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华为将深入场景,继续致力于推进客户数字化转型

刘峰
2023-03-01 14:02

3月1日消息,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3)期间,第五届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成功举办。

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BG总裁汪涛发表开场致辞。据汪涛介绍,截止到目前,全球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format-jpg

汪涛指出,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加速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确定性,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基石,云、AI、网络等是关键的数字技术,对企业发展、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未来亦将创造十万亿计的经济价值。“华为将长期扎根政企市场,持续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携手伙伴客户,共创行业新价值。”汪涛表示。

首先,华为将深入场景,继续致力于客户数字化转型。作为领先的ICT基础设施提供商,华为提供适配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并联合伙伴,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底座。汪涛表示,“此次巴展,华为将发布政务、医疗、教育、电力等场景化方案,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format-jpg

其次,华为将持续创新,加大投入,保持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据悉,华为54.8%的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近10年研发投入高达1325亿美金。此外,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权人之一。

第三,华为将携手伙伴,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小企业智能化。目前,华为已发展了35000+伙伴,联合构筑伙伴能力。同时,华为还与伙伴一起让广大的中小企业客户更便捷地获取数字技术。华为已发展2400+人才联盟,全球累计75万+人次通过华为认证。最后,华为将以数字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日消息,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在MWC2023表示,5G高速发展,新的业务需求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对5G网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5.5G、F5.5G、Net5.5G标准节奏明确,频谱策略清晰,关键技术及多样应用场景验证通过,产业共识稳步推进,必将推动5.5G网络商用的加速到来,十倍网络能力提升将触发千行百业释放更强大的数字生产力。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华为始终如一艘无畏的巨轮,破浪前行。
3月31日消息,华为公告,根据公司轮值董事长制度和业务战略安排,2025年4月1日~2025年9月30日期间由徐直军当值轮值董事长,主持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
3月31日消息,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3月27日消息,柳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品制造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华为增资至409.4亿元
3月26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408.4亿人民币增至约409.4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198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赵明路,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变更记录显示,该公司近一年已三次增资,前两次分别发生于2024年4月、2024年6月。
3月26日消息,美的近日宣布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借助技术的协同进一步打通了“人车家”全场景智能链路。据了解,美的在智能家居门店引入华为智慧屏等鸿蒙生态产品,华为则为美的开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双方形成"双向赋能"的商业闭环。未来双方还将深化“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进一步扩大全场景智能生态布局,在能源管理、康养、影音等垂直场景拓展深度合作。
3月24日消息,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日前,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8045.8159万元,法定代表人由舒远春变更为邓泰华。此外,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邓泰华已担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CEO。邓泰华是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
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数字港口建设领域,充分发挥双方核心资源优势,聚焦港口和物流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展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码头自动化作业、港口数字化经营管理和服务、物流高效协同等方向的核心技术攻坚和应用实践,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双方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推动港口行业智能化升级,打造行业领先的示范样板,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