京东云们,越发看清了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在盲从于规模竞争。

format-jpg

综合来看,无论是政企市场和国资云的争夺,还是汽车云、视频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亦或是云计算战略方向的调整,都告诉我们2023年的云计算市场绝对不缺乏竞争。

在三大趋势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新的机遇,产业云、新兴赛道的增长,以及最重要的盈利之争,2023年的云计算市场,绝对能满足不少厂商的期待。

至于究竟谁输谁赢,我们静观其变。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近日,51CTO举办“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企业年终评选”,京东云云舰获“2021年度计算产业卓越创新奖”,京东智造获“2021年度产业数智化杰出贡献奖”。
9月16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2022京东·数智营销创新峰会上,数势科技同京东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本次合作旨在依托京东科技在AI、大数据和隐私计算等核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优势,与数势科技自身在金融领域成熟的产品体系及专业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共建金融领域“企业数字大脑”。本次合作,数势科技与京东金融将共建服务金融行业的“企业数字大脑”。
根据此次协议,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计算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为政企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及数智服务。
12月7日消息,今日,京东科技与神州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城市领域,从业务、产品、技术、运营等层面开展合作。据了解,此前,双方曾合作建设上海等城市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等基础技术在智能城市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5月30日消息,在28日举办的2021阿里峰会上,常熟农商银行与阿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推进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核心技术在金融核心领域的落地生根,以满足服务模式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需求;推进金融分布式平台、数据中台和移动智能平台等建设工作;成立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9月2日消息,从中国银联官网获悉,昨日,中国银联与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计算及数字基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网络安全防护等技术领域,支付结算、资产管理、客户经营、产业研究等业务领域以及资本领域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支付+证券”深度融合发展。
近日,京东计算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机会还在!
近日,芜湖京东智能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宇,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该公司由京东计算有限公司100%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